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广州市荔湾区文昌小学-黄颖怡 《乞巧》教学设计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487238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广州市荔湾区文昌小学-黄颖怡 《乞巧》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广州市荔湾区文昌小学-黄颖怡 《乞巧》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广州市荔湾区文昌小学-黄颖怡 《乞巧》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广州市荔湾区文昌小学-黄颖怡 《乞巧》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广州市荔湾区文昌小学-黄颖怡 《乞巧》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广州市荔湾区文昌小学-黄颖怡 《乞巧》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组课文乞巧教学设计执教者:荔湾区文昌小学 黄颖怡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乞”“霄”;会写4个生字“乞”“巧”“霄”“渡”; 2.背诵全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及表达的情感;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古诗内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情感。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学古诗还处在接受阶段,因此,以引为主,扶放结合。这首诗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远,乞巧节我们这些地方的孩子更陌生,理解诗意就更有难度了。因此,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他们在读中悟出诗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 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一个个故事,蕴

2、含着一幅幅灵动的画面,让人回味无穷。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话故事。(课件) 配乐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2、这就是流传千古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听了这个故事,老师考考你们:牛郎织女每年在什么时候才能相聚一次呢?(学生:每年的七月初七) 没错了!这节课,我们一起穿越回古代,学习与这个神话故事有关的一首古诗吧!3、把小手举起来,跟着老师一起来写写。(板书课题:乞巧)在写“乞”的时候,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乞”字音变调和乞的书写,注意和气的区别),学生再齐读。4、理解诗题。 同学们,所谓乞巧呀,就是乞求巧手的意思。此时,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向谁乞巧?为什么乞巧?怎样乞巧?)真聪明!学贵

3、有疑,学了这首古诗你会找到答案的。5、简介作者林杰。(课件)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看:课件二、初读自悟,整体感知。1、六岁就能写诗了,真了不起。 想去读读看吗?那就赶快打开书翻到122页读读吧!(课件出示古诗)注意在读的时候要把每个字音读准, 生字多读几遍,把古诗读通顺哦!2、会读了吗? (指名读、齐读) 他读得怎样?谁来评一评?你能读读吗?3、读古诗讲究停顿,看看你能听出停顿吗?出示全诗老师范读。谁来按你听的停顿来试试? (生自由读、抽读)老师听出来了,你是这样停顿的:课件出示画了/的古诗, 生照样子在古诗停顿的地方画/,一起读。三、品读鉴赏,积累内化。1、会听的小朋友一

4、定会发现诗中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 ,它藏在哪句诗里? (宵霄,用点标出来)课件出示那你怎么来记住这两个字呢?(“宵”字是宝盖头,“霄”字是雨字头)那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宵”是晚上,“霄”是天空)。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看注释、查字典、 查资料、问别人。) 2、过渡:原来学习古诗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啊!可以多读、多背、多记,也可以查字典、查资料、看注释,还可以向别人请教。同学们真会学习!那我们把它们放进诗句里读一读。 3、你能想象出碧霄的样子吗?出示课件:夜空图。 你们看,这就是七夕的夜空!你看到了什么?碧蓝的天空中有一条美丽的银河,在银河的周围,有满天的星斗在闪烁着,好像在像我们点头微

5、笑。 在这满天星斗中,有两颗星星最为耀眼,知道它的名字吗? 牵牛星和织女星 它们就是我们刚才听的牛郎织女这个神话故事的主人公。 4、深蓝的天空星光闪烁,多么美丽的夜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那牛郎织女天上相会的美丽传说。有谁知道织女是怎样的一个人?抽生说。课件织女介绍师小结: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她聪明、善良、美丽无比,更重要的是她心灵手巧, 织女在天宫里不停地织着锦缎,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的杰作。(课件,出示云锦图片)师叙述。她织的云彩又光又亮,光的像粼粼闪光的河水,亮的比天上的云霞还亮。她织的花,红似火,粉的似,娇艳欲滴, 她织的鸟,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呢!真是让人羡慕啊!课

