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气炉安装施工技术方案---修改版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1518493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气炉安装施工技术方案---修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造气炉安装施工技术方案---修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造气炉安装施工技术方案---修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造气炉安装施工技术方案---修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造气炉安装施工技术方案---修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造气炉安装施工技术方案---修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气炉安装施工技术方案---修改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概况2二、安装工艺流程2三、施工方法及程序2四、质量保证措施6五、安全保证措施9七、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2八、施工人员计划14九、施工机工具计划15一、概况 润德原煤处理项目造气车间共计16台煤气发生炉。3200X9500纯氧造气炉 产气量10000Nm3/h,主电机YB132M-4-7.5KW,功率N=7.5KW 转速n=1450r/min,减速机BWD5-39-7.5 ,转速n=0.181.8r/h二、安装工艺流程设备进场检验、验收基础表面清理、复测放线技术、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交底组装炉底及焊接灰仓外壳组装炉体、焊接炉架安装炉体整体吊装传动装置安装严密性试验单机试车炉篦

2、安装注:灰色填充工序为关键工序。三、施工方法及程序1、技术、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交底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将施工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中关于安装应该达到的相关要求向施工班组进行交底,将本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及造气炉安装具体的安全工作重点及注意事项向施工班组进行交底,并形成技术交底记录及安全交底记录;进行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交底,将项目对于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及相关管理方案和管理细则传达到施工班组。2、设备进场检验、验收设备分批进场,必须根据设备制造图纸及行业制造标准(Q/BHJ001-2014)的相关要求进行检查、验收。重点检查以下内容:、设备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及相关软件资料;、设备外观情况

3、,看外观有无质量缺陷,运输过程中有无损伤及表面锈蚀情况;、对照装箱单,检查设备部件、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是否齐全;、根据设计图纸及制造标准(Q/BHJ001-2014),检查设备关键部件外形尺寸是否在偏差要求范围之内;、作好顾客提供产品验收记录或设备开箱检查验收记录。3、基础表面清理、复测及放线将造气厂房底层炉架支柱基础表面清理干净,预留孔洞清理干净;预留地脚螺栓的螺纹应保护完好,放置垫铁的部位应凿平;对土建单位放出的设备基础中心线进行复测。设备定位基准的面、线或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平面位置和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设备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对安装基准的允许偏差项 目允 许 偏 差(mm)平面

4、位置标 高与其它设备无机械联系的10+20-10与其它设备有机械联系的214、 造气炉安装施工流程1) 准备工作:1 首先在造气厂房顶部找出每套造气炉的中心点,然后往南侧偏移400mm,打一直径为300mm的孔洞(厂房顶部中心轴线为单梁吊轨道混凝土大梁)。 2 用1216的钢板制作夹套与上筒体组对过渡滑板若干块(如图1),将夹套上部切割组对过渡焊接坡口(如图2),然后将过渡滑板焊到夹套上部R处。3 核实夹套几何尺寸,按方位划出十字线,夹套各管口封堵(防止拖运时杂物进入)。4 将炉腿吊到三楼14.5米处按须放置。5 将炉盖吊入四楼平面18米处孔外侧固定。6 将上筒体内侧焊接定位筋板(8cm位置点

5、焊)(2) 吊装流程:a. 吊装用150T履带吊把耐压水夹套吊至厂房框架底部,进入框架南侧大梁一半时,放置地面,摘钩后履带吊大钩旋转到房顶直径为300mm的孔洞处,落下钢丝绳,锁住耐压水夹套上部缓缓吊起,同时后面用一台25T吊车锁住耐压水夹套后部溜尾送进厂房,耐压水夹套垂直后,在底部用型钢垫平垫实。b. 首先用2530厚的钢板参照80T吊耳标准制作4个,焊接在上筒体内壁。焊接完成后,划出炉腿安装位置。用25T吊车锁牢上筒体从厂房南侧送到6m层铺H型钢轨道上面,里面用10T倒链拖进厂房,在上下口找正后,缓缓落下到耐压水夹套上口组对,组对过程中使用千斤顶校正个别变形处,用倒链紧固对口尺寸期间,不停

6、使用大锤振动,尺寸到位后点焊前再次核实几何尺寸与方位,确认无误后焊接。筒体材料为Q235A,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采用J427焊条。采用双面焊,60坡口,外面焊三道,两底一面,里面焊一道。示意图如下: 60122 2 筒体组对时,必须保证筒壁的错边量2mm。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打磨,除掉焊接飞溅等。c. 焊接完成后,当组对件吊到设计高度,吊装到位确认垂直和水平后开始对称安装炉腿。牛腿的焊接是重点,必须保证焊接质量。牛腿安装完成后,对设备整体进行水平度调整,在牛腿与炉架横梁之间加入薄垫铁,保证设备整体水平度达到1/1000(检测方法为吊线锤)。d. 组装炉底、炉篦及焊接灰仓外壳利用造气厂房的框架

7、柱及梁作为牵引支承点及吊点,将炉底和焊接灰仓外壳移入框架内,用枕木垫平垫牢并垫至400左右(便于入内施工),安装炉箅、灰犁(建议灰犁与炉盘间隙812,灰犁与炉箅的最大处间隙为3050),安装完毕后钢丝绳缠绕炉箅下部用倒链做动力运转360以上,确认无误后将炉箅与炉盘连接螺栓、炉箅各层连接螺栓、灰犁连接螺栓的螺帽和螺杆点焊,防止加温后脱落。炉篦安装的难点在于吊装运输,因形状不规则,吊装运输有一定难度,容易发生意外情况,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人身及设备损伤,安装完成后,在联接螺栓上涂上防咬合脂(二硫化钼)。组装示意图如下: 10t手拉葫芦 框架柱、梁 炉底 焊接灰仓外壳 道木装配前应仔细阅

