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远去的童年消逝 心中的童年永存----冬阳 童年 骆驼队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289087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远去的童年消逝 心中的童年永存----冬阳 童年 骆驼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远去的童年消逝 心中的童年永存----冬阳 童年 骆驼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远去的童年消逝 心中的童年永存----冬阳 童年 骆驼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远去的童年消逝 心中的童年永存----冬阳 童年 骆驼队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远去的童年消逝 心中的童年永存----冬阳 童年 骆驼队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远去的童年消逝 心中的童年永存----冬阳 童年 骆驼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远去的童年消逝 心中的童年永存----冬阳 童年 骆驼队(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 务 教 育 课 程 标 准 实 验 教 科 书语文五 年 级 下 册 远去的童年消逝 心中的童年永存6 冬阳 童年 骆驼队(教学设计) 单 位: 海珠区赤岗东小学执教: 金 娜 时 间: 2017年 3月9日 6、冬阳 童年 骆驼队广州市海珠区赤岗东小学 金娜教材简析:本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全文的文眼,“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三个词语的结合,勾画出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感空间。全文语言平实质朴,通过怀想童年

2、趣事,使我们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学习这篇课文,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懂得珍惜童年、珍惜时光;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传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骆驼队”,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基本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但他们的心智发育还不是很成熟,感受活泼激越的情绪比较容易,而体会这种悠远伤感的情绪比较困难,抓重点词句领会文章中深刻的含义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在与他人的交流讨论中加深感受和体会;学生对于课文的一些表达方式有所了解,但不熟悉,不能学以致用,习作谋篇布局、材料的编排上缺少

3、新意。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九个生字。正确读写“毡帽、卸煤、咀嚼、交错、幼稚、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么表达出来的。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课前准备:教师认真阅读林海音的原作城南旧事等相关书籍,准备有关林海音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骆驼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并能真实地把握自己读文的感受。 2、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了解文章围绕着骆驼队写的四个场景。 3、以“

4、学咀嚼”与“问去处”两件童年往事场景为切入口,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感受孩子的天真稚气和童年生活的美好有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与怀恋。设计理念: 1.鉴于对“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思考,坚持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求真、求实、倡简为目标,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努力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对话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抓住童年以“引出童年-走进童年领悟童年体会童年”为教学主线,抓住文本的细节,质疑顺学,引发深思,引领学生从偏差走向正确,由浅表逐步深入,对人物的认识也逐渐丰满,从中感受读书的乐趣。2.语感的培

5、养不是讲出来的,是学生自读自悟的结果。教师适时的引导、点拨、启发,可能讲得少了,但学生的语感却能够在反复对比的读书过程中,有所悟,有所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留出时间,让学生思、悟,留出时间让学生享受朗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课前热身:【聊一聊童年趣事】 1、在你们的记忆当中,小时候做过哪些有意思的事?(师生分享 策略:点评到位 拉近距离) 2、刚才大家谈了很多小时候有意思的事。一个人,一个玩具,一件事情,甚至一座房子

6、,都能够唤起我们童年的记忆,这些记忆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和宝贵的珍藏。一、画面想象,走进童年的记忆 1、(读课题)这篇文章的题目很特别,你们发现了吗? 2、冬阳,童年,骆驼队,这是作者在回忆童年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三个关键词。三个词语中间加上间隔号,留下了空白,给人以想像的空间。说说看,你从这三个词当中,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分享) 3、刚才大家在头脑中想象的画面,其实也是林海音女士无数次在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出示画面请学生欣赏,遥远的音乐起)你看,冬阳下的骆驼队缓缓地走来,响着悦耳的铜铃声。这一幅画面成为作者关于童年生活的最为清晰的记忆,正如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所说的-(引读):“我默

7、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4、当作者的脑海中无数次地浮现出这一画面的时候,童年的哪些往事又重临于“我”的心头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26页,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一定能找到答案。 【设计说明】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通过指导学生通过从三个看似不关联的词语想象一幅暖暖的略带感伤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整篇课文的教学基调奠定基础,为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做了恰到好处不漏痕迹的铺垫。二、解构文本 历数童年的往事 1、自由朗读课文,(PPT)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理清思路,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童年的趣事

8、呢? 2、词语检测。 第一组:毡帽 卸煤 交错 傻事 驼绒 咀嚼(分小组开火车领读) 要求:读准字音,区分“嚼”的两个读音,指导书写“嚼” 第二组: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要求:流利朗读这个长句子,区分“沙漠”与“寂寞”读音相同的形近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第三组:太阳特别暖和,暖得人们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 要求:流利朗读这段话,读出疑问与感叹的语气,区分“棉袄”与“袍子”形近字。【设计说明】五年级的学生已有自学字词的能力,重点指导难写的字,容易混淆的字,