6、件出示二句: 引读诗句: 牵牛织女渡河桥( 指导朗读,“渡 ”字轻读,读出不忍惊扰牛郎织女的感觉。他们一年才能见一次面,而且还有在喜鹊的帮助下,容易吗?抽读 评议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不易。 3、是啊,牛郎织女日也盼,夜也盼,终于盼到了相会团圆的时刻,你觉得牛郎织女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牛郎织女团聚的画面,在牛郎织女一家团聚的温馨的夜晚,这时的天空除了是碧蓝的,它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幸福的 温馨的 快乐的) 用你喜欢的方式把你感受到的与同桌分享。4、师:让我们在读中再次体会牛郎一家团聚的的喜悦吧。(分组读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老师评)读出了幸福 洋溢这快乐 充满了温馨是啊,牛

7、郎织女它们在银河的两边,遥遥相望,只有在七夕的晚上“渡河桥”来相聚啊!在星空下,诗人林杰也忍不住吟诵着(生齐读):课件出示“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5、 在七七这样一个新月当空的夜晚, 天上的牛郎和织女喜相逢,那人间的姑娘少女们又在做什么呢? 从哪里知道的呢。出示课件读读三、四行。(学生读) 家家(学生接念乞巧望秋月)读了这句诗,从这句诗中的哪个词中体会到什么呢? (抽生说:望着秋月乞巧 家家 穿尽 几万条)七夕这天, 少女们便在牛郎织女相聚的这一天,向织女乞巧。 希望自己也有一双像织女一样的巧手。所以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乞巧节,也叫七夕节,女儿节。出示乞巧节的资料 从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8、? 尽管她们乞巧的方式不同,但都表达了人们向织女乞巧的心愿,希望自己也拥有织女一样的巧手。 这诗中讲的就是对月穿针这种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瞧,你看:课件出示唐朝乞巧的场面。 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在小院里,在家门口, 在河边,在花园) 在所有能够看到月亮的地方,少女们都在穿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为什么啊?(“聪明、美丽、善良”更重要的是拥有一双“巧手”他们想象织女一样心灵手巧)借着淡淡的月光,要把红丝线从七孔或九孔针穿过去,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可是少女们为了想拥有织女一样的一双巧手,他们不停的坚持着、努力着。出示3、 4句。 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坚持

9、和努力。 谁来试试?数不清的红丝都穿完了,可见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而美好啊!诗人林杰发出感慨:课件出示: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指名读,齐读)人们除了乞求心灵手巧外,还有别的什么愿望要向织女乞求的吗?(生说)。课件出示乞巧歌,读读。我们吟诵古诗的声音穿越了浩瀚的天空,飞入了牛郎织女的耳朵里,我仿佛听见了织女在赞叹:人间的孩子真会学习呀!不过织女也在问:“难道他们不想向我乞取些什么吗?”你们想吗?说说你想为自己乞取什么?还想为谁乞取什么? 模仿乞巧歌,当一个小诗人,自己创作一首新的乞巧歌。 (提示:平安 健康 快乐 幸福、和平、学习进步 工作顺利)总结:看着同学们

10、专注的神情,我仿佛听到了你们心灵的话语,我相信你们的美好愿望一定会变为现实,因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祝福他人幸福的人,自己同样能得到幸福! 四、体验升华,熟读成诵。1、林杰的这首乞巧诗, 表现人间少女们乞取智巧的热烈场面,我被姑娘们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深深地感动了 课件出示整首诗。 师引读:当七夕之夜我们仰望清朗的夜空,发出感叹读一句。站在这碧霄下,我们看见那茫茫的银河,想起了读第二句。少女们仰起了头对月穿针这叫读第三句穿红丝乞智巧,织出了多少美好的心愿读四句。 不仅仅是我们背感动了,其实古时候很多文人墨客都曾被这个美丽的传说感动,都留下了许多诗篇。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和七夕有关的诗句,读读看 (课件配乐出示历代诗人吟咏“牵牛织女”的诗句,引导学生读),你对哪句诗句感兴趣?课件出示读给大家听!(指名读)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把它记在你的古诗积累本中吧!虽然年代在变,但是人们对美满生活的追求依然未变。同学们,诗中的疑问,你们都解决了吗? 六、总结全文 短短的四十分钟,我们收获很大,不但学习了一首新诗,了解了牛郎织女的故事,乞巧节那令人感动的场面,同时还诵读了与七夕有关的古诗,真了不起! 让我们 再次让这经典诗篇回荡在我们的教师里,脑海里。背诵全诗。 板书 乞巧 看 碧霄 渡 河桥 望 秋月 穿 红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