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对话与训练融合的策略与方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10710 上传时间:2017-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对话与训练融合的策略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对话与训练融合的策略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对话与训练融合的策略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对话与训练融合的策略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对话与训练融合的策略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对话与训练融合的策略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对话与训练融合的策略与方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语文论文对话与训练融合的策略与方法兼谈小学语文第十册 13 组课文的备课意见【摘要】 新课程实施以来,“对话” 这个词使用频率之高,那是前所未有的,可实际效果怎么样呢?舞台上名师、特级教师上演的精彩 绝伦的“ 对话”,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蜕变为师生之间简单的你问我答,甚至有些时候成了一种 闲散式的聊天。每每 对话之后我 们会不自觉地反思:学生这节课究竟学到了什么?学生哪方面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提升?其结果往往不尽人意。与此同时, “训练”一词却招致空前的冷遇,课标难寻踪影,被“语文实践活动”代替了。“对话”与“训练”,是否真的就是水火不相容呢?其实不然。本文将结合 小学语文第十册 13 组的具

2、体内容,详细阐述对话与训练融合的具体策略及操作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对话 训练 融合 对话的核心是精神的,它更多的指向是人文,但也有培养语文能力的使命;而训练的核心是技能的,它更多的指向听说读写能力,但也有思想品德教育的使命。对话与训练是有着很大交集的两个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它们之间的融合点在哪儿呢?我们先来读读朱光潜老先生的一番话:“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注意的是一般人所 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或感情本身引人入 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 语言文字如何。反正 语文是过 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近年来我的习惯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

3、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 丽的辞藻,存心装饰的文章令人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彩妥帖,心里所要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句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 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一般人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苛求。” (谈文学)朱老先生的一番话实则为我们点明了对话教学与语言训练的融合点,那就是要把对话教学指向于言语形式。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比较顺利完成从关注言语内容到关注言语形式的过渡。理解言语形式,才能深刻理解言语内容,才能真正学会阅读。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怎样的引导、怎样的对话才能使

4、学生能够深入文本言语形式,真切感受言语内容呢?下边我结合十册教材 1-3 组的具体课文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策略。2第一组“走进西部”训练重点: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之一:涵泳体味这组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语言,学生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在这时候,通过比较方式进行涵泳体味就显得极为必要。正如叶圣陶所说:“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体会,一字一句也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发掘文章的蕴蓄,没有一点含糊,也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够养成用字造语的好习惯。”我们来看这一教学片断:师:白杨课文中, “高大挺秀”把白杨的特征全部表达出来了,怎样理解“高大挺秀”呢?从课文中找

5、一找哪些语句表示“高”“大”“挺”“秀”。生:“你看那树多高” 说明白杨树高;“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说明白杨树大;“你看看它多么直”说明白杨树挺拔。师:那“秀”是什么意思?生:“秀”就是美。师:那么,为什么不说“ 高大挺拔”,却 说“ 高大挺秀”呢?生:因为这儿是大沙漠,没有山,没有水,浑黄一片,所以人们看到一行高大挺拔、排列整齐的白杨树,就感到分外秀美了,用“ 秀”就是突出白杨的美。将“高大挺拔”与“高大挺秀”进行对比,学生感受到的就不再是白杨个体的美,而是包括白杨在内的整个戈壁滩画面的美。类似的通过比较阅读进行涵泳体味的方法几乎适合于每一篇课文,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方法之二:补足填充

6、补足,指的是补足有形和无形省略的意义;填充,指的是填充文学作品的艺术空框(意象、意境、意义)。第一组课文里边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如果能在教师的引领下得到恰如其分的补白,那么学生就能更好地感受到这种简约言语形式下所隐含的深刻内容。例如有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白杨一文中的两个重点句: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师:咱们把这里的“哪儿”换成一个具体的地方好吗?老 师先来说, (课件出示)在气候适宜的城市需要它,它就在城市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大家想象一下,白杨树还有可能生长在哪儿,请试着填进去,读给大家听。3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分别把“哪儿”换成“河边” 、“高山”

7、、“草原” 、“沙漠” 、“戈壁” ,这样以来,他们对白杨生长的环境有了更加具体的感受。师:白杨树能在这么多地方生长,它的生命力真 强。 谁愿意来 读一读?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 软弱,也不动摇。师:同学们,咱们假设。 (师引读,生接读。 )(师)漫天卷地的风沙来了,白杨树是(生)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师)滔滔不绝的洪水来了,白杨树还是(生)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师 )持 续 数 月 的 干 旱 来 了 ,白 杨 树 仍 然 是 (生 )那 么 坚 强 ,不 软 弱 ,也 不 动 摇 。(师 )拳 头 大 小 的 冰 苞 来 了

8、 ,白 杨 树 依 然 是 (生 )那 么 坚 强 ,不 软 弱 ,也 不 动 摇 。(师)因此,不管遇到(生)风沙 还是雨雪, (师)不管遇到(生)干旱 还是洪水, (师)它总是(生)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师:白杨性格是这样坚强,谁来把自己心中的 赞叹读出来?教师对这两个重点句的处理,或换,或补充,或引读,层层递进加以引领,让白杨的品格在孩子内心得以成功建构。可见,有效的补足与填充是搭建对话与训练的桥梁。方法之三:模仿表达学习模仿言语形式,可以是词语、句子,段落、也可以是篇章。如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是以前未出现的构词方式,可以让学生模仿着说说写写;课文中的某种新出现的句式,独特的段落结构等