9、落实新课程标准写字的训练。3、资料袋信息梳理。过渡语:关于作者和课文的介绍,课文后面有一个资料袋,大家自由读一读,看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策略:学生自由汇报,老师相机指导对“自传体”、“序言”、“后记”的理解。【设计说明】利用课后资料袋,让学生不仅读到作者的相关信息,而且还读到城南旧事这本书的相关内容,包括文体、笔调、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力等,这就很自然地从一篇课文过渡到一本书,让学生有了书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为带读一本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4、整体把握文本,解构文本。过渡语:浏览课文,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想想课文回忆了童年哪几个生活片段?分别在

10、课文哪几自然段?你能不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把他概括出来,可以在书上做一下批注。(学生做批注,老师相机巡堂) 策略: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指导让学生概括得更简练并请学生板书:学咀嚼 谈驼铃 想剪驼绒 问去处 【设计说明】初读课文后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考察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揣摩文章表达顺序的能力。5、汇报读者感受。不知同学们是否发现,这四件童年的事情都与什么有关?这篇文章里“骆驼”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明写的有19处,表示骆驼的“他们”有8处,几乎遍布全文所有的段落。说说文中的骆驼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汇报)3、 品悟词语 体味童年的趣味过渡语:通过阅读,你对作者哪一件童年往事最感兴趣?你觉得哪

11、一件最让我们感受到童年的有趣呢?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儿时的天真、淘气、善良以及好奇呢?(四人小组分享 老师点名分享) 【设计说明】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课堂上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一次次地与文本与作者做着心灵上的对话,一次次地感受着童年那份遥远美好的童真童趣,更有效更个性地体会作者的语言,避免了教学时容易出现的串讲。预设板块一:研读“骆驼咀嚼”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他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1、这

12、么多同学喜欢这部分,派一位同学当代表给大家读一读,看能不能从他的朗读中让我们感到这件事情的有趣。(点名朗读) 2、老师觉得小英子讨厌骆驼,我有证据:你看他在文章里写“那样丑的脸”,一读,就知道小英子觉得这骆驼太丑了。你们觉得老师的判断对吗?请说说你的见解。 策略:引导学生体会不是讨厌,是小英子从来没有看到过骆驼,看到骆驼那么丑的脸,感觉很新鲜。3、 让小英子感到有趣的仅仅是骆驼的丑吗?还有哪些细节?请用上“让小英子觉得新鲜有趣的,还有 。”这样的句式说说。4、 这一切,在小英子看来是那么新鲜有趣,以至于小英子都看得-呆了。这呆不是傻的意思,不是笨的意思,而是指小英子看得-入神了,看得-入迷了。

13、入神入迷到了什么程度?他把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同学们练一练这段话,把那种新鲜有趣的感觉读出来。(练读 师示范 评价 ) 5、这么新鲜有趣的场景,大人的反应是怎样的呢?骆驼那样丑的脸,他们有兴趣看吗?骆驼那样长的牙,他们有兴趣看吗?骆驼那样安静的态度,他们有兴趣看吗?骆驼上牙和下牙交错的磨来磨去的样子,他们有兴趣看吗?(引导学生体会成人的不感兴趣)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将作者童年的浪漫与诗意,与爸爸成人世 界的现实与理性,进行鲜明的对比,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对童年浪漫纯真、藏着无穷无尽想象的怀念与不舍。6、 管那些大人呢,小英子看得很专注,很入神,很着迷。入神着迷到了什么程度呢?他竟-看呆了,自

14、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你也是小孩,你做过这样的一些傻事吗?很专注的投入的长时间观察过一些事物吗?(学生汇报自己做过的傻事) 【设计说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缩短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距离,让学生在相同的生活情境中激发表达的欲望,并能自觉运用文本表述的方法进行口头语言运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更有效地走进作者内心,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7、不做一点傻事的童年还叫童年吗?这段话就是对童年最好的纪念,有一个导演叫吴贻弓,他把这段美好的童年记忆拍了下来,请看电影城南旧事。(播放城南旧事看骆驼咀嚼的片段) 8、童年即使有点傻气,也是那么美好。几十年后,林海音远在台湾,当她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女士已经四十二岁了,你觉得她在写下这段往事的时候,她还会去学骆驼咀嚼吗?正如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写到-(引读):“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设计说明】教师的反问目的在引发学生的思考,体会这种只有童年才有的好奇专注,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预设板块二:研读“问骆驼行踪”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 “谁?” “骆驼呀!”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1、妈妈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看看这篇文章,你们再把课文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