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科学探究》课中的活动引发的思考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565102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堂《科学探究》课中的活动引发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堂《科学探究》课中的活动引发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堂《科学探究》课中的活动引发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堂《科学探究》课中的活动引发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堂《科学探究》课中的活动引发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堂《科学探究》课中的活动引发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堂《科学探究》课中的活动引发的思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堂科学探究课中的活动引发的思考杭州市铁路中学 姚国鹰“姚老师,快来看!快来看!我做出彩虹了!”“我也做出了!我也做出了!”“瞧我的彩虹多漂亮呀!”“什么彩虹呀!分明是一条七彩鱼儿嘛!”“是啊!是啊!是七彩鱼儿!”“一条小鱼游来游!游来游!”“不对!不对!应该是七彩鱼儿天上飞!天上飞!”“七彩鱼儿天上飞!天上飞!”墙上的鱼儿自由自在的遨游在欢快的歌声里,飞翔在灵动的思维天空里!学生:由于小学常识课程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初一学生对科学的本质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第一章“科学入门”的教学,已初步掌握了实验、观察和运用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且对周边自然现象的感知,正经历着从“是什么”向“为什么

2、”阶段的过渡。学生迫切需要了解和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但由于缺乏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常常觉得科学探究既遥远又陌生,肯定与自己没什么关系,而且简单的认为科学探究是科学家做的事,一定很难。教师 :1、新课程刚刚在我区全面铺开,有的只是一些理论上的东西,具体的应该怎么上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深感困惑;2、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突出科学探究也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教材在科学第一册第一章即进行科学探究的教学有其层次上及内容安排上的科学性。但为了有利于全区教7年级科学的老

3、师有一个借鉴、学习、改进的机会,教研员要求我们提早上有关内容,这就使在上这堂课时,前面有关运用工具进行测量的内容还没有上完,可能就增加了学生在学习上的难度。鉴于以上原因,我在本堂课设计了三个主要活动:(本堂课的具体流程图见下)1、以游戏猜鸡蛋导入,认知科学探究。游戏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活动中让学生认知“科学探究”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很容易消除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距离,降低教学难度。同时由“老师要我学”改为“我自己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以动画为媒介,感知科学家的探究。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通过“比较自己的探究和科学家的探究”自己摸索、探讨得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3、以知识

4、结构为基础,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指导发现模 仿引导探究创设情景教 师讨 论观看动画探 究游 戏过 程动手实践交流小结观察思考活动探究学 生活动建 构感 知体 验认 知认知过程 第一章 科学入门 第七节 科学探究 授课教师:姚国鹰班级:初一(3)班时间:2003918地点:杭州市铁路中学初一(3)班课题:科学探究类型:以主体合作式探索活动为主的实验课教学目标1、 知道并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2、 学习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3、 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体验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在科学

5、探究中的意义;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了解收集与处理信息的相关技术。教学重点 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地设计实验方案。 教学难点 如何进行适时的引导以及实验时的组织和调控。 教学方法 探究式实验教学;主体合作式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想 一、以游戏猜鸡蛋导入,认知科学探究。猜测并亲自动手实验自己手上拿的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 游戏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活动中让学生认知“科学探究”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很容易消除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距离,降低教学难度。同时由“老师要我学”改为“我自己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以动画为媒介,感知科学家的探究。观看科学家对热气球的

6、发明,思考并讨论“我们的探究和科学家的探究各有什么优缺点” 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通过“比较自己的探究和科学家的探究”自己摸索、探讨得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适时的启发引导、鼓励肯定1、 根据提供的资料进行猜想并建立假设;2、 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不断修改完善;3、 自己动手收集各种数据;4、 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5、 合作、交流、补充。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四、以联系实际为阶梯,实现知识的迁移。 引导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的启示。 学生获得启示: 1、 科学探究并不神秘,它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只

7、要我们勤思考,多动手,就一定会有收获和创造; 2、深入思考:身高和脚印还可能和什么有关。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思想。 以游戏猜鸡蛋导入,认知科学探究“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看看哪组先猜出你手上拿的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YEAR!”学生兴奋地叫了起来! (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真是巨大!)“下面每组派一位同学随机的拿两个鸡蛋!”同学们兴奋地跑上讲台,有的拿到鸡蛋迫不及待地放在耳边摇了起来,有的则放到鼻子下使劲地嗅,还有的把蛋举得高高的仔细地看着,其他的同学有些急了,催促上去的同学赶快下来,过了不久,似乎有些组有答案了,但还不确定,于是开始互相交流了起来,又过了一会儿伴

