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1517875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砚山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砚山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砚山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砚山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砚山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砚山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砚山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根据全县深入学习科学发展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要求和部领导的安排,县委组织部抽调人员组成调研组,到江那、盘龙、平远3个乡(镇对全县农村基层组织进行调研,进一步掌握了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县党组织设置基本情况及调研情况(一基本情况。全县辖11个乡镇,2个华侨管理区,93个村委会,7个社区,全县共有1066个党组织,其中:基层党委19个,党总支131个,党支部916个。有党员13623名,其中:女党员2430名,占17.8%;少数民族党员8229名,占60.4%;大专以上学历3015名,占22.1%,高中以上学历5188名,占39.1

2、%;在岗职工4103名,占30%;农牧渔民8172名,占60%;学生党员9名,占0.07%,离退休人员921名,占6.7%,其他人员418名(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等,占3%。(二调研情况。此次调研,主要是采取召开座谈会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分2个座谈会:一是乡镇座谈会,参会人员有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代表,职工代表,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代表,非公企业代表,农村专业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社代表,二是村(社区座谈会,参会人人员有:村(社区“两委”现任干部,没有任实职的村(社区“两委”委员,村(居小组支部书记和小组长,老党员和老村干部,3个乡镇共76人参加。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认为做得比较好的占92%,一

3、般的占8%;在服务群众方面认为做得好的占96%,一般占4%;在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方面认为做得较好占11%人,好占59%人,一般占22%,较差占8%。在激励村(社区干部方面,一致认为村干部待遇太低,与所承担的工作量严重失衡;在农村基层组织设置上,对党员超过100名的村(社区是否成立党委,80%的人员认为应该成立,20%的人员认为现在这种格局很合理,觉得成不成立党委不是关键问题,最主要的是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农村专业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有些滞后;在帮扶贫困党员和群众方面,认为各基层组织做得较好。二、砚山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近年来,砚山县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抓基

4、层、打基础为着力点,深入开展以“完善责任体系、夯实基础设施、加强基层组织、提升党员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双基”建设活动,将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经验和成效融入基层组织经常性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工作力度一年比一年大,工作思路一年比一年清晰,工作经验一年比一年丰富,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在:1、抓龙头,乡镇党委建设全面加强。一是乡镇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结合乡镇换届工作,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选优配强了11个乡镇领导班子,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意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

5、乡镇领导班子。目前,全县乡镇领导班子共有领导干部99人,其中:大学专科以上学历98人,占99%;妇女干部8人,占9.3%;少数民族58人,占58.6%;最大年龄50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年龄32.3岁,乡镇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民族结构和性别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二是乡镇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结合“云岭先锋”工程的实施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各乡镇党委从转变机关作风入手,坚持把强化服务作为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拓宽视野,寻求创新,深入开展以“五比五创”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和社会评议机关行风等活动,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乡镇干部谋发展、求绩效、勤政务实、用心工作的思想意识得到增强

6、,正逐步向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机关迈进。三是乡镇机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由12个撤并为11个,进一步整合了人力资源,规范了乡镇职能。四是推行“两推直选”及党代表任期制。2006年我县率先对干河乡党委、纪委班子进行“两推直选”,通过群众推、党员推,党代表直接选举乡党委、纪委班子及成员,选举产生了顺民心、合民意、能力强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选举产生了50名党代表,实行党代表常任制。每年召开一次党代表会议,为党代表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参与议事、监督、决策的途径和方式作了积极的探索。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今年,我县在全州率先试行县级党代表任期制,建立健全了党代表任期制相关

7、制度,在党代表会议上,代表对县委工作提出涉及基层党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等57件提案已交由相关部门办理,党代表任期制将在全县全面铺开。2、抓基础,党员干部素质全面提升。通过“选、派、挂”等多种渠道,大力选拔农村致富能人、明白人当村官。一是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强化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能人型”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在第三届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全县共有983名懂经营、会管理的经济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占“两委”班子职数的87%;有2374名致富能手进入村小组班子,占村小组班子的85%。村干部呈现出女干部比例上升,干部年轻化,交叉任职比例高,文化程度提高,少数民族比例高的特点。二是做好村官考录公务

8、员和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全县先后在符合条件的村干部中招录5名公务员充实到乡(镇机关,选聘15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培养了5000余名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员和农民经纪人,下派300余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进驻农村帮助工作,不仅充实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力量,也为县、乡两级机关储备了一批来自基层一线的后备人才。三是抓教育培训。以县级党校和乡镇党校为主阵地,对全县9000余名农村党员进行全员培训,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空中课堂”为辅,以“科技示范户”为中心,开设“农家课堂”、“手机党校”,引导和组织农村中先富起来的党员发挥“传、帮、带”作用,让“田秀才”、“土专家”来当老师,进行实用技术“零距离

