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生产线系统设计分解.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941333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化生产线系统设计分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自动化生产线系统设计分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自动化生产线系统设计分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自动化生产线系统设计分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自动化生产线系统设计分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化生产线系统设计分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化生产线系统设计分解.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动化生产线管理系统 V1.0 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 目录目录 1 引言引言.3 1.1 开发背景3 1.2 条码技术与 RFID 技术的对比 4 2 系统整体设计说明系统整体设计说明.5 2.1 系统简介5 2.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6 2.2.1 系统总体架构.6 2.2.2 网络拓扑结构.9 2.3 系统运行流程设计.9 2.4 系统设计方案.11 统一规范的编码体系11 基础信息平台12 生产线 RFID 设备配置方案12 生产线自动识别实现方案13 2.5 系统设备介绍.15 2.5.1 RFID 电子标签.15 2.5.2 RFID 固定读写器.15 2.5.3 RFID 手持机.

2、17 3 系统功能介绍系统功能介绍.19 3.1 生产过程控制19 3.2 工厂计划及作业管理20 3.3 质量管理/SPC 分析.21 3.4 报表中心23 4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24 1 引言引言 1.1 开发背景开发背景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传统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如服装、电子等行 业,单品制造费用越来越高,加工利润越来越低,为提升企业的整体利润率, 优化企业管理流程,通过信息化改造来提升生产效率成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传统的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中,大部份生产模式以单件流生产模式为主, 这种生产线模式的最大缺点是通常在某些瓶颈工序会积压大量半制成品,如果 工序繁复且生产环节多,这种现象

3、将更加严重。 目前在传统加工企业的管理中普通存在着如下问题: 1) 整体生产效率低下,现场管理无从下手; 2) 生产过程数据量大,生产线积压严重,不能形成自动化流转和自动化 采集数据; 3) 需要手工录入大量数据,准确率和工作效率较低,可靠性不能保证; 4) 可控性差,对加工进度的掌握不精确,生产现场状态监控能力不足; 5) 质量损耗严重,返修率过高,无法进行质量追溯; 6) 订单生产进度和车间在制品、完工数据等不清楚,无法准确计算成本; 7) 经营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无法做到准确及时,难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以指导未来生产计划。 这些问题削弱了管理人员对生产周期的预测、控制及应变能力,已越来越

4、难以应付定单规格多,且交货期短的市场要求。 自动化生产线管理系统 V1.0(简称生产线管理系统) ,使用 RFID 电子标签 作为信息载体,以局域网、互联网为信息渠道,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 统,能够对整个生产线管理的每个环节进行全程的记录,实现在制品的自动识 别和实时管理,从而实现对企业生产线上的物流和信息流的实时跟踪,提高企 业生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1.2条码技术与条码技术与 RFID 技术的对比技术的对比 国内生产制造企业在建立和不断完善质量体系的过程中,迫切要求产品生 产线有一套清晰、完整、便于存取和检索的质量记录。 目前基于条码的生产管理系统,使各种质量分析和控制得以方

5、便地实现。 传统的条码系统有其优点,也有明显的缺点,如易污染、折损、需要停止等待 逐个扫描等,批量识读效率不高,无法满足快速准确的需求。 与传统条形码识别技术相比,RFID 技术有本质上的优势: 快速、远距离扫描快速、远距离扫描 条形码一次只能有一个条形码受到扫描; RFID 读写器可远距离同时识别 读取多个 RFID 标签。 可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 条形码印刷上去之后就无法更改,RFID 标签则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 除 RFID 标签内储存的数据,方便信息的更新。 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 在被覆盖的情况下, RFID 能够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 的材质,并能够进

6、行穿透性通信。而条形码扫描机必须在近距离而且没有物体 阻挡的情况下,才可以识读条形码。 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 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因此容易受到污染,但 RFID 对水、油和化学 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抵抗性。同时由于条形码是附于塑料袋或外包装纸箱上, 所以特别容易受到折损;RFID 标签是将数据存在芯片中,因此可以免受污损。 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 RFID 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限制,不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 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同时 RFID 标签更可往小型化与多样形态发展。 数据的记忆容量大数据的记忆容量大 一维条形码的容量是 50Byt

