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中学环境教育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2352148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中学环境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的中学环境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的中学环境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的中学环境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的中学环境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的中学环境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中学环境教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的中学 本文中所指的中学即中国的初中和高中(7-12年级)阶段,中学生指就读于中学的12-17岁的青少年。环境教育黄宇,姚云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摘要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较晚,但经过30多年来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且已被纳入国家教育计划的轨道,成为教育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经济水平、文化背景、政府重视程度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环境教育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中学生环境意识、教师环境教育能力、环境教育途径、环境教育评价和环境教育法律保障等方面对我国中学环境教育现状进行述评,以求了解现状,发现问题,推动中学环境教育的发

2、展。1 中学生的环境意识在中国,环境意识包括对环境问题的认知情况、环境知识水平、环境法律意识、环境道德意识、环境行为取向、对政府环保工作的看法与评价、对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方针的认识、对个人环境权利和义务的觉悟等方面。总体来看,中国的中学生的环境知识水平较高,但其他方面相对薄弱。这种知识方面“一枝独秀”,其他方面“万马齐喑”的现象,不少研究者均从不同角度作了阐述。例如,郑晓非(2003)指出:“学生环境认知水平较高”,“但是在环境保护行为方面则表现出参与意识相对薄弱,大多数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不能积极地采取负责人的环保行为”1 郑晓非.高中地理学科环境意识教育途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

3、03.2 孙小恭.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5.3 马国林.初中地理教育中的环境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4 陈慧莹.论中学地理教育中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D).福建师范大学.2005.5 刘迎春.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环境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6 刘慧静、刘玉振.河南省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环境素养初探(J).地理教育,2011,(12):47-48.7 冉圣宏.基础教育心概念:环境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8 王素、余新.教师环境素养水平亟待提高-关于北京市教师环境素养的调查(J).中小学管理.1994.9 王素、鲁民.北京女教师

4、环境素养调查(C).妇女环境使命-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1998.10 卢莲英.环境教育与教师的环境素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25(1):107-110.11 邵燕芬.中小学教师环境教育培训问题之探讨(J).成人教育.2003,(201).12 谢琳琳.中小学教师环境教育调查报告(J).绍兴文理学报.2004,24(12):91-93.13 邓翠玲.新时期旅游城市中学地理教师环境素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14 陆静、王必亚.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价值及目标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9).15 王桂英.谈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太原教育学院

5、学报.2001,19(2).16 杨静.中学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J).山东环境,2000.17 张大艳.怎样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18 陈新红.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教学研究.2010,(17).19 杨永忠.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J).中教研究.2005.20 王玉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4.21 黄建华.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4.22 黄妙云.环境教育综合评价的研究(J).福建环境.1997,14(5).23 杨龙海.中小学环境教育的

6、目标与策略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1.24 张菱芷.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研究(D). 重庆大学. 2005.25 田彦峰.我国环境教育立法完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26 果海英.环境教育立法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 2012.27 刘卫华.我国环境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青岛大学. 2011.。孙小恭(2005)认为:“学生的环境意识状况相当薄弱,自然观意识较为淡漠,环境观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较差,学生的环境意识只是停留在关注媒体报道的程度上,关注的环境问题也只是身边的三废污染等表层的环境问题,而对一些潜在的、与自身的关系不太密切的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地质塌陷

7、等环境问题,关注程度则大为降低”,“学生环保行为往往是在理怨环境问题问题的同时,又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知和行脱节”。有学者认为,这种现象与环境教育的性质有关。“环境教育作为一门综合性很高的学科,由于它的性质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感为主,与升学或就业似乎无法直接挂钩,往往容易受到学校、社区及家长们忽视”,“导致环境教育名存实亡,其教育作用甚微,学生环境意识不可能得到培养和提高”(马国林,2006)。陈慧莹(2005)也认为:“我国的环境教育理论性知识较多,但联系生活实际的例子较少,偏重环境知识的传授,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参与意识等要求不够,造成知与行为有些脱节”。不过,也有研究者认

8、为这可能是环境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后果。“在现今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单独的一门环境课,因此进行环境教育就需要各相关学科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但受到课时限制及升学的压力,各学科未能把环境教育提到应有的地位”,“环境教育还只局限在让学生保护环境,特别是让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校园环境的卫生,还未上升到自觉产生环保意识、以环境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周围乃至地球的环境而努力的高度”(刘迎春,2007)。总体来看,我国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总体水平仍偏低。环境教育在现今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单独的一门环境课,进行环境教育需要各相关学科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而且,又因为它与升学或就业似乎无法

