最生儿科护理常规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02753317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生儿科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生儿科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生儿科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生儿科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生儿科护理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生儿科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生儿科护理常规(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 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室温2224,湿度55%65%,每日4次空气消毒。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病种隔离,防止医院感染。3. 新入院患儿:洗澡(危重者除外),体检、更衣,戴姓名牌(姓名、性别),并与家属核对无误,测体重、量肛温,安排床位,通知医师。4. 患儿每日测体温6次,早产儿及低体温者给予适当保暖,监测体温。发热患者一般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并密切观察体温。5. 保持床单位整洁,体位舒适,保持皮肤清洁,病情允许者每日洗澡1次,换尿布后用温水洗净臀部并涂鞣酸软膏,预防红臀。6. 喂养:按医嘱喂养,喂奶时应抱起或抬高患儿头背部,喂奶后宜取右侧卧位;不能吸吮

2、者用胃管或滴管喂养,喂奶前注意是否有胃潴留、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情况,同时做好口腔护理,食具及时消毒。7. 脐带护理:出生后12日开始不包扎,每日常规消毒23次,注意有无继发感染,酌情剪断脐带残端。8. 每周称体重2次,早产儿遵医嘱每日或隔日测体重1次。9. 危重患者遵医嘱给予多参数监护仪监护,随时评估生命体征、面色、皮肤颜色、哭声及自主活动等,一般患者每班至少评估2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10. 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严格按医嘱给予液体和各种药物,用微量注射泵控制输液速度,危重患者遵医嘱每8小时记录总出入量1次。11. 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单,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制度。患儿出院时,仔细核

3、对床号、姓名、性别,体查,更衣,并向家属做好出院宣教。第一节 早产儿护理常规项目内 容临床表现早产儿体重2500g,身长47cm,皮肤薄而红嫩,胎毛多,毛发短软而细,前囟及颅骨缝宽大,耳廓软骨发育不成熟,男婴睾丸未降入阴囊,女婴大阴唇,指甲未达指端,足底纹理少。辅助检查1. 血糖测试2. 胸片3. 头颅彩超4. 完善相关检查主要护理问题1、 体温调节无效 与体温调节功能差,产热少、散热多有关2、 不能维持自主呼吸 与呼吸中枢、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有关3、 喂养困难 与吸吮、吞咽、消化吸收功能差有关4、 有感染的危险 与免疫系统不成熟有关主要护理措施(1) 生后立即置患儿予预热好的辐射台,及时清除

4、口鼻腔粘液,保持呼吸道通畅。(2) 置患儿于温箱,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维持体温在36.5-37.5。(3)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心率等变化,注意观察有无硬肿的发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4) 维持有效呼吸:予抬高肩部约2-3cm、床头15-30,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发生呼吸暂停或下降时立即予刺激足底、托背来刺激呼吸,及时报告医生并记录。(5) 专人喂养,喂奶后予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的发生,每天称体重1次,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及大便次数。(6) 预防感染:严格实行保护性隔离制度,加强手卫生。加强口腔、脐部、臀部及皮肤的护理,予头

5、部制动,减少搬动患儿。健康教育1、 指导家长正确的保温,减少亲戚探视,预防感染。2、 尽量母乳喂养,告知正确的喂养姿势。如为人工喂养,正确选择适合的配方奶,并按要求正确配置,注意奶具消毒。3、 适当晒太阳,根据医嘱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4、 定时来院门诊随访,如进行过氧疗者应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到眼科进行眼底检查,以便及时诊断治疗早产儿视网膜。5、 体重达到2.5Kg,定时预防接种。第二节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常规项目内 容临床表现1、 出生后4-6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困难、表现为气促、吸气时三凹征、呼气性呻吟、青紫等,甚至有呼吸暂停增快,呼吸次数超过每分钟60次,鼻翼扇动,严重者呼吸次

6、数减少,继而呼吸不规则,。2、 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出现吸气性,发绀、反应迟钝,四肢肌张力下降,体温不升,皮肤苍白或青灰,全身浮肿伴尿少。3、 胸廓开始时隆起,以后随着肺不张逐渐加重而下陷,尤以腋下部更为明显。肺部呼吸音减低。辅助检查1、 动脉血气分析2、 血生化3、 X线检查主要护理问题1、 自主呼吸受损 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导致进行性肺不张、呼吸困难有关2、 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泡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导致肺透明膜形成有关3、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量不足有关4、 有感染的危险 与抵抗力降低有关主要护理措施1、 氧疗护理:持续正压呼吸(CPAP)给氧:早期可用呼吸机CPAP吸

7、氧(鼻塞接呼吸机行CPAP通气)或用简易鼻塞法;气管插管给氧,如使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2、 气管内滴入表面活性物质头稍后仰,使气道伸直,吸净气道分泌物。抽取药液,用胃管从气管中滴入,然后用复苏囊加压给氧,使药液迅速弥散。用药后4-6H内禁止气道内吸引。3、 保暖室内温度应维持在24-26,肤温在36.5-37.5,以降低机体耗氧;相对湿度在55-65,减少体内水分丢失。4、 饮食护理根据患儿的每日所需热卡计算奶量,保证机体营养所需。不能吸乳吞咽者可用管饲法或静脉高营养液。5、 严密观察病情随时掌握病情变化,监测呼吸、心率、体温、神志、精神状态等情况,观察呼吸困难及发绀的程度。6、

