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路运输建设与物流的关系.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1019890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公路运输建设与物流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公路运输建设与物流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公路运输建设与物流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公路运输建设与物流的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公路运输建设与物流的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公路运输建设与物流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公路运输建设与物流的关系.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公路运输建设与物流的关系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不断加快,迫使我们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改革、优化、重组公路运输业,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传统运作模式,促进公路运输业与现代物流发展相结合,提高公路运输业的经济运行质量,使公路运输部门抢占发展现代物流的制高点。本文在现代物流和公路运输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探讨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存在问题及其制约因素,为我国公路运输业与现代物流协调发展提出有效对策。关键词:公路运输 现代物流 现状分析 协调性对策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一)现代物流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现代物流是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

2、术的支撑下,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将原本分离的商流、信息流和采购、运输、仓储、代理、配送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并形成完整供应链的物流,其精髓在于物流系统的整合。现代物流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运输和信息两大领域,从运输的载体来看,现代物流业融合了多种运输方式,传统的物流方式割裂了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整合,而现代物流则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进行搭配组织,为客户提供最便捷最安全最有效的的低成本高质量服务,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从物流信息整合来看,现代物流以实现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为发展重点。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其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首先

3、,物流系统化现代物流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功能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在发展物流的过程中须重视物流的系统性,避免追求某一物流环节的优化而忽略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最优。其次,物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与综合化基础设施是物流系统运行的基础物资条件,包括物流场站、仓库,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物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与综合化是物流现代化的必备条件。所以发达国家一般都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装卸和托盘技术。最后,随着国与国间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物流全球化成为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二)我国物流在探索中前进1、我国物流业起步晚,发展快

4、我国物流真正意义上是从改革开放后开始发展,如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功能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晚,整体运行方式较为落后。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市场经济稳步运行,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企业产权关系日益明确,开始认识到传统的企业自主运输已跟不上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专业化物流方式。国内开始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物流企业,一些发展较快的企业积极引荐国外发达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模式,根据现代物流理论要求和市场运作模式组织调整物流活动。同时,传统的物流只关注商品的流通环节,现代物流研究也将研究视角转移到生产领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物流业逐步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变。经济全球

5、的到来,则让我国物流业赢来另一个挑战和机遇,我国物流业在不断与世界物流企业合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出复合中国运输的物流模式和产业结构。2、基础设施建设出具规模,但遭遇发展“瓶颈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物流需求不断增长,极大推动了物流业的发展。国家加大投资交通建设,不断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11年底,我国铁路运程达8.6万公里,公路运程达到37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6.5万公里,民航运程205万公里铁路,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3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6.1万公里。可以看见,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间,中国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巨大变迁,走过了其他国家几

6、百年的发展历程,造就了令世界瞩目的“东方奇迹”。 中国已形成海、陆、空纵横交叉的交通网络。令人瞩目成就阐释着“中国速度”和物流的稳健脚步。同时我国物流现代化水平也大幅提高,基本形成初具规模的信息网络平台和智能监控系统,以科技带动物流,以物流促进生产。即便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发展很快,但同高速增长的经济所需求物流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现有路网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显现,同时港口吞吐能力低,水运发展缓慢。与港口连接的公路、铁路、内河航运等集疏运系统的不完善和不配套,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交通不畅,阻碍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流的快速通达。3、 粗放经营的格局和服务质量低总体

7、上来说,物流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服务水平和效率仍然很低,依然停留在粗放式经营的层面。主要表现为,整个公路运输结构还基本处于半垄断和分散经营的政府管制,无法发挥市场竞争机制,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公路运输缺乏宏观调控和监管,经营效益低下;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虽多,但是规模小,实力弱,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缺乏物流成本控制和物流增值服务等,无法与国际大的物流企业展开竞争;即便有少数物流企业联合组建了“交通运输集团”,但这些集团并非真正的企业实体,各成员单位仍然各自为政,没有从企业组织结构方面进行调整。因此公路运输市场的集约化程度非常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使行业发展呈现明显的粗放式特征。4、供需不平

8、衡约束物流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受“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思想影响,习惯于自成体系,自我服务,不能挖掘市场潜在的物流需求;另一方面,物流公司繁多,企业规模小,实力参差不齐,服务功能少,且绝大多数企业都涌向公路运输领域,造成我国公路运输能力极为分散,形成恶性竞争,导致运价过低,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需要,影响专业物流服务的拓展。近年来,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很快,但能够提供一体化服务的企业还不多。因此如何提高物流企业服务水平和结构优化,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在市场上合理流通,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是每一个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思考的问题。二、我国公路运输发展对物流的深远意义(一)公路运输

9、含义公路运输是指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是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承担短途客货运输。现代所用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因此,公路运输一般即指汽车运输。在地势崎岖、人烟稀少、铁路和水运不发达的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公路为主要运输方式,起着运输干线作用。(二)公路运输的特点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由于公路运输网覆盖面积比铁路和水路都要大,现在我国公路运输车辆基本可以实现“无处不到、无时不有”。公路运输灵活性主要体现在时间上,公路运输通常可实现即时运输,即根据货主的需求随时启运。随着公路运输网点的发展及运输组织与管理水平的提高,货物中转时间较短,车辆可实现随时调度、装运,各环节衔接性好。同时