9、直接挂钩,往往容易受到学校、社会及家长们的忽视,导致环境教育名存实亡,其教育作用甚微。而且,即使学生们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观念,但缺乏环境保护自主性,环保行动仍很缺乏。2 中学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关于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总体来看是“环境知识结构有待完善”,“环境行为明显滞后于环境意识”,“环境技能有待提高”(刘慧静、刘玉振,201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研究者提出,中学教师普遍缺乏环境教育培训。冉圣宏(1994)指出:“据调查,目前有90%以上的人认为环境教育教师(无论是职前教师还是在职教师)应该接受系统的环境教育培训,但实际上只有不到10%的教师曾经接受过这种培训”。20世纪90年代一项

10、对北京教师的调查也显示出,当时的教师在环境教育方面“缺乏综合的知识和能力”,“职前和在职培训不足”,“行动滞后于意识”(王素、余新,1994)。另一项专门针对北京女教师的调查也有着相似的结论,“只有25%的女教师在职前(高等教育中)接受过环境教育,其中的9.9%的人是在选修课中学习的,其次是在专业课中学习,占了6.5%,在公共课和讲座中学习的人数分别为4.9%和4.0%”(王素、鲁民,1998)。进入21世纪以后,中学教师的环境教育能力并未得到显著提高。卢莲英(2005)认为,当前教师“思想认识片面,环境意识薄弱”,“教学观念落后, 环境知识欠缺”,“教学条件有限,环保技能不高”。究其原因,仍

11、然与缺乏有效培训有着直接关系。正如邵燕芬(2003)所言,“大多数的教师培训机构尚未足够重视在职教师的环境教育培训,缺乏系统完善的培训计划,培训工作随意性较大;实施培训的组织和机构专业水平不高,数量有限”。谢琳琳(2004)也指出:“教师环保态度是积极的,但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教差”,“教师的环境知识普遍匮乏,开展环境教育能力欠缺”,“教师的环境教育培训现状堪忧”,“教师开展环境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具体来看,“中学地理教师的环境理论知识较扎实,然而与生活关系密切和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环境知识的掌握却不尽人意,其中90%的教师明确表明不知道环境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74%的教师明确表明不知道环保投诉电

12、话” (邓翠玲,2012)。在中学环境教育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对环境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的作用。我国真正设立“环境教育学”专业的高校还很少,无法满足基础教育对环境教育专职教师的需求,导致中小学缺乏专职环境教育教师。另一方面,由于各科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本学科的日常教学,较大的工作量使他们难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环境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其结果必然是使其环境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不高。而且,环境教育专业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机会很少。加上经费缺乏、实验装备落后、教学投入普遍不足,致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严重影响了中学环境教育的深入发展。3 中学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总体来看,以地理课程为主要载体,将

13、环境教育渗透在各个学科教学之中仍是中学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陆静、王必亚,2004) 。王桂英(2001)指出,地理课渗透环境教育,首先是要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要想使学生自觉投身到环境保护的行列,就得教会他们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培养良好的行为,并使之逐步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一些研究者认为,环境教育的途径是否有效,教师起着关键作用。例如,杨静(2000)认为,教育者首先要提高环境意识,明确教育任务;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发挥教师在环境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环境教育中的主体意识。张大艳(2006)认为教师要做到认

14、真钻研教材,理清整个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展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当地事实材料,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等。另外,从具体实施途径来看,地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是中学环境教育的两个支撑点。例如,陈新红(2010)提出,要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进行环境教育,开展环境主题活动促进环境教育,结合重大环境节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强化环境教育。杨永忠(2005)则强调应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渗透环境教育,用事实引发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列举相应实例,加深学生对环境的关注,广泛幵展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对学生的环境问题教育,利用电化教学体现环境的直观性。孙小恭(2

15、005)探讨了中学地理环境教育实施的方法、原则和途径,提出了五整合、三优化、四要点的课堂渗透式环境教学模式和课外实践活动组织方式,认为让学生在现实的环境情景中亲身体验、观察、调查、分析、思考和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才能促进学生环境意识建构和环境行为能力的培养。王玉秋(2004)论述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在环境教育中中学生是重点受教育者,将环境教育融入中学地理教学之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探讨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途径。黄建华(2004)结合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特点以及中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着重探讨了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等。简要介绍了环境教育的历史、内涵、理论基础和发展概况;阐述了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意义、目标、原则和内容等,并分析地理课内外渗透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总体来看,中学环境教育主要是作为渗透式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育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注重系统的环境教育教材的建设。受到现有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育管理以及教师素质的限制,我国环境教育内容不可避免地出现杂乱无章、零散无序的现象,有可能无法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环境概念。这种现象不仅容易导致学生无法形成预期的环境素质,同时,中小学生之间甚至各年级之间环境教育的衔接问题也十分突出。这不仅不利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