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试-卷(b卷)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2386352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大-学-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南京-大-学-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南京-大-学-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京-大-学-试-卷(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大-学-试-卷(b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 大 学 试 卷(B卷)学号 学生姓名 系(专业) 年级 一 班次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姓名 考试日期 日 成绩一、单项选择(共6分,每题05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价值取向是A、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社会利益高于集体利益2、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A、公共原则 B、行为准则C、法律规范 D、社会标准3、为了获得某种利益,人们在事物之间、力量之间借助于较量相互争胜而择出优劣高低,这一般是A、友谊比赛 B、参与竞争C、阶级较量 D、生存斗争4、中国古代先贤把“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

2、,仍能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称之为A、谦虚 B、谨慎C、自律 D、慎独5、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实体法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6、某男人入室抢劫时,发现室内有一老人,于是欲将其杀死。老人苦苦哀求,该男不忍下手,空手夺窗逃走。该男的行为是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7、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主要体现的是法律的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C、强制作用 D、预测作用8、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制”与“法治”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A、“法治”通常是指有关

3、的法律和制度的条文规定,也就是“纸面上的法”B、“依法办事是进一步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这句话中的“法制”是指包括立法,司法等在内的动态意义上的概念C、“法治”与“人治”相对,重要是指依靠不受人的感情支配的法律治理D、“法制”与“法治”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9、下列选项中,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的是A、时事新闻 B、电影作品C、计算机软件 D、社会科学著作10、张明15岁,为科技大学学生,其智商高于常人,且自理能力强,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他是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8、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1、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结婚的法定婚龄是A、男不得早于

4、20周岁,女不得早于l8周岁B、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C、男不得早于l8周岁,女不得早于l6周岁D、青年男女年龄之和大于42岁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体现了刑法的A、类推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C、罪刑相适应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二、问答题(共70分,每题l0分)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在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中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3、爱国主义包含哪些基本内容?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利益?4、面对大

5、学新的生活环境,你或周围同学遇到什么不适与困难?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哪些?5、道德具有什么功能和作用?诚实守信对大学生具有什么重要意义?6、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7、行政法、民法、刑法各用于什么对象?曾有大学生因贪财犯盗窃罪、因情感纠纷犯杀人罪,我们如何引以为戒?三、材料分析(共24分,每题l2分)1、当代大学生的楷模徐本禹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2002年暑假前往贵州支教,2003年考取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2005年8月结束贵州支教生涯,回校继续深造。2006年12月15日徐本禹作为一位国际志愿者离开中国远赴非洲津巴布韦支教。在徐本禹离开中国之前,动情地说:“贵州,是我永远的牵挂!”问:根据上述材料,运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的理论,谈谈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2、遗产的继承某甲幼年丧母,由其父抚养长大。后其父再婚。某甲与其继母乙格格不入,造成父子关系也较紧张。后因矛盾激化,甲与其父立据宣布脱离父子关系。几年后,甲父死亡,临终留下遗书:要求把其存款平均分给甲、乙及其与乙的儿子丙。但在执行遗嘱时,乙阻止将存款的13分给甲,声称甲与其父已脱离父子关系,已无权继承其父遗产,并将该存款取走。甲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试析本案应如何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