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

上传人:ta****ny 文档编号:101407573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化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新化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新化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新化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新化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化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化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政发201810号新化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化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新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国有林场,县直有关单位:现将新化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新化县人民政府2018年5月7日新化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目录第一章总则一、前言(一)面临形势(二)编制背景(三)目的意义二、编制依据三、目标任务(一)规划期限(二)规划目标(三)重点任务四、基本原则五、规划范围第二章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六、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一)水域滩涂资源状况(二)自然气候条件(三)水生生物资源状况(四)水域滩涂

2、承载力评价七、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分析(一)水产养殖发展现状(二)水产养殖前景预测八、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二)总体思路和实现目标第三章养殖水域滩涂功能规划九、功能区划概述十、禁止养殖区十一、限制养殖区十二、适宜养殖区十三、限养区、适养区功能区域划分(一)水产苗种生产基地规划(二)池塘健康精养基地规划(三)大水面养殖规划(四)稻田渔业区规划(五)特种水产健康养殖基地规划(六)休闲渔业区规划(七)水产品加工区规划(八)水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建设规划第四章保障措施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十五、强化监督检查(一)明确规划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二)加强规划实施的保障力度(三)建立养殖证动态管理制度(

3、四)做好规划实施的评估考核工作(五)加强执法监督管理十六、完善生态保护(一)加大对渔业水资源污染的防治力度(二)实施养殖容量控制制度(三)全面推行健康养殖十七、其他保障措施(一)加强宣传,为规划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加快建设渔业服务支撑体系(三)不断深化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四)逐步完善渔业科技创新体制第五章附则十八、关于规划效力第一章总则一、前言(一)面临形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渔业管理的基本制度,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布局依据,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渔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高,由于国家对渔业经济体制和价格体制进行改革,极大地调动渔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使渔业走上一个快

4、速发展的阶段。并且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开创渔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二)编制背景为加快新化县渔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构建水产养殖产业体系,推进新化县水产养殖业合理布局、持续发展,提高渔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特编制本规划。(三)目的意义一是加快渔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现代渔业的发展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养殖产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产业发展道路

5、。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推进渔业综合开发布局调整。通过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增强养殖业竞争力,推动养殖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推动新化县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编制新化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配合新化县现代农业、健康养生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是实施富民强县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二、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农业部令200331号);湖南省省实施办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农业部关于印发和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湖南省

6、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水库渔业利用加强水库水质保护的意见(湘政办发201631号);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办公室关于做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湘牧渔办发201712号)。三、目标任务(一)规划期限2017-2030年(二)规划目标水产品总产量稳步增长,渔业经济总产值有较大幅度提高;大鲵、斑点叉尾鮰、加州鲈鱼、鳜鱼、泥鳅等优势特色产业初具发展规模,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渔业产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随着一批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建立,水产健康养殖比重稳步推进,水产新品种、实用新技术得到深入推广,渔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产业效益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渔业生态环境逐步修复改善,渔业资源保护与开发

7、不断强化;水产品检测手段不断提升,监测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三)重点任务2017年,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达到75405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20525亩;水产品总产量31894吨,其中养殖产量达到29894吨,捕捞产量2000吨,渔业经济总产值43150万元。2030年,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达到82500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25000亩。水产品总产量50000吨,其中养殖产量达到49000吨,捕捞产量1000吨,渔业经济总产值70000万元。四、基本原则根据新化县水域的现状、特点,按水域滩涂总体规划的要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遵从五个原则:1.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2.尊重历

8、史、照顾现实的原则。3.一次规划、分步到位的原则。4.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4.规划与调整相结合的原则。五、规划范围新化县境内所有水域。第二章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六、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一)水域滩涂资源状况1.地理位置新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娄底市西部,雪峰山北段的东南麓(古称梅山),资水中游。地处北纬2731-2814,东经1104511141。东北至东南与涟源、冷水江市交界,南至西南与新邵、隆回为邻,西至西北与溆浦县接壤,北与安化毗连。总面积3642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69%,占娄底市面积的43.94%。2.地形地貌新化县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东缘,属雪峰山弧形构造带东南侧

9、和祁阳山字形构造前弧北冀部位,二者在炉观附近交接复合,两种构造互相穿插,限制迁就和干扰,地质构造复杂。县内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倾斜。在大地貌格局中,属湘西山地区,云贵高原向江浙丘陵递降的过渡带。西部山势雄厚,峰岭驰骋,大多为侵蚀、构造、溶蚀地貌,地势险峻,海拔较高;东部地势逐步降低,地形起伏平缓,丘冈延绵、平地宽敞,海拔较低。因下古生代印支期和中生代燕山期地壳运动,从琅瑭起,南下孟公、炉现、洋溪、上梅至冷水江,再到娄底的涟源,再转向双峰县,呈“S”型带状盆地分布。全县属山丘盆地,西部、北部为雪峰山主脉;东部为低山或深丘连绵;南部为天龙山、桐凤山环绕;中部为资水及其支流河谷,有江河平原、溪谷平

