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畅通巴南总结报告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177971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畅通巴南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畅通巴南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畅通巴南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畅通巴南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畅通巴南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畅通巴南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畅通巴南总结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畅通巴南”相关情况的总结报告区畅通办: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巴南区 2010 年畅通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和工作部署,我委迅速行动,制定措施,全力推进,狠抓农村畅通工程建设和客运秩序管理,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推进。现将我委今年畅通工程建设的推进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高速公路建设实现新飞跃(一)覆盖面广,受益面大。我区境内高速公路建设从零开始,从无到有,相继开通了渝黔、上界、渝湘、绕城四条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控制工程现已局部开工。目前已建成和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达 171.4 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居全市主城区第一位,约占全市已建高速公路总里程的 9%,是全市高速公路投资最大(约 130

2、亿元)、条数最多(5 条)、覆盖镇街最宽的区县之一。主要覆盖我区 15 个镇街,高速公路覆盖率达 68.2%。区内高速公路建设的突飞猛进发展,有力带动了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二)工作有力,推进顺利。工程建设的推进过程中,针对征拆量大、矛盾突出的特点,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全力推进建设。一是吃透政策。进一步加强了与区国土、劳动、征地办等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征询征地拆迁补偿政策,确保征拆工作合法、合规、合符政策。二是认真测算。组织专门人员深入镇街、村社及征地现场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按照政策规定的标准,切实抓好征拆包干经费的测算,做到了情况清楚,帐目明确,确保市、区征拆包干经费未发生亏空和欠帐问题。三是沟通

3、衔接。加强了与市级主管部门的衔接汇报,全力协调高速公路红线外工程建设资金和地方受损道路维护整治资金问题,将该项资金交由建设业主负责安排落实,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三)全力协调,服务到位。在征地拆迁和补偿资金的具体工作中,我们尽职尽责,想尽千方百计克服了征地拆迁新旧政策交替、征地面宽量大、矛盾错宗复杂等不利因素,主动与相关部门、镇街及村社紧密配合、沟通协调,深入基层群众及征地拆迁户认真开展政策解释工作,推行专人定点联系制度和矛盾调处责任制度,努力做到“三好、四不” ,即切实为拆迁补偿把好关、为拆迁群众服好务、办好事。为解决征拆矛盾不怕吃苦、不怕受气、不怕矛盾、不怕困难,赢得了建设业主、施工

4、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满意。二、农村通畅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一)理清思路,突出重点。2007 年以来,本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确了“大规划、大投入、大提速、大畅通”的 发展思路,切实把加快实施农村通畅工程建设作为解决广大群众出行的突破口,在全区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村通畅工程建设攻坚战,计划投资 25 亿元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提出了每年按“通镇通畅工程 50 公里、通村通畅工程 200 公里”的速度全力推进,力争“3 年实现镇通畅、5 年实现村通畅”的建设目标。为了加快推进建设,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着力突出重点,科学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全区“六横六 纵十联线” 交通网

5、络规划,特别是 2008年以来,我们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认真制定了“3321”的建设思路。在建设中始终坚持 3 个原则:即坚持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建设的原则;坚持有利于打造快捷巴南交通网络的原则;坚持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突出 3 个重点:即打通骨干道路、修通断头路、实施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坚持2 级实施:即坚持区、镇街两级实施,由区统筹实施骨干道路建设,补助镇街实施镇域经济发展道路。推进 1 项改革:即积极探索农村通畅工程实施后的养护体制改革。实践证明“3321”的建设思路符合我区实际,建设重点突出、亮点鲜明,切实杜绝了“年年修路不 见路” 的现象,我区 农村公路建设已真正步入了良性发