9、等都可以让学生模仿着说一说写一写。尤其是这一组课文将体会优美的语言作为阅读的重点,那么结合学生的体会进行模仿表达就显得水到渠成。我们一起来欣赏草原的教学片断:师:“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 绿的,小丘也是 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请大家从怎么写的角度去分析, 说说这段话美在哪里?生:作者将草原比作绿毯,可以让我们想象到那草地毛茸茸、蓬松松而又 软绵绵;而羊毛也是这样的,所以把羊群比作绿毯上的大花,简直太形象了。师:同学们再反复读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字作者用得最为巧妙?生:我发现了,是“ 绣”!羊群本来是因为吃草而随意地走来走去,可在老

10、舍的笔下它们就是一些能工巧匠,在精心为草原这块无 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 这块 巨幅地毯上的图案在不断变换,真是美极了。师:请同学们看着课件,也向老舍先生学习,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4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白帆。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对于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这样 的指导就不再是机械的训练 ,而是激 发学生智慧地表达,不至于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得意” 而“忘言”。第二组“永远的童年”训练重点:如何用语言表达真情实感方

11、法之四:还原语境所谓还原语境,指的是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时,对于抽象含蓄的词句或情感浓缩的字眼,只有引导学生不断地感悟、体验、理解,恢复言语与语境的联系,学生才会透过语言文字发现其背后隐藏着的丰富的情感世界。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感悟到这种言语形式的精妙。冬阳童年骆驼队中有一个小细节:我在看骆驼咀嚼的样子时,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又重新提到了这一点:“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这一前后照应的重复点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因为这是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内心情感微妙变化之所在。有位老师是这样处理这一细节的:师:假如你就是林海音,你现在就站在 骆驼的面前,你正在看骆驼是怎样咀

12、嚼草料的。请闭上眼睛,老师把这段文字读一读,你想象骆驼的样子,想象骆驼在咀嚼的时候,牙齿是怎样在动的。师朗读“我站在骆驼的面前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这一段文字。师:同学们,你的牙齿动起来了 吗?刚才他的牙齿动起来了,还有她的牙齿也动起来了!你们看见了什么?生:我看见一头傻乎乎的骆驼向我走来,它正在吃草料,它有长长的嘴巴,上牙和下牙交互地磨来磨去,很好玩,很有趣的!生:我看到林海音学着骆驼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 觉得当时的林海音傻傻的!师:可也是呀,看骆驼咀嚼,自己的牙齿为什么也动起来了呢?生:因为她看得太入神了,她这样 目不转睛地看着骆驼咀嚼的 样子,牙 齿自然也跟着动了起

13、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还原语境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亲身体验到作者小时候看骆驼咀嚼时所流露出的童真童趣。5方法之五:走个来回“走个来回”,就是在理解作者的真情实感以后,回头体会这些真情实感是如何用语言表达的。对此张志公曾有诸多阐述,如,“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运用的。”本组课文的字里行间无一不流淌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同时,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懂得作者的真情实感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我们来看这样一段文字:溪边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丝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扑

14、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这是童年的水墨画一诗中的节选,我认为教学时可以这样处理;1自由读读这段文字,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出示几段旋律不同的乐曲,有低沉缓慢的,有活泼欢快的,有激昂悲愤的,让学生为本首诗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3质疑:你为什么选择活泼欢 快的乐曲?诗的意境是快乐 的, 诗人是怎样用精妙的文字把这份快乐的情绪传达给我们的?4交流:a.对于溪边景物的描写,一是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得富有童趣,如“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二是采用比喻的手法,把景物写得很美,如“ 山溪像绿丝带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内心是快乐的,所见到的东西才会是美丽 的。b.对于人物活动的描

15、写,作者并没有直接叙述,但一个“ 人影碎了 ”,一个“蹦跳”足可以使我们感受到孩子收获后的喜悦。蹦跳的不止是 鱼儿, 还有笑声,写得多精妙啊!没有什么比“笑声蹦跳”更让人回味无穷的。6我不敢说这样的设计就是最佳的,但起码有一点,这样的设计既可以让学生“入境”,充分感受诗中画面的美;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出境”,从审视遣词造句的角度去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懂得一些“陌生化”的笔调正是诗歌语言的魅力所在。第三组“语言的艺术”训练重点: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体会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体裁的表现方法。方法之六:激荡思维在阅读本组课文时,我们要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主人公在特殊场合、面对特殊对象所发挥出的语言表达艺术。

16、为此,我们既要让学生懂得,这种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是通过怎样的思维途径来实现的,又要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结果是怎样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与学生开展课堂对话时,务必要激荡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通过语言和思维的结合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例如在学习杨氏之子一文时,必须要引导学生读懂这番对话: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设计:1.你能读懂这番对话吗?用自己的话解释这段文言文。2.“甚聪慧” 在这里有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你认为杨氏之子的这一回答“妙”在何处?3.理清杨氏之子的思维过程,即 杨梅杨氏杨家果;孔雀 孔氏孔家禽。4.句子前的“未闻”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是对对方言语的巧妙否定,意思是孔雀不是你们家的鸟, 杨梅当然也不是我 们家的。)5.杨氏之子的“甚聪慧”还表现在哪里?(应声答曰,反应快)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真正会说话的人不仅要善于分析对方言语中隐藏的思维内容,而且要在短时间内捕捉对方话语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