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堆浸浸出液中回收铜的方法-传统的铁置换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10009 上传时间:2017-05-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堆浸浸出液中回收铜的方法-传统的铁置换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7年整理】堆浸浸出液中回收铜的方法-传统的铁置换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堆浸浸出液中回收铜的方法-传统的铁置换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堆浸浸出液中回收铜的方法-传统的铁置换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堆浸浸出液中回收铜的方法传统的铁置换法铁置换法已沿用了近千年。我国从唐代开始就使用此法;西方使用此法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长期的生产实践,不断地改造、完善,使铁置换工艺过程具有简单、可靠、有效等优点。由于工艺简单,所用设备少,故其基建周期短、投资省、收效快,至今仍为一些中小企业所采用。但是该法的缺点也极其明显:铁置换的产品是海绵铜,质量差,还需经精练才能获得纯铜;铁置换法的原材料消耗大,除需要大量的铁(1.22.3tFetCu)外,为处理溶液中的铁离子还需要消耗大量石灰等;由于浸出液不能实行闭路循环,浸出液中的剩余酸无法利用;相对于萃取电积法而言,铁置换法的生产成本高。一、铁置换的原理及其影响因

2、素由于 Fe2 Fe 的标准电位(0.14lV)远较 Cu2 Cu 的标准电位(0.330V )为低,所以,铁能较彻底地从溶液中把 Cu2 置换成 Cu。需要说明的是:此置换反应的理论耗铁量仅为 0.88kgkgCu,与实际相差很大,其原因在于:(一)浸出液中的剩余酸消耗铁Fe2H Fe2 H 2(二)浸出液中的溶解氧使置换反应生成的 Fe2 继续氧化成 Fe3 ,Fe 3 又被 Fe 还原成 Fe2 ,因而要消耗一部分铁2H 2Fe2 O2 2Fe3 H 2O2Fe3 Fe 3Fe2(三)Fe 3 还可能使已生成的 Cu 氧化成 Cu2 ,增加了铁的耗量2Fe3 Cu 2Fe2 Cu 2由上

3、述讨论可以看到,铁置换铜的方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溶液的酸度、溶液中含氧量等;此外,由于置换反应是在液固相界面上进行,因而,接触面积(即铁的比表面),接触时间等也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二、铁置换法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铁置换法的操作方式与使用的设备形式多样。最为通用的如图 1 所示。图 1 铁置换铜的设备示意图槽中下部设一锥形器,其上部直径约为槽直径的 0.50.8。锥形器与槽焊接成一整体,其下部设有孔板,与浸出液进口管相联。废铁置于孔板上,废铁层高为 0.81.2m。浸出液进入锥形器后,不断与铁反应生成细小的铜粉(粒),随液流上升;由于液流通过的面积不断扩大,液流速度下降,铜粉下落,沿锥形器外围落入槽底。置换后的溶液由上部流出,进入下一个置换槽。待溶液中的Cu2 浓度降到 0.01gL 时,一部分返回浸出,一部分经处理外排。这种流程,一般为 4 槽串联,当第一槽的废铁耗尽后,取出铜粉,重新装上废铁。由影响置换反应的主要因素可以知道,操作中必须注意下列事项:(一)浸出液的酸度不宜过高,pH 值为 23 ;(二)浸出液及置换槽内的物料尽量不与空气接触;(三)接触时间一般控制在 70min;(四)为了保持足够的反应接触面,锥形器内的液流速度应能使铜粉及时脱离废铁的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