8、定期对病人进行评估。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护,认真做好护理记录,与医生密切联系、配合处理。7、 做好消毒隔离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健康教育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湿度适宜,注意保温,防止呼吸道感染。2、 及时更换衣服,定时洗澡,保持皮肤清洁;根据医嘱补充维生素和铁剂。3、 合理耐心喂养,逐渐增加奶量。鼓励母乳喂养。注意奶具消毒。4、 定时随访,曾用氧治疗者,在生后4周或胎龄32周到眼科行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视网膜病。检查体格、智能及行为发育并予以指导。第三节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常规项目内 容临床表现一、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好,也可以出现轻度嗜睡或食欲缺乏。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4-5天

9、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生后3-5天出现,5-7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至4周。黄疸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限于面颈部,重者可延及躯干四肢和巩膜。二、病理性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粪便色黄或色泽变淡或呈灰白色,尿色正常或深黄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黄疸退而复现。三、胆红素脑病 黄疸多较严重,全身皮肤黏膜呈重度黄染,小部分患儿可无明显黄疸。警告期: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等,偶有尖叫和呕吐,持续约12-24小时。痉挛期: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轻者仅有双目凝视,重者出现肌张力增加,呼吸暂停、双手握持,持续约12-48

10、小时。恢复期:吃奶反应好转,抽搐次数减少,角弓反张逐渐消失,肌张力逐渐恢复。此期约持续2周。后遗症期:生后2-3个月可出现核黄疸四联症: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还可留有脑瘫、智能落后、抽搐、抬头无力和流涎等后遗症。辅助检查1、血型鉴定:包括母与子血型2、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形态、网织红细胞计数3、G-6-PD活性测定4、肝功能检查5、ABO溶血筛查主要护理问题1. 皮肤黄染 与血清胆红素脓度升高有关1、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患儿不舒适、长时间卧床光疗有关2、 有体温过高的危险 与患儿长时间光疗有关3、 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有

11、关主要护理措施1、 病情观察:观察全身皮肤情况:定时皮测胆红素;观察生命体征:注意体温、心率、呼吸变化及有无向血倾向;神经系统:主要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及肌张力等;大小便: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胎粪延迟排泄,应予以灌汤,促进大便及胆红素的排泄。2、 一般护理(1) 合理喂养:保证热量及水分的供给。如出现吸吮无力、纳差时,应采取少量多次,间歇喂养或静脉高营养。(2) Q4h监测体温,维持在36.5-37.5之间。3、 及时处理感染灶:对皮肤破损、脐部分分泌物应及时处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4、 合理安排补液:及时纠正酸中毒,切忌快速进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未与清蛋白结合的胆红

12、素进入脑组织。5、 蓝光疗法:光疗护理,包括患儿皮肤、体温、眼睛、会阴部。健康教育1、 G6PD缺陷者,乳母和小孩忌食蚕豆及其制品和药品,衣服保管时勿放樟脑丸。2、 注意观察皮肤及巩膜有无再次出现黄染。保管好病历本,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诊。3、 疑有胆红素脑病或已确诊胆红素脑病,应加强随访。第四节 新生儿吸入综合症护理常规项目内 容临床表现1、 生后4小时内即有呻吟、呼吸急促(呼吸频率60次/分)、鼻翼扇动、发绀、三凹症、胸腔呈桶状及双肺啰音等症状。2、 有气胸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发绀突然加重。3、 宫内缺氧所致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可加重发绀并引起心脏扩大、肝大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4、 严重者易发生

13、呼吸衰竭、颅内压曾高、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辅助检查1、 X片检查2、 外周血象3、 血液生化4、 动脉血气分析主要护理问题1、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羊水混浊、痰液粘稠有关2、 自主呼吸受损 与痰液粘稠、呼吸困难有关3、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求量 与摄入量不足有关主要护理措施1、 清理呼吸道:及早彻底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是预防新生儿吸入综合症的关键,胎头娩出即挤净咽喉部分泌物,尽可能吸净气道内混浊羊水。2、 合理给氧:清理呼吸道后立即遵医嘱给予吸氧, 至青紫完全消失为止。3、 早期洗胃:一般取头高位,将胃管由口腔缓送至胃底部,然后取左侧卧位,可使胃底部能清洗干净。洗胃后取右侧卧位2-4H,以利胃内

14、容物的流出,洗胃时注意保暖。4、 输液和喂养:洗胃后禁食2-6H。禁食期间,监测血糖,可静脉补充葡萄糖。喂养宜小心谨慎。开始喂奶时宜少量糖水试喂, 2H后无呕吐,方可喂奶,少量多。24H无吐奶、无腹胀者,才可按需喂养。喂奶后宜抱起轻拍背部,让气体排出,然后取右侧卧位,有利于胃的排空。抬高床头15-30,避免哭闹,加强巡视,防止呕吐引起窒息。健康教育1、 注意环境温度,防止受凉与发热,一般以四肢温暖,不出汗为宜。2、 喂养:提倡母乳喂养。一般2-3H喂食一次,按需喂养,如人工喂养时应注意奶嘴、奶瓶等奶具清洁煮沸消毒,每次喂奶前均应洗手,清洁奶头,避免人为污染。3、 至少要每日沐浴一次,水温38-41、室温26-28为宜,关好门窗以免着凉。4、 家中感冒者应避免直接接触宝宝。避免带宝宝到人多公共场所以防呼吸道感染发生。第五节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项目内 容临床表现1、 出生前感染的新生儿出生时常有窒息史,症状出现较早,多在12-24小时之间出现。2、 主要表现为反应差、哭声弱或不哭、拒奶、口吐白沫、呼吸浅促、发绀、呼吸不规则、体温不稳定,病情严重则出现点头样呼吸或呼吸暂停。辅助检查1、 血液检查2、 X线检查3、 病原学检查主要护理问题1、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急促、不能咳出分泌物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