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322958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扬州树人学校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阶段练习七年级语文2017.12一、积累运用(3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温驯(shn)狭隘(y)坍塌(tn)参差不齐(cn)B抽噎(y)怂恿(sng)虐待(l)哄堂大笑(hng)C蹒跚(pn)怅然(chng)呻吟(yn)拈轻怕重(nin)D蹿出 (cun)挑拣(jin)热忱(chng)刨根问底(po)2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言及设计,顾先生侃侃而谈,与其争辩的外国专家心悦诚服。 B我们青少年正处于豆蔻年华,要敢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C语文老师指出并耐心地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

2、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纷至沓来。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宁启铁路复线建成通车后,使我市到南京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B扬州城市书房 24 小时营业,让“不打烊”图书馆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C在假期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4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们不应该对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滥加粗暴的不讲理的非议。(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滥加”) B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

3、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C“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相同)D中国的 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握了中国人日常 生活和工作的一切。(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纪念性文章。全文以抒情为主,兼叙述和说理,思路清晰,逻辑谨严,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 B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的一篇小说。课文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在荒漠中默 默无闻种树的故事,

4、让人相信,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创造。 C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一篇小说。故事从生活中的一则插曲引 申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深沉而令人信服。D猫的作者对三只猫得而复失的过程进行了细腻的刻画,描写了“我”与家人悲痛、遗 憾的心情,尤其是对第三只猫的歉疚之情,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善于自我反省的精神。6根据拼音在下面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 qio( ) 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 的是胸 jn( )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 ln(

5、) 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 lng( )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 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7.默写(8 分)(1)从这点出发,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3) ,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4) ,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5)诫子书中阐述过度想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 。8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校团委、年级部也将开展与朗读有关 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8 分)(1)探究下面材料,

6、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3 分)【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 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 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 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

7、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2)请谈谈下列表格中说明了什么问题。(2 分)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队另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发展的影响,不同国家具体作家的相互影响5近年我国国民电子阅读情况调查表时 间 内 容2010 年2011 年2012 年2013 年电子阅读 运用率%32.838.640.350.1(3)你很想参加校团委、年级部组织的朗读活动,但你的妈妈却不同意你参加,觉得参加活动浪费时间,影响学习。那么,你会如何劝说她呢?(3 分)二、阅

8、读理解(52 分)(一)阅读诗歌,完成 9-10 题。(5 分)城南(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9.适当想象,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2 分)10.诗歌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 分)(二)阅读文言文,完成 11-14 题。(16 分)束氏狸狌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 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则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南郭有士病鼠, 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狸狌见鼠双耳耸,眼

9、突露如漆,赤鬃又磔磔然, 以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 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注释】狸狌(lshng):狸猫、野猫,这里指猫。啖:吃,这里是喂。若:及,至 于。与与如也,熙熙如也:舒舒服服(蹓跶),快快乐乐(玩耍)。磔磔然:吱吱地叫。 磔磔(zhzh),形容声音。奋掷而出:用力纵身逃出。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弛担持刀()(2)咸无所好()(3)束氏日市肉啖之()(4)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A竟不知世之有鼠夫君子之行(诫子书)B家东西之鼠捕且尽不义而富且贵(十二章)

10、C以啖肉故以刀劈狼首(狼)D嗥则得肉食学而不思则罔(十二章)13.翻译下列句子。(6 分)(1)以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2)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14.狸猫失去捕鼠本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 分)(三)阅读下文,完成 15-18 题。(14 分)一头白发(明前茶)辉在美国陪丈夫读博两年后,带着刚满一周岁的小儿子,与丈夫一起回到家中。还 没有从团圆的欣喜中回过味,他们就被住校归来的女儿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大女儿给父母的见面礼是她这样一副新形象:两边的耳朵上一共打了 8 个耳洞,左 边 3 个,右边 5 个,挂满了千奇百怪的耳钉;更惊人的是她的头发

