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国学经典教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183201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国学经典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国学经典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国学经典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国学经典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国学经典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国学经典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国学经典教育三年级 柴艳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还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现在本人就将在语文课上如何进行国学教育及一些浅显的见解总结如下:一、利用汉字激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标志,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块文字。欣赏汉字之美,可以说是学国学的基础。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特别是小学启蒙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孩子们走近我们的汉字,让他们体会汉字的神奇与美丽。一个汉字就是一部简易的历史。汉字,有形

2、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在识字教学中,可通过班班通演绎汉字演变过程,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隶书,再到现今的宋体。如“门”字的甲骨文“”很像两扇门的样子,指的是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这样不仅从形体的变化,而且到文字意义的认识,都给学生一个具体形象的印象,寓教于乐。汉字教学还要抓会意字、形声字,从造字的意义着手,解释字义,这样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学”字,上面两边是两只手,表示合力办学;中间是金“爻”,表示读音;下边是个房子,房子里有个“子”,表示教孩子读书。所以,“学”本来意思是学习,引申为学校。另外,还可以科学地安排书法、古诗等传统文化进入语文课堂教学。

3、特别是针对现在电脑、手机流行,让学生写好字,书写姿势端正、字体工整。老师面临着重大的责任和压力。写字教学中可融入书法教学,因为汉字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美,教学中每周都有一节写字课,进行写字教学,要求学生写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偏旁部首等规范。这样孩子对字的字形,演变等都有了了解和练习。二、诗词吟诵.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诵读诗词的重要作用。在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在逐渐提高。小学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萌芽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国学诗词进行启蒙教育,讲授传统美德,让学生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国学和古诗词,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4、,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可以说一首好诗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从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让学生懂得小时候不好好学习,珍惜时间,到老了,将一事无成。从弟子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中,让学生懂得孝敬,礼仪,明白做人的道理;从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学生懂得了爱国和奉献;从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学生明白了为了崇高的理想而坚持不懈的追求态度;从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更让学生树立了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奉献的远大抱负。可见,

5、在声情并茂的经典诵读中,让学生轻松记住了一生受用的仁、义、礼、智、信。三、成语故事熏陶.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这是孩子的共性。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粒明珠。正确地使用它,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多成语本身就是一个绝美的故事。能给学生以知识、以启迪、以思索、以告诫,给学生讲故事,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国学故事,如成语故事刻舟求剑守株待兔自相矛盾闻鸡起舞等,在课堂中开展以成语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听、说、读、写、记、演等形式的综合性语文训练活动,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如“任重道远”成语解释: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

6、斗。教师在课堂中可这样说这个成语故事:曾子的学生问曾子:“读书人应该怎样做人?”曾子回答“:必须刚强而且有毅力!因为读书人要励志治理天下,这任务非常重大,道路非常遥远。我们要为实现这个目标奋斗终生正可谓任重道远!”每天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由教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感到国学故事的无限精彩,对成语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从而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最后,由学生合作表演成语故事,他们积极性很高,表演欲望强烈。表演的过程正是对成语的理解过程,这样不但展示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而且锻炼了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四、利用晨读时间.俗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7、一日之计在于晨。学校每天都有半小时的读书要求,我就极力要求,学生们尽量读唐诗三百首、古诗新解、宋词、古代民间故事古代文言小故事小学生必背 80 首唐诗、古代名言录、成语故事等许多的书籍。让孩子们徜徉在古诗文化的海洋里,尽情享受国学文化的魅力。这样既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积累,便悄无声息的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渗透国学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四有”接班人,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又是何乐而不为的一件事情呢!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小学语文教学只有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在文化传承的宏伟事业中有所作为。让我们在教学中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依托积淀千年的华夏文化,努力塑造有文化底蕴的新一代,使之能真正站在“五千年文化历史巨人”的肩上开拓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