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协作学习的系统特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179041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协作学习的系统特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协作学习的系统特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协作学习的系统特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协作学习的系统特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协作学习的系统特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协作学习的系统特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协作学习的系统特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协作学习的系统特性林丽霞摘要:本文从协作学习的概念出发,用系统论的观点阐述协作与系统两者之间的关系。 协作学习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系统,具有开放系 统 的特征;另外, 协作学习中小组成 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凸现了它的整体性特征。由此决定了协作学 习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协作学习 系统 协作整体性 一、协作与系统的关系 (一)什么是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大化个人和小组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黄荣怀)。而在哲学意义上,协作是指若干要素之间通过一定的组合,相互作用而合成一个同一整

2、体的建构过程。研究表明,最优的小组协作学生人数控制在 35 人之间。在这一过程中,小组之间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分工合作,期盼的结果是“112”。 (二)什么是系统 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 L.V.贝塔朗菲(L.V.Bertal-anffy)把“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美国著名学者阿柯夫(Ackoff,R.L.)认为,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自身独立特征而又相互联系的任何种类的要素所构成的集合。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

3、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这些定义具有三个共同特征:系统中存在着能相互区别的实体,叫做元素;元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或关系的网络,即元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这些关系对于产生一个新的有区别的组织整体、新的系统分析层次是充分的。也就是系统整体具有不同于部分的特定功能。 (三)系统的特征 1.系统具有整体性。系统是由多元素组成的,单个元素不成系统,系统内不存在独立于相互关系的孤立元,系统具有整体性。我们平常所说的“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就是指整体性。整体性是指系统诸要素集合起来的整体性能。例如,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来看,一个人不成系统,只有将他放进社会中,与其他人发生一定

4、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系统。 2.系统具有动态性和非线性。任何系统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系统状态是时间的函数,这就是系统的动态性。例如,从生命的角度看,一个人是一个系统,其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系统是由元素集和关系集共同决定的,元素间的关系与元素本身一样重要,不可忽略。元素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例如,三根木棍,如果排成一排或者三排,与排成三角形所发挥的作用截然不同。这种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关系就是系统的结构,要想使系统趋于优化,就必须重视元素之间的关系。 3.系统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要素和系统是相对的,上一层次的要素也可能是下一层次的系统。如:从社会环境的角度看,一个人是社会这个大

5、系统中的一个要素,而从生命的角度看,一个人又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就是系统的层次性。由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种种差异和结合方式上的差异,从而使系统组织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形成了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和多样性的系统。 4.系统具有相关性。系统的相关性是指系统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有机关联性。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所蕴涵的就是系统的相关性。 (四)协作与系统的关系 系统是动态发展的,协作就是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新的整体的过程,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协作是一个努力实现突现的

6、过程。突现性是系统具有整体性的最明显的标志和判据,它表明系统整体具有组成它的要素及要素的总和所不具有的性质和特点。小组协作中的各成员原本是不相干的整体,是在接受了一定的学习任务后需要构成一个整体,各成员具有各自的特长,在形成整体(小组)的过程中,不断地取长补短,融合为一个整体。伴随着突现性现象出现的是简并性现象。简并性是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的现象,而突现性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现象。小组协作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通过小组协作,使小组(整体)的习得效果高于个人(部分)习得效果之和,也就是尽量使得其显现突现性,减少简并性出现的可能。 另一方面,协作也具有系统结构的非线性和多样性。协作小组

7、所发挥的功能并不是小组成员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非线性的相干叠加过程。各小组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不仅使自己的特长得到发挥,而且还能从中学到与他人合作的技巧、为人处事的方法等等,这就是协作所形成的小组具有的非线性和多样性。 我们可以将系统与协作学习的各种定义中的特征归纳后进行对比,用下表表示。 由此看来,协作学习的特征与系统的特征是一一对应的,协作学习小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 二、协作学习的系统特性 从协作学习的组织结构来看,协作学习系统的要素是小组成员,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决定着系统的稳定性。下面将讨论协作学习系统的特性。 1. 协作学习的整体性。整体性原理表达为整体不可分性,这是整

8、体性原理最基本的意义。协作学习小组是一个整体,只有组成这个整体的各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取长补短,才能使整体达到最优化,离开了整体,各小组成员并不能独立地、很好地完成任务。 2. 协作学习的层次性。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要素和系统也是相对的,上一层面的要素也可能是下一层面的系统。小组成员作为协作小组层面的要素本身又是一个系统,每个小组成员从认知的角度可以分为知识基础、知结构变量和认知能力三个要素,从个人的因素看又可以分为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五个要素。每个学习者都是有差异的系统。每个要素又可以再细分为更低层次的系统,因此,协作学习具有层次性。 3. 协作学习的多样性。协作小组中,每个小组成员所扮

9、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功能都是各异的。例如,每个小组必须有一个统领全局、组织讨论学习的小组长,其他组员所负责的任务的性质也是相异的,因此,协作学习系统具有多样性。 4. 协作学习的相关性。协作系统的要素是组员,在没有成为小组,即没有组成一个系统之前,这些学生是相对独立的,还没有发生联系。一旦构成一个协作小组后,他们便形成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小组成员之间逐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为他们承载着共同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共享着相同的荣誉。有其中一个组员出现不合作或不协调,都会影响到整个协作小组的习得成果。这就是协作学习系统的相关性。三、用系统论的角度看协作学习的含义 对于协作学习的含义,国

10、内外专家有不同的阐述,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下面几种: 协作学习的重要代表人物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来文(Slavin,R.E.)教授认为:协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一系列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英国著名教育学者赖特(Light,P.H.)和以色列著名教育学者、协作学习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梅瓦里克(Mevarech,Z.R.)女士认为:协作学习是指学生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 美国教育学者嘎斯基(Guskey,T.R.)博士对协作学习进行了如下描述:从本质上讲,协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一些由 26 人组成的异质

11、(heterogeneous groups)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于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认为,协作学习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由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的黄荣怀教授把协作学习定义为: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 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赵建华博士把协作学习(Co11-aborative Learning)看作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 这几个定义的共性在于强调

12、协作学习的几个特征,它们是与系统特性一一对应的。 协作学习是以小组形式开展的教学活动。一个协作小组就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 小组成员之间在学习特征和性格特征上存在着差异。 小组成员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他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小组协作是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开展的,小组成员有共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而协作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为了促进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得协作小组的习得效果高于各成员原有的习得能力。它符合总体最佳原理,但不是说不重视个人的作用,在小组协作学习中,各成员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使部分的功能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结语 小组协作学习不仅注重小组这个系统的整体性发展,还注重协作系统下个人的发展。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时所表现出的灵活性、多种技能和能力的综合应用、利用科学技术解决问题以及与人合作等社会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