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第二课时)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1288228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第二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第二课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品味季羡林先生的语言特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的部分内容。 2、围绕“我做了一个思乡的梦”写一小段话,内容蕴含花的美丽景象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中心内涵。3、在品味朗读写话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教学过程:一、复习内容,引入奇丽。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位老先生是我们祖国乃至世界的语言大师,我们记住他的名字生:季羡林师: 季先生的语言充满魅力。上节课,我们只是读了课文,现在我们来“品”课文的语言(板书:品),请大家一起读课题。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师:课题中有相反意义的两个词语。把他读出来。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突出了对比的词语“自己”、“别人”)师:真让人觉得新奇,(板书:奇)怪不得季老先生35年以后重游德国故地(出示照片)发出了深深的赞叹。生: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师:这里有两个意思相近的词,奇丽的是-(板书 奇丽 )生:景色。师:奇特的是-(板书:奇特)生:民族。师:可以说是一个“奇”字贯穿了全文。 我们回忆一下,德国的景色奇丽在哪里?生:每家每户养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师:(板书 家“奇”)生:任何一条街上都是花的海洋。师:(板书 街“奇”)二、品读奇丽,体会奇特。(一)家里“奇”师:让我们跟随季老先生的脚步到他的房东-善良得像慈母一样的女主人欧朴

3、尔太太家里看看。季先生可是在他家住了十年啊!房东待她如同亲儿子。学生一起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师:谁再把表现奇丽的景象的句子读一读。(一生朗读)出示: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养在临街的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看到花的脊梁。师:有一个词语特别有魅力,原本是形容人的,季老先生却用在形容奇丽的花景。生:脊梁师:(板书:花的脊梁)摸一模我们的脊梁在哪里?生摸后背的脊梁。师:要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脊梁必须要怎么做,我们做一做动作。生尽力把身子向前倾。师:家里的人,只看到花的脊梁,这花必须怎么长。生:一个劲地把身子往前倾。师:我们不妨把这朵花看作一个会说话的人,当她把整个身子伸

4、出窗外的时候一定会怎么说。生:我要让外面的人都看到我的美丽。生:我为了让外面的人欣赏我,一定要拼命往外长。生:我生长是为了让别人看的。师:这就是“我为人人”。这个词语太有魅力了。透过“脊梁”这个词语,我们体会到了德国人民“我为人人”的特点。这就是季羡林先生的语言特点。读一读奇丽的景象。生朗读句子。师:(出示德国人养花的图片,那些花儿精心搭配,错落有致,)家里的主人还想方设法让花尽量往外伸展,怪不得我问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生:她莞尔一笑:“正是这样”。(师走到几位同学面前,与学生模拟季先生与女房东对话情景)师:你的言下之意是-生: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全部展示给大家一起享用。师:你这样

5、养花,是给别人看的-生:正是这样。师:你的言下之意是-生:爱花,不要只为自己,心中应该装着大家。师: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生:正是这样。师:你的意思是说-生:人人献出一点点美,就能创造更多的和谐。(二)街上的“奇” 师:(板书 我为人人)自己虽然舍弃了独享的快乐,但是成就了共享的美丽。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而德国人看来却是如此平常。这不,我们上街上去看看共同的心愿组成的奇丽美景。 学生一起朗读 (出示)走过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师:你们读得很不错,我还想再欣赏一次,一起共同创造

6、美好奇丽景象。生一起朗读。(老师顺势圈出学生读得好的地方)师:读这些句子时你们似乎看到了什么情景?生:我似乎看到了各色的鲜花,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桃,汇成了花的彩带;生:我似乎看到了眼前一堵堵花墙,我闻到阵阵清香扑鼻,蝴蝶围着花丛打转,蜜蜂忙着采蜜;生:我似乎看到了花一丛又一丛,堆在一起。师:“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两个词语写尽了花儿的繁多茂盛,颜色的丰富美丽。(点击“山阴道上”一词)世说新语(出示:王献之有一句名言:“从山阴道上行,使人应接不暇”,原句表现大自然中季老先生活用了这句话,又恰好地表现了这里奇丽的景象。)师:每一面墙上都展示奇丽的景象生:(朗读)师:每一面墙上写着大家共

7、同创造的美丽生:(朗读)师:如果你走在德国的那一条条街,你会感谢谁呢?生:我会感谢所有的种花的人。感谢你们为我创造了美丽 师:这就是(板书:人人为我)人人为我啊!我们把这人人为我创造的美景背诵出来。(学生背诵)师:要想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那就得先做到我为人人;只有我为人人了,才会人人为我。怪不得作者说-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生齐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三)永远的“奇”。师:四五十年后,作者又踏上了德国的街头,看到的是同样奇丽的景色。生读:又是家家户户窗户上都开放着美丽的花。师:那“莞尔一笑”的女房东入土为安了,那房子的建筑格式变化了,道路也许拓宽了。有什么是不变呢? 生:德国人“人人为我、

8、我为人人”的品质没有变。 生:德国人美好的心灵没有变。生:这种为别人创造美丽的习惯没有变。 师:(图画)作者再次踏上德国街头的时候,已经从英俊潇洒的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看到这多年不变的景色,作者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生读生: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师: 带着赞叹读 ,生朗读师: 带着你的敬佩读 师:(结合板书)这奇丽的景色,折射出这奇特的民族,也只有这奇特的民族,才能创造出这奇丽的景色。透过这景色,我们看到的是这个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师:这句话意味深长,值得我们品味。这个

9、“乡”到底是哪里呢?你们想到的是什么呢?生:我想可能是中国吧!因为季老是中国人,当然是思念自己的家乡。师:你是根据季羡林先生的生活背景来说的(板书:联)我们还能联系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找到依据。生:前文中的这样一句:“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可能是期望我们中华民族也能像德国人那样,学会奉献,“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吧!生:课文中说“四十五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看出是自己的故乡,中国。师:你们很会学习,发现疑难,联系上下文能找到依据。我还能从季羡林先生的其他文章中找到依据。出示:(翻开留德十年之书其中一个片段) 往往喜爱回忆往事。

10、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当然也不能成为例外。住在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母亲常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也常来入梦。 生:这个梦就是“祖国”师:(出示:“我仿佛又回到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在梦中, ) (圈出“花的梦,思乡的梦”)梦中会是怎样的情景呢?生:梦中一定有花开的盛景。生:梦中也希望自己的家园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景象。师:那就用我们的笔,把季羡林先生的心声表达,梦境再现。适当用上板书上的词语和背诵的句子。生:“我仿佛又回到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在梦中,走过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一个

11、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在梦中,我看见了我的祖国到处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师:你懂得了季羡林先生的心,很好地表达了他的梦境。生:我仿佛又回到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在梦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那是每个中国人合作创造的景象,在梦中我见到了世界的到处都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师:你不仅是季羡林先生的知音,还学的了他精彩的文笔。我们受他的启发口头修改自己写的内容。学生修改后,再两人发言。三、总结全文,推荐阅读。师:我们通过季羡林先生清新文笔,在异域德国,领略了奇特的风情,奇在于花朵都朝外开,屋里的人只看到生:花的脊梁。师:奇在于走过任何一条街,都是家家户户都是生: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师:奇在于45年后,走在街上,依然是花的海洋。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外表平易,也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他在告诉我们,心中美好的家园应该是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师:走进异域风情第一站-德国,我们收获多多。如果我们愿意走进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选,更是一番美好的享受。 板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家“奇” 花的脊梁 我为人人想像 姹紫嫣红 品 奇 街“奇” 花团锦簇联系 人人为我 永远“奇” 思乡之梦 海印苑小学 杨秀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