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教学课件作者谢琼第十章国际货币制度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2585666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教学课件作者谢琼第十章国际货币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国际金融教学课件作者谢琼第十章国际货币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国际金融教学课件作者谢琼第十章国际货币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国际金融教学课件作者谢琼第十章国际货币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国际金融教学课件作者谢琼第十章国际货币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教学课件作者谢琼第十章国际货币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教学课件作者谢琼第十章国际货币制度(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国际货币制度,第一节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 第三节欧洲货币一体化 第四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第一节国际货币体系概述,一、国际货币体系含义 所谓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是指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为发挥世界货币只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机构。它是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组织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总和。 国际货币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货币的组织形式 2.货币比价的确定及汇率制度 3.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国际货币体系概述,4.

2、货币的可兑换性 5.黄金外汇的流动与转移是否自由 6.国际结算的原则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 汇率制度的内容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国际储备资产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按汇率制度划分,国际货币体系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按国际储备划分,国际货币体系又可分为金本位制度、金汇兑本位制度和信用本位制度。本位指衡量货币价值的标准。金本位制度是指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资产或国际本位货币;信用本位制度是指以外汇作为国际储备资产而不与黄金有任何联系;金汇兑本位制度则是同时以黄金和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下一页,返回,上一页,第一节国际货币体系概述,三、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手段

3、来源、形式和数量,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必要、充分的国际货币,并规定国际货币及其同各国货币相互关系的准则。 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以确保世界的稳定和各国经济的平衡增长。该调节机制涉及汇率机制、对国际收支逆差国的资金融通机制以及对国际货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纪律约束机制等不同方面。 确立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商机制及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返回,上一页,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一、国际金本位制度 (一)国际金本位制的概念与建立 金本位制是以一定成色的黄金作为各国本位货币,并建立起流通中各种纸币与黄金间固定兑换关系的一种货币制度。国际金本位制是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在19世纪70

4、年代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金本位制的情况下自发形成的。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最先采用了金本位制度。随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效仿,于18711897年间相继采用了金本位制度,标志着金本位制的诞生。,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二)国际金本位制的类型 1.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19世纪下半叶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货币制度,又可称为金铸币本位制。其典型特征为:国家以法律规定货币含金量,与金币同时参加流通的还有以100%黄金为发行准备的银行券。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或输入本国。在金币本位下,黄

5、金具有货币的全部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存手段、支付手段和充当世界货币。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下一页,返回,上一页,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2.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又叫“生金本位制”。它指的是流通中的纸币或银行券只有达到一定的最低数量才能兑换金块的金本位制。在这种货币制度下,名义上以金币作为本位币,但实际上并不铸造和交换金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等国相继采用金块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实行这种货币制度的国家不铸造和流通金币,国家流通银行券(纸币),虽然货币当局也为单位货币规定了含金量,但它不能直接兑换黄金。本国货币同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的

6、国家的纸币保持固定比价,这种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成联系国家的货币,联系国家的货币可以直接兑换黄金。从而使本国货币同黄金间接地挂钩。,下一页,返回,上一页,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三)国际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决定及国际收支调节 在最初的金本位制度下,各国的金币所含纯金量不同,其价值是以相对含金量来规定的。因此,两国间的汇率取决于各国本位货币含金量相比较的固定平价。例如,1美元的含金量为23. 220 0格令,1英镑的含金量为113. 001 6格令,则英镑对美元的汇兑平价为GBP1=USD4. 866 5。当然,汇率并非恰好等于铸币平价,它还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波动的幅度不会超过或低于黄金的输送成

7、本(包括保险、包装、运费等)。因此,各国货币单位会固定在一定而狭小的范围内,金本位制度又称为固定汇率制度。,下一页,返回,上一页,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四)对国际金本位制的评价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正值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全盛时期,一国货币的真实价值保持了稳定和可预测。而稳定的价格水平和货币比价以及较为稳定的世界经济环境,能极大地促进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高度繁荣和贸易发展。所以说国际金本位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若把当时的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完全归功于国际金本位制度,也是不恰当的,实际上国际金本位制本身存在着固有的缺陷。一是国际收支逆差导致黄金流出,货币紧缩,会加剧国

8、内经济的恶化,使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二是金本位制本身存在着黄金的供应量赶不上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黄金在世界各国的储备不平衡;多数国家黄金不足,难以满足作为货币的要求等缺陷。,下一页,返回,上一页,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五)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破坏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因素也日益增长。到1913年,英、美、法、德、俄,p个国家的黄金拥有量占世界黄金总量的2/3,这就削弱了其他国家实现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彻底摧毁了这一制度。战争期间,各国为筹备军费,对黄金的流动实行控制,同时发行大量银行券,使得银行券不能自由地兑换金币。由于维持国际金本位制的一些必要