10、原、溶蚀平原三种,系河流冲积、洪积而成,最高海拔大熊山九龙池1622米,大多地域在海拨300米以下。3.土地资源新化土地总面积535.0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2.68万亩,林地面积286.08万亩,可垦面积25.46万亩,宜林面积11.48万亩,河流面积35.63万亩,茶果面积6.05万亩,其他面积97.69万亩。4.河流水系新化县境内水域资源丰富,水域面积达35.63万亩,宜渔水面20多万亩,另有宜渔稻田30万亩。资江自南向北贯穿全境113公里,有油溪河、大洋江、金凤河等一级支流19条,柘溪水库一座大型水库,车田江水库、梅花洞水库、半山水库三座中型水库,50座小一型水库,有229座小二型水

11、库,有山塘和池塘18800多口。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山塘水库星罗棋布,水产养殖得天独厚,发展前景可观。(1)河流:新化县位于资水中游,全境为资江流域,资水从冷水江浪石滩蜿蜒入境,呈“Z”字型贯穿县境,将新化分为“河东”、“河西”两大自然片区。资水流经石冲口、桑梓、枫林、琅瑭、荣华等12个乡镇,在西北部荣华乡瓦滩出境去安化县,县内河段113公里。入境处标高170米,出境处144米。资水水系河流众多,5公里以下河流13条,河长在5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93条。其中一级支流19条,二级支流42条,三级支流23条,四级支流8条。大洋江是资水在县境内最大支流,发源于隆回县红岩山,由县西部水车镇大同管区入境,在

12、游家镇南侧大洋村东注入资水。全长91千米,集雨面积1285平方千米,坡降5.14,天然落差468m,其中可利用落差220m,多年平均流量40.18立方米/s,最枯流量1.28立方米/s。油溪河是资水在境内的第二大支流,源出涟源市盖头山,由西流入新化县车田江,在油溪乡油溪村西注入资水。河流全长67千米,流域集雨面积719平方千米,坡降10.5,天然落差703m,其中可利用落差324m,多年平均流量16.84立方米/s,最枯流量2.05立方米/s。渠江源出本县古台山西部,在长峰出境到溆浦县,再经安化注入资水在新化县境内河流全长约40千米,集雨面积285平方千米,坡降6.05,天然落差598m,多年

13、平均流量17.7立方米/s。(2)池塘:全县共有山塘、池塘18800多口。(3)水库:全县共有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50座,小二型水库229座,共计水库282座,其中电站类水库2座。1中型水库车田江水库:1972年11月动工,1978年3月蓄水,1980年部分灌区受益,1993年10月竣工。控制集雨面积85平方千米,总库容1275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122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4791万立方米,为多年调节水库。设计灌溉面积7020公顷(含梅花洞水库3073公顷),实际灌溉面积3947公顷。梅花洞水库:1965年6月动工兴建,1970年3月竣工。最大坝高29.5米,控制集雨面积33.8平方千米

14、,总库容212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556万立方米,设计灌溉曹家镇、桑梓镇、上渡街道3073.33公顷农田,实际灌溉800公顷。半山水库:1965年6月动工,1966年3月竣工蓄水,控制集雨面积129平方千米,总库容1445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060万立方米,坝高32米。设计灌田4513公顷,实际灌溉2833公顷,防洪保护面积2667公顷。2小型水库小一型水库50座,小二型水库229座,分布在各个乡镇,其中电站类水库2座。(二)自然气候条件新化地理位置属中低纬度地区,气候的地带性属亚热带,是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这种气候既有光温丰富的大陆性气候特色,又有雨水充沛,空气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特色。1、

15、春温多变,寒潮频繁。冷、暖空气活动频繁,乍晴乍雨,气温急升骤降。3月平均气温11.4,春寒严重的年份只有8.1(1992年);4月份极端最低气温3.6(1996年),极端最高气温35.9(2005年)。2、“倒秋”阴雨天多,寒露风早临9月份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20.0称为“寒露风”,平均出现于9月29日,最早是2006年9月9日,最迟是2005年10月14日。3、盛夏酷热78月天气酷热,以每侯(5天为一侯)平均气温高于30为酷热期,平均每年出现1.95侯。4、雨量集中春末夏初,西南暖湿气流加强,多大到暴雨,46月平均雨量624.0毫米,占年总雨量42%,日雨量大于25毫米的大雨,有50%出现在这段时间;大于50毫米的暴雨日占全年总数的51%。5、降水新化降水较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故少雨年常多干旱,雨水集中季节则易成涝。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平均1516.5毫米。县内雨季平均始于3月26日,结束于8月7日。最早进入雨季是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