11、,染成了一种奇异的银 白色,不对,不只是纯粹的银白,而是银白中夹杂着银灰与灰白,有伍子胥一夜白了头的 感觉。别出口教训我啊。我没有受什么刺激,学校里也没有举办 cosplay(角色扮演)或 者摇滚音乐节,我没有早恋,更不是存心气你们。我就是想在 17 岁生日之前尝试一下自由 是什么滋味。什么都被管得死死的,不给染发,不给烫发,不给脱下校裤穿黑丝袜我 还偏就这么干了,怎么着?就算染了白发,我不还是原来的我吗?女儿的脸上挂满了对规章制度的轻蔑。辉思量半晌,尽量放平声音说:你已经不是原来的你了,你当姐姐了。我猜,这 个新角色让你很不适应?女儿像被戳了一针一样眉头一跳,随即又恢复了满不在乎的神情:随你

12、怎么想, 反正我已经染了奶奶灰,就别动脑筋说服我染回黑发,别白费工夫。辉只能庆幸两年前让女儿上了国际高中,不过她也不能确信,女儿的班导那个 严谨的英国老师看到这一头银发,是否会一笑置之。果然,周一,英国老师的 QQ 视频就来 了。他是这样汇报的:您女儿说染发是母女分离两年后,送给您的别致礼物我被这 创意折服,所以建议您女儿在下周做一次班级演讲,讲述的题目是分离让我成长,您 觉得怎么样?辉紧张的表情顿时松弛下来。英国老师在视频那头眨了眨他灰绿色的眼睛,说:唐女士,我们英国有一句老话,叫有一种温柔陪伴,就是孩子在青春期干出格的事时,什么也别做。孩子的觉醒与自 我管理,是需要等待的。尽管这等待对我们

13、而言是一种煎熬。没错,辉只有等下去。她 也觉察到女儿所承受的压力:她用这么一头白发亮出了挑战的旗帜,向阻碍她享受自由的 成人世界挑战,向忽略了她两年的父母挑战。她满以为会受到强烈的反击,却没曾想,班 导与妈妈都放过了她,她顿时像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一样,有点无趣,也有点下不来台。而辉呢,她眼瞅着女儿的白发下面生出了黑发,衬得女儿像个大病初愈的人儿一样, 有股奇异的恍惚凄凉之气,却不能命令或祈求她染回黑发。每到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她就 默念英国老师的原话:有一种温柔陪伴,就是孩子在青春期干出格的事时,什么也别做。终于有一天,女儿宣布,她要去染回黑发了。辉很惊讶。女儿就说了她的遭遇:国 际高中的学生接

14、下了帮教社区里一位年幼孤儿的任务。现在,任务接力相传,传到了女儿 所在小组。女儿与同伴去为那孩子上英语课时,孩子年迈的奶奶一直在忧心忡忡地瞅着她。临别,老人单独叫住了辉的女儿,她颤颤巍巍从床头柜里摸出了一包东西,非要塞 在白头发女学生的书包里。老人还说:有什么烦心事别搁在心里。你看,奶奶这辈子只 剩下小孙子相依为命,头发都不像你愁得这样白。那晚,辉的女儿从书包里拿出了孤儿的奶奶赠送的礼物,忍不住眼热鼻酸:那是半 包黑芝麻糊,民间相传能让白发转黑的香甜食物!15.通读全文,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2 分)女儿染了白发,辉与丈夫很惊讶 (1) (2) 女儿宣布要染回黑发16.女儿为什么要染一头白发?最后又为什么决定染回黑发?(4 分)17.老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3 分)老人还说:有什么烦心事别搁在心里。你看,奶奶这辈子只剩下小孙子相依为命, 头发都不像你愁得这样白。18.你赞同文中女儿的班导与辉的做法吗?结合当今社会谈谈你的看法。(5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 19-22 题。(17 分)父亲的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