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反问历史发展的几个问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231772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正反问历史发展的几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正反问历史发展的几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正反问历史发展的几个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正反问历史发展的几个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正反问历史发展的几个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正反问历史发展的几个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正反问历史发展的几个问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正反问历史发展的几个问题Some problems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questions傅惠钧 (浙江师范大学)一 来源问题关于正反问的来源学界有种种见解。最有影响的是省略说。即认为正反问由列项选择问省略而来。这是梅祖麟(1978)首先提出来的。尽管由于材料的限制,他把起源的时间说迟了“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发现,把正反问起源时间由唐代提到了秦代但是他的省略说仍能解释新发现的材料。我们只要列出数例便可见出“VP 不 VP”、 “VP 不”两种典型正反问的生成轨迹:(1)人奴妾盗其主之父母, 为盗主,且

2、不 为?(睡虎地秦墓竹 简 法律问答)(2)甲贼伤人,吏论以为斗伤 人,吏当 论不当?当谇。 (同上)(3)免老告人以为不孝,谒杀 ,当三 环之不?不当环,亟执勿失。 (同上)例(1)为列项问,省去分句的关联词“且” ,便成了例(2)的格式,即正反向“VP 不 VP”式;而进一步省略就是例(3)的格式,即“VP 不”式。可见,省略的原理具有一般性特点。不妨再看一下“VP 不曾”的生成途径。 “VP 不曾”的早期用例见于宋代文献,如:山前行问道:“你曾杀人也不曾?”静山大王应道:“曾杀人。 ”又问:“曾放火不曾?”应道:“曾放火。 ”(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但这种用法在宋元时期极少出现。刘坚 蒋

3、绍愚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 (宋代卷)43 万字仅见此例。 “不曾”在宋元前主要用作状语。然而一直置于动词之前的“不曾”怎么会跑到句末成为正反向的标记呢?省略说可以为我们提供解释。请看朱子语类的例子:(4)只管在尘俗里面衮,还曾见 四端头面, 还不曾见四端头 面?(卷 121)(5)公且自看平日是曾去学,不曾去学?曾去习,不曾去 习 ?(同上)(6)莫依傍他底说,只问取自家是真 实见得不曾?(卷 116)例(4)为列项问。省去“还” ,便是例(5)的结构,这是介于列项问与正反问之间的形式。两例中的“曾”与“不曾”均作状语。例(5)这种形式, “不曾”后省略, “不曾”前靠,就成了“曾 VP 不曾

4、”式,再省去“曾”便是例(6)的形式“VP 不曾”式了。例(6)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一例“VP 不曾”式。 金瓶梅的例子可进一步说明这个过程 :A你吃饭不曾吃?(万历词话本,第 25 回)B你吃饭不曾?(张竹坡评本)“VP 没有” 、 “VP 不是”等的生成途径类此。“省略说”富有较大的解释力,得到学界多数学者的认可,但它仍有解释不了的现象。如“VP 否”学界多认为是正反问,但显然不能用省略作出合理解释, “饮酒否” ,并不是由“饮酒否饮酒”省略而来。但如据此而断定“VP 否”不是正反问显然又与语言事实不符。尤其是,秦简以后, “VPnegVP”句式“ 突然在文献中消失,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连一点

5、痕迹也看不到”(朱德熙 1991) ,而汉魏六朝文献,特别是东汉佛典中,却有不少“VPneg”式,如 :王言善哉,佛当来不?何日能至?( 中本起经155)问诸人曰:“ 世间羸瘦,有剧我者无?”(贤愚经卷2一)弟子问:“成应真未?” 答曰:“ 未得。 ”(杂譬喻经499)用省略来解释似缺乏语料上的支撑。为此,张敏(1990)从类型学的角度提出源于称代的说法。 “称代说”的源头其实可追溯到吕叔湘(1956) ,他在中国文法要略中讨论“否”字的用法时举例: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左僖三 0)他指出:“否 字以否定词而兼含动词或形容词于其内,所以是称代性” ;“否”等于“不可攻” ,反复问句末尾的“

