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器乐曲的声乐化初探》开题报告 (修订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67247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器乐曲的声乐化初探》开题报告 (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器乐曲的声乐化初探》开题报告 (修订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器乐曲的声乐化初探》开题报告 (修订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器乐曲的声乐化初探》开题报告 (修订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器乐曲的声乐化初探》开题报告 (修订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器乐曲的声乐化初探》开题报告 (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器乐曲的声乐化初探》开题报告 (修订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师范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赵蕊所在院系音乐系所在班级0904指导教师李海萌学生学号15专业方向音乐表演开题时间2013.3.10导师职称讲师论文题目中国传统器乐曲的声乐化初探文献综述:1、 中国传统器乐曲的界定中国传统器乐曲就是指 我国劳动人民运用本民族固有的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的形式、创造的具有我国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传统器乐曲包括“国乐” 但不包括 “新音乐” , 但他们都是“中国音乐”。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器乐艺术十分发达的国家。乐器按照各自使用的物质材料分为八种类别: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称为八

2、音。乐器分为四类:吹,拉,弹,唱。依器成组和 传播在民间 合奏用仪式 独奏娱雅间器乐仪式的表演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合奏,一是独奏。在中国传统生活中,器乐合奏大多数都用于民间习俗和信仰仪式活动中。独奏在封建时代多半是文人以古琴,琵琶,箫等自娱,或在民俗场合中由唢呐,管子,笛演奏者作即兴演出,与合奏相比,形式,品种都要少一些。古乐器一般都具有双重功能表现性和实用性。即是说这些乐器既是表现音乐的工具,又是劳动生产的工具,或是生活用具。如在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有:“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作歌,乃以麋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文中所说用生活器皿缶,

3、蒙上麋鹿之皮而成鼓。而“拊石击石”则是先民们将狩猎的石器,敲击成声,以伴奏化装成百兽的原始舞蹈。又在汉书杨恽传:“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这一记载,描述了人们酒后兴趣大发,一面敲击盛酒用的器皿缶,一面仰天歌唱。古时的石磬可能导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工具。可以这样设想,先氏们在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发现某种石制片状工具能够发声,可以作为乐器,于是发明了磬。乐器的实用性不仅表现在某些乐器原来是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器,并且人们用它们来传递一些特定的生活信息。如击鼓出征、鸣金收阵、晨钟暮鼓、打更报时、鸣锣开道、击鼓升堂等2、 传统器乐曲的声乐化化倾向当今,将传统器乐曲通过二次创作,加入歌词用人声演唱的音乐

4、形式表演出来的艺术作品屡见不鲜,但这一表演模式却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形成。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这段话似乎给我们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杨萌浏先生对这段话的理解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语言、吟诵、歌唱,其含义正与古人所说的言、嗟叹、永歌相同。由语言而吟诵,由吟诵而歌唱,其间有着一贯的关系。吟诵调之用五音,可能是由于语言之有五音,而南曲之用五音,也可能是由于吟诵调之用五音”。杨荫浏先生这段话的意思是语言的音调与歌唱的音调有内在的联系,语言的音调影响了吟诵的音调,吟诵的音调影响了歌唱的音调。“言”、“嗟叹”、“永歌”之间存在着音调上的内在联系。这是“言”

5、、“嗟叹”、“永歌”之转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 从声乐的物质手段来看,人声在表现情感方面具有器乐所不具有的优越性。因为人声本身就是内心情感状态外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在很大程度上都可通过人声的各种变化直接表达出来。因此,人声比起非人声(乐器声),对于表达人的情感具有更直接的更自然的特性。【参考文献】1、 林崇:从音乐的非声乐化谈起, J ,音乐生活,2005年09期。 2、 陈燕秋:浅析声乐与器乐的个性差异, J ,中国音乐,2003年04期。3、 崔宏:声乐与器乐艺术, J ,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03期。4、 赵珂:中国当代声乐艺术中的器乐化现象探析, D,中国音

6、乐学院,2011年。5、 段卫红:声乐与器乐漫谈, J ,益阳师专学报,1999年02期。6、 车尔尼雪夫斯基:歌唱是器乐演奏之本, J ,小演奏家,2009年02期。7、 燕飞:当代中国民族器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 D ,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9、 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开题报告(正文):1、 选题背景和意义将传统的器乐曲声乐化是早在宋元时期就开始盛行的创作模式,对于器乐是否从声乐演化而来的问题,乐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皆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从这