6、展的轨道。(二)落实资金,奋力推进。加快农村通畅工程建设,资金保障是关键。我们在落实建设资金过程中,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建设资金。共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约 17 亿元。一是积极融资贷款。为了更好的落实贷款资金,区公路公司通过土地置换、财产抵押、资信担保等多种途径,想尽千方百计,通过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新华信托等多家金融机构落实农村通畅工程贷款资金,特别是今年来已落实贷款资金近 8 亿元,为推进全区农村通畅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二是积极争取各方资金。通过全力包装项目,努力争取中央和市级补助资金。并在全区有关部门、镇街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广泛发动,

7、采取群众筹资、社会赞助、本级投入等形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6000 余万元,保证了农村通畅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三)加强管护,保障畅通。一是对全区通畅工程实施后的道路集中交由区公路养护段进行管护,使养护的技术和资金得到了保障。二是提高了乡、村道路的养护补助标准,由区财政每年安排 600 万元用于全区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三是整合了道路养护工区,加大了道路巡查力度,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治。四是规划新建和改建道班房 30 座,切实改善道路养护基础条件。五是规划建成了小泉、红炉、百节、石滩、天明、羊鹿、五布、姜家 8 个固定治超检测站,开创了我区治超工作新局面。同时招聘交通协勤人员,建立了 6

8、个流动治超巡查中队,专门对辖区主干道路实施治超巡逻检查,有效遏制了车辆超限超载行为,已累计查处超限车辆 9 万余辆次,切实保护了路产路权,确保了道路完好。六是建立了工程质量督查警告制度和“一项工程、一名责任人” 的责任制度,从社会中聘请了 38 名公路工程质量义务监督员,确保监督覆盖率达 100%、工程合格率达 100%。(四)成效显著,各方满意。目前,通过全力推进建设,我区农村公路“镇通畅 ”的建设目标已全面 实现,通镇通畅率已达 100%,通村通达率已达 100%。全区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 17 亿元,完成公路新建改建项目 600 余公里。特别是在金融政策调整的情况下,2010 至 201

9、1 年两年内全区将计划实施农村公路 26 条 210 公里,预计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8.57 亿元。农村公路的迅猛发展,有力促进了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旅游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全区通镇、通村公路路网的逐步形成,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通行条件,方便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安全便捷出行,真正赢得了上级组织的高度赞扬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多次被市交委评为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先进集体并在全市交通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三、港口码头建设取得新成绩(一)认真编制发展规划。由我委牵头编制完善了巴南区港口总体规划、巴南港口物流规划和长江巴南河段岸线利用规划,并以此作为指导认真研究我区港口码头发展。(二)

10、全力推进码头建设。一是建成了佛耳岩滚装码头。结束了我区无正规港口的历史,标志着巴南及周边区域经济配套服务的水路通道正式开通,开辟了巴南航运事业的新纪元。该码头是市级重点工程之一,一期工程总投资约 1.3 亿元,已建成年吞吐能力 15 万辆的 400 车位滚装泊位一个;年吞吐能力 40 万吨的 3000 吨级多用途泊位一个,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我区负责的进港道路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立项、工可、施工图设计、BT 融资和建设方案等工作,正在进行国土预审意见、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预计将于明年开工建设。二是投入 530 万元建成了麻柳嘴复建码头,达到了三峡 175 米水位形成后停泊 1000 吨

11、级以上船舶的要求,满足了不同水位船舶的停靠,有力推动了我区港口码头事业的发展。(三)强化港口码头管理。一是加强服务指导。主动深入港口码头开展“一对一 ”的帮助服务工作, 为航运企业积极提供业务和技术指导,受到了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营造了水运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加强安全监管。进一步落实港口码头安全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大日常检查和监管力度,确保全区水上安全零目标,渡口连续 25 年实现安全渡运。三是加强规范整治。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加大了对港口码头市容环境的规范整治力度,督促港口经营企业签定市容环境自律公约,自觉遵守市容管理规定,确保了码头管理的规范、整洁、有序。四、公交站场建设取得新成果我区