8、随着一阵阵兴奋地叫声,有些组开始把蛋敲破,验证自己有没有猜对了,“哎!”一声叹息,伴随着一阵笑声,有一组猜错了,把一只生鸡蛋打破了。老师微笑着说:“谁能说说看,你是如何分辨这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呢?”“我是用闻和摇的方法,熟鸡蛋有香味,生鸡蛋摇摇会有晃动的感觉!”“我用掂的方法,熟鸡蛋要稍微重一点。”“我是摸的,熟鸡蛋的表面相对要光滑一些。”“我是把它放在桌上转转看,能转起来的就是熟鸡蛋!”“我先看表面有没有脏东西,有脏东西肯定是生鸡蛋,再对着光线看,略显透明的就是生的。” (方法真多!)“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了呢?”“有!有!老师,孙柯用的是舔的!”在大家的笑声中,孙柯说,“生的有些涩味!”(多

9、么出人意料的方法!)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老师面露微笑:“看样子同学们已经总结了不少经验!恩好象很多同学都已经开始吃自己的战利品了嘛!”大家又是一阵开心的笑声,“那么,你们知道你们这就是已经在进行一次简单的科学探究了吗?”引出课题:科学探究点评:1、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引入方法,游戏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兴趣,同时使这个对于7年级的学生而言抽象、陌生,且难以理解的概念顿时形象、生动起来,似乎“科学探究”就在他们的身边,触手可摸。2、 教师将学生的发言简要的板书出来,虽然只是简单的“闻、摇、掂、摸、转、看、舔”七个字,但却能防止学生的方法被遗漏,同时也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记笔记。或许让大

10、家评价一下,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思考。3、 发现的问题:活动引入虽然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初一的学生易于激动且情绪的自控能力较差,常常因过于兴奋而不能很好的对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若能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借上课的铃声使学生回到学习状态是非常有效的,而且也能使一些有益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却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想法,在课间的时候予以个别引导,这样既不影响课堂教学,又有效的保持学生探究的欲望、拓展探究的思路。(课后思考见拓展活动1:七彩鱼儿天上飞;拓展活动 2:发射水火箭) 以动画为媒介,感知科学家的探究学生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不时的或发出会心的微笑或陷入

11、沉思。“大家刚才都非常认真地观看了发明热气球的这个故事,谁能说说看,我们的刚才的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的探究和科学家的探究有什么异同点吗?”“我们都进行了仔细地观察。”“我们都很大胆,勇于尝试。”“都能虚心地接受别人好的建议。”“科学家比我们善于发现问题,同时善于思考问题。”“科学家的韧性比我们强,他们能坚持不懈地完成它。”“我们班里人多,可以进行交流,积极改进。”“我们还有互联网,能更方便的获取信息,也更方便互相之间的交流。” (多么自信的学生!)学生们抢着回答,老师则把学生的心得简明扼要的写在黑板上。“同学们讲得很多也很好,那么有没有谁能概括一下,我们的探究和科学家的探究都有哪些过程?”“都是

12、想解决某个问题,然后开始寻找方法,接着开始试验,最后有了结果。”“非常好!那么我们一起来概括一下,首先我们都想解决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都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我们对这个问题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设想!”“猜测!”“假设!”学生七嘴八舌地说。“都不错!”老师予以肯定,“有了猜想或假设后,我们开始”“实验!”“为了使实验更有目的,我们最好先”学生一下子回答不出来,陷入沉思,突然有一个同学叫道:“哦!我知道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非常不错!”老师满怀激情地说。“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看看自己对不对!”“回答的都很不错!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老师边说边用多媒体

13、出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设计实验方案建 立 假 设提 出 问 题收集事实证据检 验 假 设合 作 交 流点评:这个FLASH非常的形象生动,“比一比我和科学家的探究”这个问题提得也很不错,在比较中学生不仅拉近了和科学家的距离,进一步体会到“噢!科学家能做的事我也能做!”而且找到了自己的许多优点,使他们在模仿的时候不盲目、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同时在分析、比较中又感知了科学家工作的方式,明确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基本环节。 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大家刚才讲得都不错,下面就让我们和科学家一样的思考,请看下面一张图片(意大利南部发现30多万年前的人类脚印,科学家从脚印推断:可能原始人

14、的身高不足1.5米),你能想到什么?”“这里仅仅从脚印推断出原始人的身高,那么很可能脚印和身高存在某种关系。”“我觉得是不恰当的,比如我爸爸小时候穷,鞋子小,所以现在的脚就比我的脚还要小一点,还有夏天脚受热膨胀要大一些,冬天则要小一点,所以我觉得可能没有什么关系!”“不对!他爸爸是鞋子太小,导致脚小,可古人是不穿鞋子的,所以我认为脚印和身高应该是有关系的!” (多么丰富的联想!)“那么夏天和冬天又有什么关系呢?”“夏天和冬天脚的大小相差是不会太多的,应该可以忽略不计的!”同学们热闹的争论着,老师微笑着说:“大家的想法都不错,那么脚印和身高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我们先量脚印再量身高就可以了!”“想法很好,可是我们考虑一下究竟应该如何做,只测一个人可以吗?”“不行!”有些同学答道。“那么应该如何设计,我们可能需要记录哪些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