8、读设备技术文件。对配合面应进行复查和清洗,并应按照标记及装配顺序进行装配。当装配面有锈蚀时,应进行除锈处理。除锈及污垢清洗宜采用碱性清洗液和乳化除油液进行清洗。固定结合面组装后,应用0.05mm塞尺检查,插入深度应不小于20mm,移动长度应不小于检验长度的1/10。结合面紧固后,用0.04mm塞尺检查,不得插入。在配合表面及联接螺栓上涂上防咬合脂(二硫化钼)。e、炉体吊装固定完成后按方位组对炉盖焊接。f、其它附属组件安装。5、传动装置安装按图将传动装置安装到位。电机及减速装置安装时的基础处理、垫铁放置、粗平、一二次灌浆等步骤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链条的松紧度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调节。6、严密

9、性试验设备安装完成后,用2bar的压缩空气进行严密性试验,保压2分钟,压力无变化为合格。7、单机试车编制单机试运转作业指导书,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单机试车。试车前的准备及检查项:、检查设备是否安装完备,设备是否固定牢靠;、检查设备润滑情况是否OK;、检查设备冷却水系统是否OK;、检查设备电气接线是否完备;、检查设备接地是否完备;、设备安全装置是否完备。当上述内容确认无误,则可以按照设备技术文件要求的操作步骤进行单机试车,保证技术说明书中要求的连续运转时间。最后清理现场及填写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四、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准确进行奖惩针对工程实际,编制施工质量奖罚条例。施工必须按规

10、范、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严格遵守工艺纪律。质量管理必须按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建立质量奖罚制度,落实质量职责。控制过程中要加强对管理和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的检查和监督,认真执行奖惩,对质量事故要严肃处理,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充分利用经济杠杆进行质量控制。2、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保证措施(1)开工前施工条件的检查确认:工程开工前,对影响工程开展和质量保证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开工:a)施工图纸、作业指导书等齐全,符合要求;b)施工人员资质符合要求;c)设备符合要求;d)机具性能符合要求;e)环境条件符合要求。(2)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3)加强安装设备质量的控制a) 加强设备进

11、场前的验收工作,在设备到达现场时按规定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b) 设备现场存放的必须符合设备存放的规定。精密、贵重部件必须室内存放;露天存放场地要求平坦、道路畅通,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并能满足消防要求;对有保管期或其它特殊要求的设备及材料,应按要求进行保管、保养。防止设备产生变形、损坏及受潮、雨淋等现象的发生。(4)对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统一管理用于本工程的计量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应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经计量部门鉴定后使用。保证检验、测量和试验所得的数据有效和正确,以确保施工质量,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台帐,根据工程的需要,按规定的检验周期有计划的送检。施工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必须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无法使

12、用的应及时报废,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5)加强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施工人员的素质是保证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必须选择有一定业务水平和较强责任心的施工人员,并按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必须具有相应专业的上岗资格才能上岗。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严格按ISO9001:2014质量标准进行各项质量管理工作。所有的施工过程保证在受控的范围之内。施工的过程和程序严格按照质量文件的规定执行,并按照标准表格进行相应的记录和签证。(2)确定项目的质量检查和见证点在工程开工前确定质量检查和验收

13、点,施工过程中按照规定的检查验收制度,进行自检、专检等,每一级检查合格后,向上一级提交质量检查申请单进行上一级的检查。检查完毕及时办理验收评定、签证等技术文件。(3)加强施工的过程检查。施工中技术员、质检员应及时进行过程的检查和验证,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变事后检查为事前预防,注重过程的控制。(4)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施工前技术人员要认真地理解图纸,消化设计意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实行质量事前预控,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图纸、规程规范、施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不得擅自降低标准或更改设计。(5)确保监理和业主对

14、W点和H点的检查根据现场质量计划,对监理部和业主设的见证点(W点),施工项目应通知质量部和业主代表参与检查。若业主代表因故不参加检查,可按规定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作,但必须具有相应的见证材料供业主随时抽查。对质量部或业主设的停工待检点(H点)提前48小时由通知质量部门和业主或其代表进行检查,凡不经质量部门和业主的检查签署认可不得进行下一步施工工作。(6)做好施工记录施工班组要做好自检记录,要求完整、准确、及时。质量专职检查员要做好专检记录。施工记录不得擅自更改。记录在施工结束后由专人存档,需要签字的及时签字归档。(7)建立质量反馈机制以施工人员、技术员、质检员为主体建立质量反馈体系,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快速解决,防止将问题带入结果中。技术员、质量员要对施工过程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重复发生的质量问题要专题研究,并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质量反馈机制要灵活快速。并对关键工序要亲自落实、检查。(8)技术资料规范管理技术资料按照国家、行业标准以及业主的要求进行编码归类,严格按照体系文件中的相关程序进行资料管理,确保工程资料与施工同步,保证资料齐全、规范、准确。(9)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施工过程中由多方原因须对制造文件或图纸进行变更时,严格执行设计变更管理制度,变更文件须经批准后方可实施,严禁施工单位私自变更处置。(10)做好中间交接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