6、否”即由此变化而来。张敏据此认为:“汉代大量出现的VPneg 型反复问句的来源正是先秦的这种VP 否式动词并列词组,而不是来源于选择问的删除。 ”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说的, “汉代反复问的neg形式是 不和未 ,看上去不是表示称代性否定概念的否 ,因此从逻辑上讲,这类问句似乎是有可能经选择问删除而得出的。 ”对此,他从汉代否定词系统的简化和“VPneg”形式的重新分析并经历了“词汇替换”过程,来论证这种可能性的不存在。我们觉得, “称代说”的提出是有积极意义的,它合理地解释了“VPneg”中“VP 否”以及部分“VP 不 ”(同“否”者)句式的产生,对于“省略说”是一个必要的补充。至于“VPne

7、g”中“neg ”不具有称代性的部分,根据我们新发现的材料,我们以为源于省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史记龟策列传中有不少“VP 不 VP”式的用例,略举数例于下:(1)卜:岁中禾稼孰不孰?孰,首仰足开,内外自桥外自垂;不孰,足 首仰有外。(2)卜:行遇盗不遇?遇,首仰足开,身节折,外高内下;不遇,呈兆。(3)卜:居官尚吉不?吉,呈兆身正,若横吉安;不吉,身节折,首仰足开。(4)卜:岁中有兵无兵?无兵,呈兆若横吉安;有兵,首仰足开,身作外 情。另有“系者出不出?”“往击盗,当见不见?” “天雨不雨?” “见贵人吉不吉?”等。 史记中的正反问显然是承秦简而来的。格式有“VP 不 VP”、 “VP 不

8、V”、 “VP 不” 、 “有 O 无 O”等。秦简这一句式的 V 比较单纯,主要是“当、得、为”三个,动作动词仅见一例。 史记中的“V”就比较丰富了,动作动词占了大多数,还首次出现了形容词。从格式和 V 的多样化,可以看到这一句式在汉代的发展。需指出的是,司马迁的龟策列传已亡佚,目前所见的为西汉史学家褚少孙所补。褚氏为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早年寓居沛(今江苏沛县) 。元帝、成帝间任博士。这一句式很可能带有河南方言色彩,但能为“正史”所接受,可见当时的分布已较广泛。由于史记材料的发现,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秦简与唐文献中这一句式的渊源关系。也有必要重新审视汉魏六朝“VPneg ”中的“neg”不具

9、有称代性部分如“VP 不” 、 “VP 无” 、 “VP未”等形式的来源。我们认为把这部分句子解释为源于省略是顺理成章的。 “VP 不”自不待言。“VP 无” , 史记 例(4)亦足可说明。当然,我们没有在汉代文献中见到“VP 未 VP”的例句,说“VP 未 ”是省略而来,有待于文献资料的进一步证明。但下面的例子也能说明一些问题:未审二祖是了未了? (云门匡真禅师语录)知向禁中归未归。 (唐诗,张籍寄白学士)因而,我们认为,汉语典型的正反问主要有省略和称代两个来源,它们是并行不悖、互为补充的。这种格局自先秦一直保持到宋元时期。自南北朝始,由于“VP 否(不) ”句式本身的变异(出现了“K.VP

10、 否(不)” 、 “不 VP 否(不) ”, “莫 VP 否(不) ”等形式)促使这一格式中的称代式否定词出现虚化倾向(吴福祥 1997) 。到了唐宋间,这种变化更加明显。有学者注意到北宋文学家宋祈的一则笔记:“春秋 霸之济不,在此会也。 古人以济不作两字用,谓济与不济也。今人用不,为欤耶之比。 ”可见在宋祈的语感中, “不(否) ”的称代意义已近乎消失。不过,若据此而断定宋祈时代“否(不) ”已全然虚化,这恐与语言事实不完全相符。宋代3文献中, “VP 不(否) ”的使用频率还不低。 朱子语类 “VPneg”中的“neg”主要还是“否” 。因此我们愿相信吴福祥的推断:宋祈只是“粗略之言,并非

11、尽是” 。明代文献中出现的少量“VP 否”已不是当时口语。 金瓶梅中有 12 例,其中 9 例出自文人之口,3 例出自西门庆附庸风雅的言谈。 儿女英雄传中出现 2 例,1 例出自说书人之口,1 例是书信上的话。 水浒传用得较多,怕是个特例,黄伯荣(1958)认为水浒传中的“否”为“文言成分” ,是可信的。这恐与其创作特点有关,尽管成书于明初,但“在成书前民间久已流传,所以其中的语言可能反映不同的时代层次。 ” 因此我们大体可说,到了明清时期,汉语典型的正反问基本上是源于省略一类的一统天下。邵敬敏(1996)注意到,现代汉语中有一种“VP 不”不能解释为由省略而来:我去瞅瞅孙少爷书背完了不?(曹