9、条件遭到破坏,国际金本位制宣告结束。接着建立起来的是没有金币流通的金块和金汇兑本位制,这两个制度由于不具备金币本位制的一系列特点,因此,也称为不完全或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该制度在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也逐渐被各国放弃。从此,国际金融领域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混乱局面,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下一页,返回,上一页,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建立一个永久的国际金融机构 2.黄金和美元并重的国际储备体系 3.可调整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 4.短期融资机制 5.取消外汇管制 6.稀缺

10、货币条款,下一页,返回,上一页,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1.美元作为国际货币 2.固定汇率制 3.对国际收支的有限调节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缺陷 1.体系结构本身存在着国际清偿力短缺与信心的矛盾 2.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 3.内、外平衡难统一,国际收支调节的责任不对称,下一页,返回,上一页,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建立到最后崩溃,大致经历了:美元荒美元灾美元危机3个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正常运转必须具备3个条件: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美国有充足的黄金储备,以保持美元对黄金的有限可兑换性;黄金价

11、格维持在官价水平。美元危机爆发后,美国及同盟国、IMF等就不断地采取措施围绕这3个核心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拯救的措施,竭力挽救布雷顿森林体系,但该体系最终还是崩溃了。,下一页,返回,上一页,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六)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的双挂钩原则,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动荡混乱状态,使得国际金融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这为战后20世纪50 60年代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美元成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弥补了国际清算能力的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黄金供应不足带来的国际储备短缺的问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了

12、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汇率的波动受到严格的约束,货币汇率保持相对的稳定,这对于国际商品流通和国际资本流动非常有利。,下一页,返回,上一页,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一些工业国家,尤其是一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会员国家的国际收支困难,使它们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得以正常进行,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下一页,返回,上一页,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三、牙买加体系 (一)牙买加货币体系的形成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货币金融局势一直处于动荡之中。经过反复研讨磋商,1976年1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首都金斯

13、顿召开的会议上,达成了综合性协议,即牙买加协定。牙买加协定的签订是战后国际货币关系中仅次于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一次重大事件,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后国际货币制度的继续运转铺平了道路。同年4月底IMF理事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第二次修正案后又获得法定的60%以上的会员国和总投票权85%的多数票批准同意,从1978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下一页,返回,上一页,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二)(牙买加协定(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扩大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即实行第六次增资,会员国的份额根据各国经济实力的变化而略有改动。 强调汇率体系的灵活性,使浮动汇率合法化,会员国可自行选择汇率制度,但

14、各国的汇率政策应受基金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将来世界经济出现稳定局面后,仍实行固定汇率制。 实行黄金“非货币化”,取消有关黄金问题的一切条款,这就是:取消黄金官价,会员国可在市场上自由进行黄金交易;黄金不再作为各种货币法定汇价的共尺度;取消成员国之间,或成员国和基金组织之间以黄金清偿债权、债务的义务。基金组织所持有的黄金,应逐步加以处理。,下一页,返回,上一页,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规定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和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以及进行国际借贷之用。 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建立新的贷款形式,资助持续发生巨额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放松贷款条件,延长偿还期限。,下一页,返回,上一页,第

15、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三)牙买加货币体系的特点 1.黄金非货币化 2.储备货币多样化 3.汇率安排多样化 4.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发展 5.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相互补充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下一页,返回,上一页,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四)牙买加货币体系作用的局限性 首先,牙买加体系所呈现的国际货币多元化趋势日益加强,一方面基本解决了“特里芬难题”,但另一方面使国际上缺乏统一的稳定的货币标准。 其次,浮动汇率制虽然能够比较灵敏地反映不断变化的经济情况,从而有利于国际经济的运转和发展,但频繁而剧烈的汇率波动无论对于国际贸易与信用的正常运行,还是对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都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

16、响。 最后,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收支的调节比布雷顿体系灵活,但其各种调节机制都有局限性,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能力又有限,同时也无力指导与监督盈余国与赤字国双方对称地调节国际收支。所以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收支失衡的局面始终没能改善,甚至还日趋严重。,返回,上一页,第三节欧洲货币一体化,一、欧洲货币体系的产生 二、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1.建立欧洲货币基金 2.创设欧洲货币单位 3.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制,减小成员国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下一页,返回,第三节欧洲货币一体化,三、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新发展 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是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元化发展的标志,它对于形成一个规模更大、实力更雄厚的地区性货币联盟起了促进作用。1989年4月,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向12个欧共体国家财政部长提出了关于欧洲共同体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报告,又称德洛尔报告,并在同年6月提交欧洲理事会马德里会议讨论,获得批准。报告提出了分阶段实现经济和货币联盟的计划。1991年12月9日和10日,欧共体12国首脑在荷“,.马斯特里赫特开会,就欧共体建立内部统一大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