7、里可看出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首先就有了诗;接着才依次又有了歌曲(声乐)、舞蹈和器乐的伴奏。虞书有一处话也大体表达了相同的意思:“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里是说,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歌曲是美化加工的语言,器乐的旋律伴随歌声而发,乐律是声音保持和谐的关系。著名的中国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也认为:“从历史上看,声乐的发展,曾既是器乐发展的先导,又是器乐发展的基础。历史上有无数器乐作品是从先有的声乐作品上加工改编而来;有不少器乐种类有曾通过为声乐服务的漫长过程而后逐渐脱离了声乐,形成其独立的器乐体系”。从声乐的物质手段来看,人声在表现情感方面具有器乐所不具有的优越性。因为人声本身就是内心

8、情感状态外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在很大程度上都可通过人声的各种变化直接表达出来。因此,人声比起非人声(乐器声),对于表达人的情感具有更直接的更自然的特性。2、 研究目标与任务1、掌握中国传统器乐曲的形成的源头与之后的发展。 通过对言之乐与无言之乐声乐与器乐之联系与转化的美学思考的学习,充分掌握中国传统器乐曲的形成的源头与之后的发展。2、掌握声乐化的传统器乐曲的相关知识a、了解声乐曲的背景知识 b、掌握传统器乐曲的声乐化规律3、找出声乐曲与器乐曲之间的转化规律3、 方案或路线 对于这个课题我首先要学习掌握中国传统器乐曲的形成与发展,掌握声乐与声乐化的器乐曲之间的具体转换。观

9、察如下:一、人造乐器晚于自然乐器(嗓子、手拍、足蹈发出的声音)。对于人造乐器的产生和发展的问题,目前,学界一般认为是打击乐器、吹管乐器早于弦乐器;二、人造乐器可能是在对人的自然乐器的声响的模仿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换言之,自然乐器可能是人造乐器产生和形成的重要中介。既然,打击乐器最初可能是对人的手拍、足蹈声响的模仿(依陈钟凡先生的观点),那么同样,也有理由推测吹管乐器和弦乐器最初可能是对人的声调的模仿而逐渐形成的。当然,这里不排除自然的声响(风声、水声、雷声、鸟声、马蹄声等)对人造乐器形成中的影响和作用。4、 可行性分析 音乐的本质是抒情的,在这种理论前提下,乐器对人的声调的模仿也就必然重要于对自

10、然声响的模仿。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潜在其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中就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曰:渐近自然”之说,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表达人的情感上,弦乐器不如吹乐器,而吹乐器又不如人声这个自然的乐器。因此,通过将传统器乐曲声乐化的形式能够更好的表达情思,不光光通过单一的技巧,填入歌词、诗歌等,本身就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声乐化之后的传统器乐曲更加丰满。因此,我探究的方面是十分可行的。5、 撰写提纲一、 引论二、 概念的界定1、 中国传统器乐曲2、 声乐化三、 声乐化倾向的表现四、 原因初探五、 结语6、 实施计划 1、明确毕业设计任务及要求 2012.12.1-2012.12.5 2、查阅相

11、关文献,相关资料 2012.12.6-2012.12.21 3、学习中国传统器乐曲和声乐曲的相关知识 2012.12.22-2013.1.54、找出声乐化器乐曲的相关特点 2013.2.23-2013.3.195、选择典型器乐曲 2013.3.20-2013.3.316、分析事例声乐化器乐曲的关系转化 2013.4.1-2013.4.97、编写完善 2013.4.10-2013.4.198、撰写论文 2013.4.20-2013.5.9 9、修改第三稿和定稿 2013.5.10-2013.5.1710、完成论文简介和答辩提纲 2013.5.18-2013.5.20 11、定稿打印 2013.5

12、.20-2013.5.21 指导教师意见:签名: 年 月 日开题指导小组意见:指导小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说明1学生应在开题报告前,通过调研和资料搜集,主动与指导教师讨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2开题报告分两部分,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正文。文献综述要有6篇以上相关文章阅读量,开题报告正文(2500-3000字)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目标与任务、分析或调研报告、拟定的方案或路线、撰写提纲及实施计划等。 3开题报告一式三份,一份交院系装入毕业设计(论文)档案袋,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学生自存。4开题报告需经各系或论文指导小组讨论、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合格后,方可正式进入下一阶段。不同的学习内容,预习作业也有差异。概念型内容可采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预习,计算型的内容可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进行预习,空间图形内容可采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进行预习。of accountability, redress of orders and prohibitions. Strengthening the honesty and self-discipline of leading cadres honesty in politics and education work, enhance leaders ability to resis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