7、es,二维条形码最大的容量可储存 2 至 3000 字符, RFID 最大的容量则有数兆 Bytes。 安全性安全性 由于 RFID 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 不易被伪造及变造。 因此,RFID 技术不只是条码技术的简单替换,它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将改 变加工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为众多企业提高了生产过程管理水平,提高 了生产效率,使得以前难以定量考核的管理数据得以方便快捷的获得,从而优 化了生产过程管理。 2 系统整体设计说明系统整体设计说明 2.1 系统简介系统简介 目前制造企业在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解决车间生产线的数据实时的反馈, 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解决问题的

8、及时性;如何保证流水线的畅通,如何解决在 制品的堆积以及如何及时发现瓶颈工序;如何保障出口成衣能够准时交货等因 素一直困扰着企业管理者。 为了提高生产过程透明化和企业综合信息化建设,达到提高效率和降低成 本的目的,公司迫切需要一套符合生产线管理的控制管理系统,解决生产现场 状态监控能力不足、工位之间协调能力差、现场操作和配料缺乏有效指导、质 量数据录入滞后等问题。 基于 RFID 技术的自动化生产线管理系统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案之 一,通过采用 RFID 技术,本系统能够自动采集生产数据和设备状态数据,为 生产管理者提供生产线所有工序环节的“实时数据” ,并且能够结合各工序设备 的工艺特点

9、和相关的工艺、质量指标参数,进行各生产重要环节的工艺参数和 设备运行参数等生产信息的在线监测和分析,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中半成品 工序、成品工序的计量、仓储的出入库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集成,从而做到 对生产操作进行自动实时跟踪,可有效地对各生产岗位进行监督、对产品质量 的稳定性和工艺参数的执行率进行监督。 同时通过与企业已有 ERP 系统的结合,及时查询每一个订单的生产情况, 使企业的管理者及采购,物流等部门能够实时监控任何一个订单的生产情况, 为生产排期、物料采购、海关报关及物流运输等环节提供调度依据。 本系统采用电子工票取代传统的纸质工票,为生产流水线上的每一个单品 工件使用一张 RFID

10、 标签,在每个工位上安装一台 RFID 数据采集终端。当工人 每完成一次作业时,系统通过 RFID 采集设备自动将工件的信息直接发送到电 脑系统,系统自动完成计件工资计算和各种生产统计工作,为企业提供一套完 整的解决方案。 本系统可以高效准确地解决了生产车间在制品水平监控等问题,并且及时 将生产进度、员工表现、车位状态、在制品数量等各方面的综合信息进行数据 共享,帮助管理者从系统平台获取实时生产数据,分析生产瓶颈并提高生产效 率,在收发等各个环节和每道工序跟踪产品生产的完整过程,防止错误的发生。 同时电子标签为管理人员、公司高层和车间一线工人建立了一个连接渠道,将 每一件产品的生产过程数据实时

11、、准确地反馈到每一层级的管理人员,大大提 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人力、纸张、沟通时间,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决策 能力。 2.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2.2.12.2.1 系统总体架构系统总体架构 本系统是将生产过程采用 RFID 刷卡方式完成工序流转和数据采集,解决生 产过程控制的问题,同时基于以往实施 ERP 和 MES 系统的成功经验,完成从采 购、库存、销售到财务核算的整套信息系统规划,实现销售、采购、库存、生 产、财务、质量、成本、设备、工艺、人员管理的有机整合,实现公司全面信 息化和无纸化。 系统总体结构与组成如下图所示: 系统总体结构与组成 生产过程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