12、专门成立了站场建设项目部,抽调专职人员 3 人,兼职人员 8 人,进行征地拆迁和各种矛盾的协调,确保了外河坪公交站场和鱼洞交通换乘枢纽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外河坪公交站场(占地约 176 亩),由市公交站场集团作为投资建设业主,并于 2010 年 9 月 20 日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有10 余条公交客运线路、318 辆公交车进站运行和停放,可满足 8001000 台公交车辆的维修保养,将成为李家沱地区公交客运的大型换乘中心和维修基地,目前通过全力推进,土石方挖方 23 万方,填方 50 万方,管理用房二层结构正在施工,站务楼基础完成,综合管网已完成 500 米。今年已投资建设资金 2500 万

13、元(不含征地拆迁费用),预计 2011 年 9 月20 日全面竣工。鱼洞交通换乘枢纽(征地约 183 亩,其中站场建设用地 145 亩)已确定由重庆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投资建设业主,拟建成集轻轨换乘、公交车站、长途换乘、出租车待客等多项功能融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该项目目前已取得市规划局下发的选址意见书和红线附图,现国土资源部已对交通换乘枢纽用地下了批复,交投司已正式与区政府签订了鱼洞交通换乘枢纽合作协议;同时与区征地办签订了征地拆迁协议,已完成土地放线、打桩工作,区征地办已组织召开了村、社动员大会,公示已经结束,补偿工作即将开展;征地红线内的天然气管网已进行了拆迁。预计 2010 年12

14、 月底完成征地拆迁工作,2011 年初启动建设,2012 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五、客运管理实现新突破(一)公交改革率先推行。根据全市二环内公交改革政策,涉及我区退出的班线客运车辆达 500 余辆,占全市 2000 多辆公交改革车辆的四分之一,班线客车退出的数量居全市主城区第一。面对客运矛盾突出、驾售人员众多、再就业压力大、社会高度关注、群众期盼值高等问题,我委全力对上协调,得到了市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区四大家领导多次专题研究,审定了公交改革实施方案。同时我委多次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征求意见会,广泛吸纳各方建议,积极深入客运企业认真做好行业的稳定工作,并组织专门人员深入镇街、村社、居委会及基层群

15、众,散发公交改革宣传资料,开展宣传引导工作,努力营造公交改革的良好氛围,率先在全市推行公交改革。一是优化了主城公交线网。已投放城区环线公交车 110 余辆,鱼洞、龙洲湾、李家沱城区三环线公交网络已全面形成,鱼洞至主城核心区基本实现公交全覆盖,打造了巴南“靓丽 的流动风 景线” 。二是补充了公交运力。 专门对全区运力不足的客运线路进行了调查论证,制定了公交运力补充方案。(二)站点设施逐步完善。已投入资金 2000 余万元,完善了鱼洞、李家沱城区公交站点 150 余个、站牌 120 余块,新建公交停车港 70 余个,有效改善了鱼洞城区长期以来“以路为站”、“ 以街 为站”的状况。在广泛宣传动员和召

16、开听证会、新闻发布会的基础上,于今年 5 月 1 日和 13 日集中 300 余名公安、交委、市政及镇街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对鱼洞发往各镇街的 18 个客运始发站点进行了调整搬迁,从根本上缓解了鱼洞城区道路交通的拥堵现象,确保了城区交通秩序的规范有序。(三)农村客运加快发展。一是按照“成熟一条、投放一条、开行一条”的原则, 认真对全区农村公路进行了调查摸底,根据道路安全状况,研究制定了农村客运投放方案,科学规划和部署农村客运线路,促进农客投放有了实质性突破,目前全区已有 145 个行政村实现通客车,村村通客车率达 70%,切实为群众提供了安全、便捷的交通出行环境,赢得了广大农民朋友的高度赞赏。(四)秩序整治效果明显。集中开展了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执法行动,交通、公安、市政三家组建了联合执法力量,对城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实施了严厉查处。城区交通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特别是车辆乱停乱放、随意调头、随意上下客、机动车非法营运、脏车入城等问题有了明显改观。同时采取市、区各类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