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复习提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088541 上传时间:2017-10-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复习提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 1 政治文明历程第 1 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一、分封制1、基本内容:又称封邦建国,是周王室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封赐给臣下,广建子国,用以拱卫周王室。2、特点:封国世袭,世代相传;以血缘为依据,有严格的等级从属关系。3、作用:(1)使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 士” 的等级 序列,(2)巩固了统治。第 2 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1、中央官制三公九卿(1)“始皇帝 ”:赢政自以 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从 “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皇权至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大权集于一身。(2)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使大夫分掌政务、军事和监察。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室的

2、各种事务。2、地方官制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是县令。第 3 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1、王国问题的解决 汉武帝的集权措施措施: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力量。第 4 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一、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内部作用)中央2、内容: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3、作用:(1)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2)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二、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1、内阁的设立(1)原因:明太祖废除丞相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事务繁多,皇帝不能一一裁决,设立

3、殿阁大学士。2、清朝的中央权力机构军机处的设立:时间 :雍正年间职责 :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品级不高,跪奏笔录。影响: A.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B.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第 5 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一、古希腊城邦政体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治第 6 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雅典民主制的特征及体现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 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众多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

4、机关:分管具体事务第 7 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1、查士丁尼法典内容:四部法典组成作用: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整复杂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意义:标志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P30第 8 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确立标志:1689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2、内容: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3、影响: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时期。二、代议制的完善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2、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2)首相实际上是国家最高行政首

5、长。(3)内阁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4)首相手中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第 9 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 联邦宪法1、 背景:美国面临新问题(1776 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A 邦联的松散状态无法形成 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和主权 B 需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C力求在大国中确保共和政体2、 制定:1781 年费城制宪会议3、 原则:A、联邦制原 则。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管联邦财政;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这上的联邦司法体系,但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B、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

6、、司法三权分立。C、民主制原 则: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4、补充:前 10 条修正案,规定公民若干自由权。二、两党政治 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 10 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一、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1)1870 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第二帝国垮台。(2)1875 年 1 月,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共和制。他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3)维护共和的斗争: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 月 14 日定为法国国庆日。“凡曾经统 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 选为共和国 总统” 。从此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第 11 课 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第 13 课 鸦 片

7、 战 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中)1、原因: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2、经过: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签订北京条约。3、影响: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A 增开天津等 11 个城市为通商口岸 B 开放长江航线第 14 课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天国兴衰11851 年 1 月,金田起义。 21853 年 3 月,定都天京。 3.经过北伐和西征,1856 年,太平天国达到全盛。41853 年、1859 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51856 年,领带集团内讧,天京变乱。6洪仁

8、玕提出资政新篇。71864 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第 15 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1895 年清政府接受马关条约、割地:辽东 半岛、台湾、澎湖列岛1、赔款:2 亿两2、开放通商口岸:重庆等3、允许日本在 华设厂4赎辽费56、影响列出侵略深入内地1外国资本挤压阻碍民资发展2清大举外债,民族危机严重3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4清王朝开始进行军事改革,中国知识界展开救亡图存斗争。5第 16 课 一、酝酿 1、建立团体 兴中会时间:1894 1905地点:檀香山领导人:孙中山性质:第一个资产阶级 革命团体标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 兴起孙中山

9、 同盟会时间:1905地点:东京领导人:孙中山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的性质:第一个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机关刊物:民报 第 17 课 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精神:1 爱国2 民主和科学3 思想解放运动4 追求真理勇于解放 第 19 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1、诞生标志: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2、内容:(1)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2)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3)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4)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则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等以往人类思想的精华, 结合当时的实践斗争,发

10、表了共产党宣言,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历史运动的客观规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创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力量无产阶级,并且探索出了创造新社会的方法和途径,号召全世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做了较完整、系统的阐述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进行斗争。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成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理论武器,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第 20 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 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1 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2 一次大 战加剧了社会矛盾。沙俄成 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3 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无产阶级的革命性比较强。二 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1.二月革命与资产阶级临时政

11、府的成立。1917 年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其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之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成立,并与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2.四月提纲 列宁提出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坚决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得到人民拥护,成为革命纲领3.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 (俄历 1917 年 10 月 25 日)三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917 年 11 月 7 日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它是俄国历史上的最深刻的革命。它是人类历史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极大地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第 21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中

12、国共产党的成立1、条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思想基础:马列主义的传播;组织基础:中国各地共产党组织成立,在上海、北京、武昌、长 沙、广州等地相继建立。2、中共“一大”:时间 、地点: 1921 年 7 月 23 日,上海法租界召开,后来在浙江嘉兴南湖游船历史意义:宣告了中国共 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3、中共“二大”:1922 年召开,制定新 阶段奋斗目标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二、南昌起义与井冈山道路南昌起义1、概况: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军队占领

13、南昌城。2、意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八七会议1、1927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2、最初武装斗争以夺取城市为目标,以后针对城市敌强我弱的现实,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秋收起义 1927 年 9 月 9 日,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井冈山道路1、1927 年 10 月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井冈山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正确道路的开端,中国革命的策略从此发生了转变。四、国共合作抗日 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五、两种命运的较量1、两种命运:中共和平民主建国方针:19

14、45 年中共“七大” 确立;两种命运:1 光明:民主与和平2 黑暗:独裁内战 第 22 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 25 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 “冷战”的兴起1、原因:(1)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2)美国把苏联看做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3)国家的利益争夺和意识形态的分歧,是二战后美苏关系逐渐恶化的根本原因。2、标志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政治表现)(1)时间:1947 年 3 月 12 日(2)内容: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 产 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 ”,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3)影响: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

15、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 战”的正式开始。由此出 现了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长达 40 多年的对峙。3、表现:(1)“ 马歇尔计划” (经济表现)(2)经互会:1949 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第 26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欧共体的形成1967 年,欧洲煤 钢 共同体、欧洲 经济 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 为 欧洲共同体。此后,西欧各国又建立了关税同盟, 实 行共同的 农业 政策,建立欧洲 货币 体系,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西欧在 经济 上成 为 美国的 竞 争 对 手,政治上 谋 求独立自主;美国的霸 权 地位受到 严 重削弱;冲 击 了两极格局。第 27 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第 28 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一、多极化趋势加强1、表现: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第三世界等多种政治力量发展壮大,但不能单独主宰世界。2、多极化趋势下世界形势特点(1)和平 发展是 历史的主流;(2)缓 和与动荡 并存。3、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