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趣味语文》教学设计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1780580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趣味语文》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趣味语文》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趣味语文》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趣味语文》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趣味语文》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 趣味语文教学设计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抚顺城第四小学校 王 瑛教学目标:1.在趣味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检索、重组和应用,诱发思维碰撞,培养探究、创新意识,培育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2.在赏析、品味对联中,初步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经历锤炼语言文字的过程,丰富语文知识,拓展语文视野,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学情分析:对于对联,四年级的孩子并不是一无所知。虽然对联没有在教科书中出现过,但生活中的对联都经常见过。他们缺少的只是老师的引领,从真正意义上去关注和探究对联。对联该怎么读,有什么特点,表达什么意思,

2、孩子们既感到陌生又感到好奇。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孩子们没有真正接触过对联,对对联感到神秘和畏难,恰恰是学生学习对联的兴奋点和内驱力。重点难点:在赏析、品味对联中,初步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参观访问的办法收集有关对联的资料、了解对联的知识、历史、作用以及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语文吗?为什么喜欢?是啊!语文除了让我学到很多知识,还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一的趣味语文,一起去感受一下吧!二、游戏引入,了解对联。1.接词

3、游戏。师:同学们都爱做游戏吧,我们做一个接词游戏,我说成语的前半部分,你们接出后半部分:七上-(八下) 风和-(日丽) 飞檐-(走壁) 丢盔-(弃甲) 师:我们刚才做的游戏,是古代文人小时侯做得最多的功课,叫对对子。 2.引出“对子”。还记得在以前我们学习过的对子吗?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师:说一说对子有什么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内容相关)3.小结:古代的文人每每看到美丽的景物,或碰到触动自己情怀的人和事,都喜欢把自己的感怀用对子的形式写下来,那就成了对联。4.你对对联有哪些了解呢?老师也收

4、集了一些关于对联的资料,谁来读一读。三、品读多音字对联1.师:老师带来了一副有意思的对联,这副对联是明朝著名文学家和书画家徐渭晚年所作。你发现了什么?(预设:上下联字相同)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出示对联,初读。 好读书 不好读书 好读书 不好读书2.师:这是一个多音字的对联,自己读一读吧!看谁能够准确的读出来。3.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好(ho)的意思是(容易、方便)好(ho)的意思是(喜欢)4.读了这幅对联,你有什么体会呢?(小组交流)5.师:看,小小的对联,字里行间却蕴含着令人深思的学问,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啊!课前,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多音字的对联,老师帮助整理出来

5、,我们来看看吧。出示多音字对联以小组为单位,选自己喜欢的多音字对联品读交流。6.小结:孩子们,你们可真了不起,课下我们还可以互相交流,共同学习,其实有趣的不仅仅是对联,王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有趣的句子,回文句。四、品读回文句1.趣味语文二:有一种瓷杯,被盖上的五个汉字围城一圈,按顺时针方向,你从哪个字开始读都可以,每一种读法都很与意思,请你读读看。2.体会每个句子的意思。3.小结: 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回文佳句,无论从哪个字开始读,都可以成为一句颇有趣的话;都能体会出爱茶人的强烈情感。这是陶瓷文化和茶文化相结合的典范,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汉语的奇妙。4.这样的回文句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和大家交流交流。清心明目 不可一日无此君五、回顾总结,延伸指导1.这节趣味语文课你们有什么收获?2.师:孩子们,其实语文无处不在,丰富着我们的生活,陶冶这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做个有心的孩子,在生活中感受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快乐!板书设计趣味语文好(ho)读书,不好(ho)读书;好(ho)读书,不好(ho)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