12、禺选集349 页)你说袁先生今天看出来不?(同上, 339 页)你有事不?(袁静等新儿女英雄传,119 页)邵先生认为这种句子可能另有来源,并推测这是由古汉语“VP 否(不) ”一类的用法经过近代汉语的“一种遗留格式” 。我们认为邵先生的推测不是没有根据的。源于称代的“VPneg ” 尽管在明清白话文献中基本消失,但它在方言中还有可能保存下来,邵先生所举上海话的“VP 勿(勿啦/伐) ”就是一例。其实,即使明清白话文献,也不能说完全绝迹,我们调查了老乞大 朴通事 金瓶梅 儿女英雄传四部书,共见 2 例“VP 不” ,其中 金瓶梅中的 1 例似是这样一种“遗留格式”:因问韩道国道:“你和老爹说了

13、不?”道国道: “我还不曾说 哩。 ”(张评本 61 回)此例询问过去某时是否做完某事,从答语中也可看出。万历词话本“不”作“不曾” ,可见此处的“不” ,功能相当于“不曾” 。这种用法显然不能解释为由“VP 不 VP”省略而来,理解为源于称代的“VPneg”的残存用法应是合式的。以上讨论没有涉及“可 VP”一类问句。这类问句与典型的正反问有明显的差异,其性质学界尚有争议。况且,关于它的来源,江蓝生(1992)已有详细考论,这里从略。二 省略问题关于并列结构的省略,西方生成语法学者提出一些所谓“普遍语法规则” ,如“方向性限制” “孤岛条件” “词语自主律” “介词悬空”等(黄正德 1988)

14、 ,但学者们发现,这些规则用于解释汉语,并不完全适应,几乎每一条都有例外(朱德熙 1991,张敏 1990) ,这说明汉语包括正反问形式在内的并列结构的省略有自己特殊的规律。对此,吕叔湘(1985)邵敬敏(1996)和上引两位学者已有较为深入的分析。我们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讨论。汉语正反问的省略,从一开始便选择了右省策略 。秦简中已出现右全省的“VPneg”式,史记沿用了这种手段。出现这种状况,我们认为与当时的强势方言(雅言)源于称代的“VPneg”格式的类化有关。不妨再看一下秦简的情况。秦简中除了前引一例由省略而来的“VP 不”以外,还有下面这类用例:赏(尝)身免丙复臣之不殹(也)?(封珍式)

15、相与斗,交伤,皆论不殹(也)?(法律答问)这样的例子秦简中共见五例。例中的“不”与秦简中其他“不”是否同一学界有不同看法,冯春田(1987)把此类“不”与“当三环之不”的“不”归为一类,认为均属否定副词,与“否”不同。王海棻(1992)则认为秦简中有两个“不” ,此类“不”属称代式“不” ,张敏也持相同看法,称“这里的不相当于先秦汉语其他材料中的否 ”“与孟子中的两例问句 非常一致” 。我们倾向于后一种意见。而且我们认为,这少量的“不”与秦简中以分析性为主要特征的否定词系统 的不一致,正是由于当时的强势方言影响的结果。而右省格局的形成与这种影响显然不无关系。汉魏六朝采用右省方式生成“VPneg

16、” ,恐怕这也4是原因之一。关于右省,学界一般只注意到其省略规则的“左向性” ,即从最右边开始,渐次往左。如上文第一部分金瓶梅第 25 回的例子,全式应是“你吃饭不曾吃饭” ,省去“饭” ,即是 A式,进一步省去“吃” ,便成了 B 式。应该说, “左向性” 是省略的基本规则,而且古今汉语是一致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唯一的形式,张敏曾指出变文中两个特殊用例:二将答曰:“口称四更已来捉得。 ”霸王问曰:“捉得不得?”(敦煌变文40)有一梵志婆罗门僧,教学八万个徒弟,曾闻不闻?(同上,819)“捉得不得”的全式是“捉得捉不得 ”或“捉得不捉得” , “曾闻不闻”的全式是“曾闻不曾闻” 。若按“左向性”规则省略,当作“捉得不”和“曾闻不” “曾闻不曾” ,而变文则是保留最右边的形式,省去右选言肢的头一个重复成分。他指出朱子语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