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成语复习课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781718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成语复习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成语复习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成语复习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成语复习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成语复习课教学设计 饶阳县同岳乡圣水中心小学 王翠华 教材分析: 为了突出成语的重要,特将成语单独作为一部分。成语是汉语中的精粹,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汉语中的成语常常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许多成语都有一个生动有趣、富含哲理的故事。因此,学习成语不仅能积累词汇,而且能增强阅读、理解水平,了解历史,拓宽知识面,另外如果能恰当地使用它,会使语言更精练,更形象生动,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尽管在小学阶段他们通过不同的版块陆陆续续地学习了近600个成语,但是各年级教材中,成语呈现的内容比较分散,学生又缺乏系统归类的能力,

2、因而学生脑海中积淀的成语也是杂乱无序的,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积累、运用成语,这节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成语专题学习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设计理念1、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实效。网络平台的搭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小学阶段的成语词库,使教材内容系统化、直观化,有利于学生高效、便捷地复习巩固已学成语。2、创设游戏情境寓教于乐。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游戏氛围中,通过自主探究,有效地巩固并梳理了积累成语的各种好方法。3、再现生活场景学以致用。学习语言重在应用,本节课我利用信息技术再现了大量的生活场景,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旨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恰当地运用成语,内化输出,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教学目标:1、帮助学

3、生梳理成语的归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整理复习成语的能力。2、感悟成语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3、激发学生对成语的热爱。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整理复习成语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巧填成语,导入新课。二、成语赏析 1、老师这里有一些成语,大家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骄阳似火 日月如梭 (1)指名读,说说这些成语共同的特点。(生说师板书:修辞手法比喻) (2)齐读。 (3)举例说明一下,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想说哪个说哪个。 (4)你还能说出一些这样的成语吗? (5)学生举例,师生共同赏析成语。 2、再来看看下面

4、这组成语又有什么特点?怒发冲冠 胆大包天 (生说师板书:夸张) (1)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这些成语是怎么使用夸张手法的? (2)你还知道哪些使用了夸张手法的成语。 3、还有些成语会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你能说出几个来吗?(板书:拟人) (鬼哭狼嚎 兔死狐悲 草木皆兵 眉飞色舞 莺歌燕舞)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了解成语的分类方法】 4、思考:成语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有什么好处呢?(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成语无论是它的构成,还是运用的表达方法都十分有趣。我们的祖先充满了无穷的智慧,他们把复杂的意思只用四个字就生动形象的表达了出来,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

5、成语经过了千年的积淀,具有极深文化内涵。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成语来源于什么? 6、读一读,说一说:下面的成语来源于什么? (1)自读,说一说成语来源于什么? (2)谁能用简练的话给我们讲一讲,你知道的其中一个成语故事。 (3)你还知道哪些成语的来源? (适时板书:来源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传说) 小结过渡:我们的祖先充满了无穷的智慧,他们把自己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都浓缩在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中。 三、回归生活 第一阶梯:你能用吗? 1、看图片说成语 2、成语游戏:根据同学动作猜成语(出示) 第二阶梯:你会用吗? 师:相信同学们还有许多成语在头脑中“随时待命”,但是我们在运用中还要考虑用得准不准,用得合不合适,进入第二阶梯:你会用吗? 二、成语错别字 1、请指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2 选成语填空第三阶梯:你善用吗?师:我们平时还应有意识地去使用成语,提高运用成语的主动性自觉性,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三阶梯:你善用吗?听 二 情景运用 (1)运用一个恰当的成语,评价下列人物。 同学们即将毕业,你能用成语表达你此刻的心情及送上最美好祝福吗?(时光如梭,岁月如流,光阴似箭,白驹过隙) 总结: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一起在成语的丰富的文化境界中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