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一年级下册教材已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本节课学生将继续学习这两种平面图形,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操作、合作交流及思考的能力。重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难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分析教材,让长方形与正方形并驾齐驱。新教材中从课题名,到新授内容,再到练习,都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
2、,自始至终对这两个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平等对待,让这两个概念并驾齐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把长方形、正方形并列起来使用,因此教材的编排是符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观察物体,引出长方形、正方形的概念,再利用长方形、正方形纸,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探索二者的边和角的特征,沟通它们的联系。沟通联系,淡化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正方形具有长方形的所有特征,又具有独特的个性。要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要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但是基于前面的分析,本课教学时在探究出它们各自的特征后,应淡化它们之间的区别,重点沟通它们的联系,只要让学生知道正方形具有长方形的特点,正方形和长方形可以动
3、态转换即可,而不必要求学生总结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因此,当学生归纳概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之后,应引导学生找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相同点:都有四条边,对边相等;都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特点1以参观数学乐园引入。多媒体呈现乐园场景:由三角形和长方形组合而成的大门,长方形的游乐场,游乐场里有长方形的跷跷板、正方形的石桌、长方形的石凳、三角形和长方形组合而成的房子,还有长方形的公示栏、长方形的门窗、正方形的开关盒、长方形的草坪上种着各色的花草,各色花草形成一个个小方块(1)设疑:这些美丽的画面里含有哪些平面图形? (相机抽象出长方形和正方形。)(2)多
4、媒体显示乐园场景,重点突出长方形或正方形形状的物体画面,同时在黑板上出示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3)引入课题: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2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1)感知。根据原有认知经验,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任意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直角梯形、长方形、正方形各若干个。)(2)质疑:有四条边和四个角的图形不一定是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藏着哪些秘密呢?(3)猜想。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正方形,猜想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4)验证。引导学生利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等材料,分组验证
5、自己的猜想。 (学生可以用直尺量,或把长方形、正方形纸对折,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说明它们 的四个角都是直角。)(5)总结。汇报,形成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教师相机讲解“对边”、“邻边”、 “长”、“宽”、“边长”等概念。)(6)反思。让学生说出验证的方法与操作的 过程。(7)巩固。举例。让学生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物体。判断。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学具各一个,摆在桌面上,然后按照教师的提示摸出图形。填空。先量一量以下
6、长方形和正方形中各边的长度,再填空:长方形长( )厘米,宽( )厘米。正方形边长( )厘米。(图略。)拼摆。A用6个同样的小方块,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吗?说说是怎么拼的,有哪些拼法。B用16个边长都是1厘米的小方块,能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吗?你能想到几种拼法?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受传统教法影响,多数教师比较重视“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一关系,往往将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开教学,从一般到特殊,先教学长方形的特征,再教学正方形的特征(也有少数教师从特殊到一般进行教学),最后谈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突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样的教学条理分明,进程比较容易调控。但很显然与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不一致。不
7、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殊关系,让学生把它们当做两个独立的、平行的概念学习,能降低学生学习的负担。本环节在充分分析教材意图的基础上,始终让长方形和正方形同时亮相,并给予同等关注。教学时,需要注意几点:一是不要刻意将正方形与长方形区分开。当我们将长方形与正方形并列时,长方形的概念实际上已被狭义化了(即此时的长方形仅指邻边不相等的长方形),多数学生会按设计的意图理解,但也难免有学生在举例、分类时将正方形归为为长方形。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允许学生将正方形当长方形看待,且讨论边的关系时只要学生得出对边相等即可。二是不强调也不回避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不强调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主要是考虑三年级学生的理解、接
8、受能力。如果有学生在交流时提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教师应肯定这一结论的科学性,但不宜将这一结论大众化。三是在探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时,要让学生对其共性有所体验。如通过折叠探究图形的特征、按要求摸图形环节既能强化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理解, 又能让学生在折、摸等过程中,感受到正方形的对边也相等。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二)关注联系,引导学生寻找共同点1折一折。用长30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并说说怎样折,所折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为什么。2猜一猜。在信封里藏着一个图形(告知学生该图形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抽出这个
9、图形的一部分,三次分别定格为图1、图2、图3,让学生猜猜信封里装的可能是什么图形。(1)出示图1,问:信封里装的是什么图形?为什么?(2)出示图2,问:和图1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信封里装的是什么图形?为什么?(3)出示图3,问:和图2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能不能猜出信封里装的是什么图形? (上下两条边已经比右边的边长了,一定是长方形。)3说一说。引导学生交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点,得出结论:都有四条边,对边相等;都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直观的操作活动中,体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和共性。折一折,让学生感受到当长方形的长和宽一样长时就转变成了正方形,无形中渗透了正方形
10、是特殊的长方形的思想。猜一猜,让学生在从不能确定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到能确定是长方形的判断过程中,主动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进行推理,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说一说, 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区别, 并重点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3) 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巩固知识(略)教学反思 学习几何图形,对低年级同学来讲是较困难的。为此,鼓励并创设学生参与活动机会,是重要的教学组织策略。本节课的设计重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同时教学内容的设计能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主要是从如下几方面努力的: 1、创造性使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情况,有机地补
11、充了寻找生活周围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等这些内容,让教材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借助多媒体变静态、枯燥的练习为动态的、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内容。 2、本课设计主要着眼于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关系的整体入手组织教学环节。从最初的寻找生活周围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说基本特征开始,主要引起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四条边、四个角”特点关注,这已渗入了二者的共性认识。其次在内容的主探究中,将二者同时以问题呈现,学生边探索长方形,又探索正方形。无意识中,加强学生对二者关系进行自我对比感知,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探索实践感悟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注重学生在实践中提炼知识的本领,形成整体的能力。 3、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这节课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在整个课堂中,动手操作贯穿始终,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体验、感悟、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如通过“折一折”“量一量”“说一说”这些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到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发现了两者的异同;通过“变魔术”的活动,让学生在推一推、拉一拉的过程中,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