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作业参考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67230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作业参考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传统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原始宗教崇拜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2在儒家经典文献系统中,六经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3宋代理学家朱熹曾编订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4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其通行本共分为81章。5在散文领域被誉为“唐宋八大家”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澈、曾巩。6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口号是民主与科学8被称为“元曲四大家”的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9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10被誉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11隋唐

2、时期主要佛教派别有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12被称为北宋五子的著名理学家是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13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14农政全书是明代著名学者徐光启的农学著作。15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近代新学。16尚书洪范篇中所谓的“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17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二、名词解释1. 三纲八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提出关于儒家内圣外王的基本理念。2. 道统论:韩愈提出的按照佛教“法统”建构起

3、来的自尧舜以至孔孟的儒家仁义之道的传授系统。3. 道法自然;老子提出的哲学命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道作为天地万物的规律和法则,体现出自然而然的状态。4. 心学:宋明理学中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强调心为本原的儒学流派,主张“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5. 新文化运动:二十世纪一十年代,以新青年为主要舆论阵地,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以反对旧伦理,建立新道德,反对文言文,主张白话文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启蒙运动。 6.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包括儒、墨、道、名、法、阴阳诸家,体现了先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深刻变革,涉及天人、名实、

4、常变、古今、义利、善恶等方面,是古代哲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7. 中体西用:晚清张之洞提出的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的关于中西古今关系的文化理论。8仁政:孟子发挥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的以民贵君轻、王霸之辨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学说。9.中庸:孔子提出的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偏不倚的常道的辩证思维方法。10. 关学:宋明理学中以张载为主要代表的强调气为本原的以崇实尚朴为学风,具有鲜明关中地域特色的儒学流派。11. 五经:诗、书、礼、易、乐、春秋12. 三纲五常:汉儒董仲舒总结概括的关于儒家伦理道德的主要思想:具体内容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你对“文化”这一

5、概念内涵的理解.狭义文化即人化。指观念形态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复杂共同体;广义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2. 简述科举制的内容与意义科举制是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用以代替九品中正制,萌芽于南北朝,创制于隋,完备于唐,延续至清。其具体措施包括自由报名,定期考试,以成绩为准;意义:造就了中国的官僚阶层,创造了中国的士人文化,文官制度在中国兴起,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3. 简述唐宋时期的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指唐中期由韩愈、柳宗元倡导,在文体、文风、语言诸方面进行的一次改革运动。它名义上是要恢复先秦、西汉的散文体,实际上是要在继承古代散文优良

6、传统的基础上,反对骈体文的空虚无聊与浮华艳丽,创造一种自由、质朴、实用、注重内容的新散文体。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包括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4. 简述宋明理学的三个主要学术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核心思想气学张载以气为本;理学二程、朱熹以理为本;心学陆九渊、王阳明以心为本5. 简析现代文化思潮中的“全盘西化”主张全盘西化论以胡适和陈序经为主要代表,认为中国百事不如人,同时文化本身是体用不离的,应当全盘接受和移植西方文化,他们强调了文化的整体性,而忽视了文化的民族性,表现为文化激进主义。正确的认识是在中西文化交流融会的基础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无产阶级新文化。

7、6简述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信仰起源于神创世的观念,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涉及诗、歌、乐、舞等仪式和记史、占卜、医疗等活动,巫师成为知识的传承者和创造者。7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孔子的仁学思想主要内容是:一、仁者爱人:仁的血缘性:仁以血亲之爱为基础,由近而远,由亲而疏,由家庭成员扩及社会成员;二、克己复礼:仁的规范性:人作为社会成员,必须遵循社会规范,通过回复周礼而挽救“礼崩乐坏”的人伦秩序;三、为仁由己:仁的自觉性:我欲仁,而斯仁至,强调于日常生活践履仁道,从个体修身到为政以德,都是成就完满人格的必要途径。8. 简述三民主义的内容与意义孙中山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

8、想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族主义包括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主要是反满与反帝。民权主义以建立共和政体为目标,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生主义指人民经济生活问题,主要是资本和土地问题,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纲领。9简述明清实学思潮及其意义明清实学思潮一方面是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的社会关系变革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对中西文化会通肇始的回应,它反思程朱理学,批判佛道和阳明心学,兴起于明末清初的强调务实、注重实 用的哲学思潮,以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代表。10简析经学与玄学的区别。经学与玄学的主要区别是经学:孔孟;宇宙论;纲常伦理;名教;谶纬;玄学:老庄;

9、本体论;理想人格;自然;思辨。11简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超稳定性;天人合一;儒道互补;礼乐传统;和合精神12简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禅宗是中国化程度最高的佛教派别,他们认为众生成佛的根据在于自己的本心;修行实践的活动应当是自主的,具体的修行方法没有通行固定的模式;觉悟解脱是一种豁然贯通而又无所得的境界。四、论述题1简述中国古代哲学的三大辩证法思想。(1)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辩证法“贵柔”,从大量的经验事实中概括出矛盾原则,初步揭示了对立面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以及“反者道之动”的否定原理。(2)以孙子为代表的兵家辩证法“尚刚”,孙子要求全面辩证的把握敌我双方的关系,“致人而不致于人”,时刻掌控战争的

10、主动权,并对战争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范畴作了辩证分析。(3)以易传为代表的儒家辩证法“执中”,主张刚柔并济,在孔子的思想中,中庸既是理想的道德境界,又是辩证的思维艺术。易传指出,矛盾的双方构成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较为准确的抓住了辩证法的核心与实质。 2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认识与反思:(1)亨廷顿认为冷战后,决定世界政治的主要因素将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未来的战争将点燃在文明 的地理分界线上。尤其是儒教联合伊斯兰教同西方文明将形成近期最重要的文明冲突形式。(2)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表明,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总是融合大于冲突,总是以相互吸取相互合作为主导。(3)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也表明

11、,由儒道互补到三教合一就体现了中国文化是开放和富有包容性的文化体系。(4)亨廷顿的认识立足于“西方中心主义”,仍然停留于冷战思维。3试述近代文化从器物层到制度层再到思想层的发展历程(1)器物层文化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地主阶级开明派,到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主张“中体西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再到郭嵩焘、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改革派。(2)制度层文化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以洪秀全、洪仁玕为代表的坚持具有空想性质的太平天国理想的农民阶级,到以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为代表的要求变法自强,实现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再到以章 太炎、孙中山为代表的以革命手段建

12、立共和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3)思想层文化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国故和新知两个方面:国故包括近代经学思潮的复兴、子学思潮的复兴和佛学思潮的复兴;新知包括进化论思潮、理性主义思潮和非理性主义思潮。4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1)文化概念:狭义文化指观念形态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复杂共同体。广义文化是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综合体。2)中国文化的源流: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近代新学。3)中国文化的特点:超稳定性;天人合一;儒道互补;礼乐传统;和合精神。4)现代意义:道德建设、生态保护、以人为本、以和为贵。5试论老子“道法

13、自然”的思想含义及其现代意义(1)道法自然的含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道作为天地万物的规律和法则,体现出自然而然的状态。(2)现代意义:遵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保护环境;调节不同的学习内容,预习作业也有差异。概念型内容可采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预习,计算型的内容可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进行预习,空间图形内容可采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进行预习。of accountability, redress of orders and prohibitions. Strengthening the honesty and self-discipline of leading cadres honesty in politics and education work, enhance leaders ability to resist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