9、”培训,促进农民增收。去年来,共组织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培训653期,参训人员达84500余人次。3、抓堡垒,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效果明显。一是合理设置农村基层党组织。县委结合“村改委”和社区的成立,将100个村委会(社区党支部全部提升为党总支,78个村委会(社区实现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一肩挑”,在村小组成立党支部和联合党支部630个。积极创新“支部+协会(合作社”工作模式,共建立农村经济协会13个、会员4260名,成立党支部的有6个。各村以加强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基层党组织建设正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迈进。二是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投入力度加大。根据全县村级活动场所现状,县委出台了砚山

10、县2008-2010年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规划,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延伸到村小组支部,分3年建设406个村级活动场所,去年全县共投入700余万元建设16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达到了建阵地,聚人心,促发展的目标。今年新建159个活动场所,目前各点已陆续动工。三是党建示范初见成效。紧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主题,我县研究制定了砚山县创建“通道党建示范”实施方案,沿锁砚高速公路、机场沿线确定示范点,分别由11名县委常委挂钩联系,打造了锦山社区、华博公司、小舍姑、稼依鱼腥草协会等16个层次分明,各具特色的基层党建示范点。4、抓关爱,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

11、。一是解决和提高村干部补贴。为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基础,从2006年,我县对没有实现“一肩挑”的264名村小组党支部书记给予每月50元的生活补助;从今年起,对村(社干部每月补贴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50元。目前,村(社总支书记、主任每月补贴500元,副主任、文书470元,村小组支部书记、组长、会计每月50元。二是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切合实际的贫困党员帮扶机制。采取“财政拨一点、党费出一点、党员捐一点、上级补助一点”的“四个一点”办法筹措130余万元,从2005年起对农村70岁以上贫困党员每月给予生活补助30元,考虑到贫困党员年老多病,生活困难的实际,今年又将补助提高到每月50元,对正常死亡的农村党员给

12、予家属慰问金200元。建立结对帮扶制度,机关党员与农村党员结成帮扶对子1万余对,帮助农村党员发展经济。三是发展壮大农村党员队伍。抓好党员发展规划落实,按照“三培养”要求扎实抓好党员发展工作,自2006年以来共发展党员2583名,有经济能人2473名;全面消除“党员空白村”,改善了28个党员老龄化村小组。为基层党组织增添了新鲜的血液,着力加强了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第三届村“两委”换届中,全县村(社“两委”干部中,有党员1028名,占85%;有经济能人1068人,占87%。村小组班子中有党员1658名党员,占48%,有2913名致富能手进入村小组班子,占85%。四是流动党员的管理逐步规范。针对

13、流动党员逐渐增多的发展势头,认真加强研究,对全县433个外出党员实行双向联系,开通12370党员咨询服务热线,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5、抓制度创新,“两新”党建、社区党建工作水平得到提高。坚持抓面上拓展与抓点上深化并举,抓薄弱环节与抓特色亮点并重,全县“两新”组织迅速发展,成为了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抓党组织组建,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本着“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原则,不断扩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覆盖面。采取联合组建、挂靠组建、依托行业协会组建等方式,单独建立党支部或就近与其他单位建立联合党支部。目前,全县已在“两新”组织中建立

14、了37个党组织。其中,22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已全部建立了党组织,选准配强了党组织书记。二是抓作用发挥,促进“两新”组织发展。按照州委提出“支部建在协会上、协会办在实体上、实体连在农户上”的要求,先后成立了13个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并在符合条件的6个协会中组建了党组织。在生产经营中,党组织做到对企业活动参与不干预,监督不滞后,配合不迁就,引导不强制;在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上,广泛征求意见或建议,积极鼓励职工出谋划策,促进企业决策合理化、科学化。同时,把党的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三有三无”、“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等主题实践活动,寻找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的结合点,取得了

15、业主、党员、员工“三赢”的大好局面。三是抓服务拓展,开放式社区党建工作开创新格局。在学习和借鉴其他省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县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社区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制度等一系列有关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的措施。逐步形成了“以乡镇党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社区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党建工作逐步向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延伸、重心向社区共建和社区管理服务转移、触角向“两新”组织和社区各阶层拓展,形成开放的社区党建“大循环”工作格局,使社区党建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通过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我县基层党组织建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

16、党员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县党员干部群众求发展、盼富裕的愿望更加强烈,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二是各级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极大转变。经过近几年发展的锤炼,广大干部群众勇于拼搏、敢为人先的竞争意识明显增强;政令畅通、万众一心的团结意识贯穿工作始终;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敬业精神在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和各项工作中得到全面体现;只争朝夕、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成为工作主旋律。三是社会风气极大改善。目前,全县上下风气正、团结紧、干劲足,工作氛围良好。由于社会风气的极大改善,大家为加快发展和推进项目落实,竭尽全力地做好服务工作,坚决执行大政方针和县委的各项决定,维护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真正形成了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局面。四是促进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全局,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各部门以学风带党风,以党风带政风,以政风促社风,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二、农村基层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