10、公路运输具有批量上的灵活性。既可运输较大货量的产品也可运输启运批量小的货物。目前我国汽车在吨位有小 (0.25t1t左右)有大(200t300t左右),这极大满足了不同重量的物流需求。2、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运转速度快由于汽车体积较小,在运行过程中一般不需要换装,运输服务范围不仅在等级公路上,还可延伸到等级外的公路,甚至许多乡村便道的辐射范围。普通货物装卸对场地、设备没有专门的要求,因此公路运输一般可以实现将卸货地点放在如工厂企业、城市居民住宅等运货目的地,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门到门”直达运输,这是其他运输方式不具备的优势。这是这种直达运输,中短途物流过程中极大减少了转运和倒运,因此物流速

11、度快。 3、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公路运输投资起点较低,从业者完全可以根据运输需求和自身的条件灵活选择。同时运输生产固定结构低,选择空间大,经营者可根据市场环境和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固定结构,属于低风险发展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投资快,收效快,资金周转速度快。正常经营情况下,公路运输的投资每年可周转13次,而铁路运输则需要34年才能周转一次。4、掌握车辆驾驶技术较易与火车司机或飞机驾驶员的培训要求来说,汽车驾驶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对驾驶员的各方面素质要求相对也比较低。(三)公路运输对现代化物流的重要性自古有云“要想富,先修路”,可见公路运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我国公路总里程

12、已达37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6.5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物流的两大最基本职能之中,“运输”被誉为物流业的“血管”,他是物流业的根本,是实现物质流通创造物流时间价值、空间价值的基础,没有运输一切就无从谈起,而我国作为一个地理资源丰富的幅员辽阔的大陆国家,陆上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其上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个道路交通网,耽误着我国物资流通的重大任务。而陆上运输中的中短途通运输,现在基本都是靠公路运输来实现,它能直接实现“门到门”的运送服务,别是一些偏远山区,公路运输体现了无与伦比的巨大优势,这是其他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公路运输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

13、的重大职责。三、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一)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的现状建国初期,我国对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先导性认识,因此公路长期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直到改革开放,我国认识到公路基础设施是打开市场和繁荣经济的基础性前提,国家将最薄弱公路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紧迫性任务,不断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公路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我国公路网的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39.3公里,该数字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了3倍多;最值得骄傲的则是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目前国内高速公路已建成6.5万公里,这个数字是从零起步的,相对改革开放初期,这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目前全国已有99%的

14、乡镇和88.2%的建制村通了公路。此外,桥隧建设均实现跨越式发展。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公路交通4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前后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这种变化表现在高速公路从无到有的快速增长,并且运输主通道基本形成,国道主干线提前13年在2007年底实现基本贯通。路网结构逐步完善,通达深度明显提高,客货运空间和时间的距离大大缩短,社会运输成本明显降低,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增长。在回顾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时,有一点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那就是我们的公路运输建设现在还不完善,虽然国家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但任何的拔苗助长都只有害处,各种运输方式都需要一个规模扩大,布局完善,结构层次

15、提升的发展过程。(二)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存在的问题1、运输模式不合理,生产行业自货自运比重大迂回运输、倒流、过远、重复等现象普遍,大大加长了货物的在途时间,环节多、流转满、顺好大、费用高,浪费运力和社会劳动力,影响企业生产和市场供应,影响物流服务业的发展,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在我国现阶段物流发展模式是为粗放型的,各自为政的,还未形成全国联网,而且因为其他运输模式的不完善,迂回运输时有发生,这在物流发展中是极不合理的。其次,我国生产行业的自货自运部分比重过大。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思想使得我国自货自运车辆运输效益低,资源浪费大。各运输单位独立发展经营,缺少合作,这

16、个公路运输呈现封闭割裂的状态。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主体不了解现代物流组织和管理,实行产、供、销一体化,排斥现代物流服务,没有形成现代物流观念。2、 运输市场发展不规范,超载现象严重我国公路运输业主体多元化,运输业当中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市场表面繁荣,但缺少整体规划,管理不到位。运输业之间无序竞争、不正当竞争现象严重,价格混乱,难于统一到行业管理有效控制的范围当中。超载现象严重。其次,在中国公路运输超载现象一直屡禁不止,有的说是油价居高不下,有的埋怨过路费太高,若不超载就没的钱挣了,总体来说还是公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超载又导致公路等基础设施寿命锐减,而不断的维修道路又增大了公路运输的物流成本,则陷入恶性循环。3、公路货运方式落后目前我国公路运输业还呈现小规模、分散化的方式,造成货物运输方式严重滞后。例如依靠规模经济效益和整体实力运作的长距离定点、定线路整车、零担运输,长短途相结合的货物集散运输,大吨位拖挂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