12、的基本要求,RFID 生产线管理系统从生产的 最小单位和粒度记录生产过程信息,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参与者及产品进行精细 化管理,完成生产过程数字化,从而在生产过程数字化的基础之上进行数据分 析、挖掘,获得产能分析,产能趋势,风险预测,生产质量及效率评估等。 通过过程化管理能够把车间生产过程按照员工、工序、时间、设备等维度 的信息统一管理起来,在此基础上得到非常准确的生产计划,排班计划,进度 跟踪,风险预测等,同时通过详细的生产过程化数据,进行产品质量追溯,在 制品工艺过程分析,制定合理的工时/工价。 系统总体架构图如下所示: 系统设计采用如下三层架构: 图 4 系统架构图 第一层是设备层,主要包括

13、:RFID 读写器、RFID 手持机、RFID 标签、 RFID 打印机、RFID 读卡器等设备。 第二层是管理软件层,主要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统计、数据查 询等功能。领导查询系统主要实现各种报表的汇总查询功能。 第三层是数据库管理层,主要完成数据的存储、数据控制等功能。 2.2.22.2.2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如下所示: 系统网络设计能够做到: 1)分层设计,保证系统可靠,数据安全; 2)选择最合适的网络结构,保证性价比最高; 3)分布式计算,降低对办公网络及计算机系统负载压力; 4)标准设计,方便网络监控和错误定位。 2.3 系统运行流程设计系统运行流程设计

14、 生产线流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设计流程如下: 1) 配料部门按照生产计划单领料; 2) 把相同部位的按照尺码、布层、颜色等规则组合起来,并把根据单录入 并打印出的扎单捆绑在每一组配套上,扎单上记录有该产品的属性,以及 工序号、扎单号和件数等信息;以及记录各工位工作量信息。 3) 车间到部门领取捆成品,按照生产流程把相同扎单号的配套组合在一起, 并徒手递送到对应的工位上;完成后,工人完全依靠扎单上的信息来进行 生产操作,以保证都是遵照计划好的工序、由相同属性的成品组成的。 4) 工位上的工人领到产品后进行规定工序的操作,操作完成后在扎单存根 上签上工号,同时剪下扎单上的以作为核算计件工资的凭证;

15、 5) 配扎工把前道工序完成的半成品收集起来,再次和相同扎号的其他部位 衣片配套捆绑,手工传送到下一道工序; 6) 重复操作 4、5 步骤,直至所有工序完成,成品包装并入库。 2.4 系统设计方案系统设计方案 本系统是为规范产品识别追踪而构建的信息监管平台。系统基于统一的物 料编码规范,使用先进的 RFID 识别技术和计算机的数据库管理查询相结合, 自动识别产品信息,实现物料在各个流程环节中的“一物一码”,真正做到全 程的实时跟踪与监控,并为管理层提供实时精确的报表分析,管理层可以实时 了解一线生产动态,发现生产瓶颈,优化工序从而缩短生产周期。 统一规范的编码体系统一规范的编码体系 因为在各个

16、不同的生产环节、不同的物料之间需要进行信息转换和衔接, 为了能够进行全程监管生产线过程,必须建立统一规范的物料编码体系,在任 何一个环节都能够正确地追踪到物料的位置和状态。 制定统计规范的编码体系,可以对生产线进行可靠的管理;同时,也便于 对于物料的实时跟踪管理。统一编码体系遵循三大规范: 1)惟一性惟一性 RFID 生产线管理系统可以针对每个物料都实现识别与跟踪,属于单品级管 理,因此必须保证不同环节所采用的编码是惟一的。本系统采用多级赋码管理 机制,不仅可以在不同环节之间可以进行编码转换,而且可以确保在整个生产 线中的唯一特性。 2)保密性保密性 编码内容不包含具体的产品信息,其原因为:一方面可以提高识别时读取 的效率和准确性,另一方面管理和记录的内容是企业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要 信息。 3)可靠性可靠性 编码的生成和读取相对简单实用,既考虑长度、读取率,还要考虑可纠错 性、避免误读、读错。 基础信息平台基础信息平台 基础信息平台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平台,通过系统平台可以将生产车间产生 的各种数据进行集中存储、数据分析处理,是其他子系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