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教案(34课时).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857831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174 大小:4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晋南北朝文学教案(34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魏晋南北朝文学教案(34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魏晋南北朝文学教案(34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魏晋南北朝文学教案(34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魏晋南北朝文学教案(34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晋南北朝文学教案(34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南北朝文学教案(34课时).doc(1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魏晋南北朝文学教案(34课时)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使修学者全面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并对此时期重要的文学体式诗歌、辞赋、骈文及其他重要体裁和文学题材、文学现象、以及重点作家及作品有较深入的认识,提高理解、分析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能力。尤其对诗歌与辞赋、骈文的成就充分重视,对其渊源、流变做出准确的认识与判断。重点难点: 重点:体裁诗歌、辞赋、骈文;五言诗等文体发展和新变的重要历程。如建安体、正始体、太康体、元嘉体、陶渊明体、谢灵运体、永明体、宫体、齐梁体、徐庾体、庾信体。难点:把文学现象放在历史的层面上作恰当的分析。(吉定 提供 赵薇 陈春保 吉定修订)第一讲 绪 论 2课时第

2、二讲 建安正始文学 6课时第三讲 两晋文学 4课时第四讲 陶渊明 6课时第五讲 东晋南北朝民歌 2课时第六讲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4课时第七讲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2课时第八讲 庾信与南北文风的融合 2课时第九讲 魏晋南北朝辞赋 2课时第十讲 魏晋南北朝骈文与散文 2课时第十一讲 魏晋南北朝小说 2课时第一讲 绪 论(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总体风貌及其发展原因。2、 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原因;这一时段文学自觉的标志,文学的题材、体裁、风格特点。玄学、佛教与文学关系;门阀制度与文学的关系;文人集团与文

3、学的关系;文学理论的繁荣。教学方法:讲授,适时运用课件演示重要内容与参考文献。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第一课时本节主要介绍魏晋南北朝社会特点与文学的关系一、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历史概况中国历史进入到魏晋南北朝,便开启了一个长期分裂的时代。这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特点是从汉末大乱到三国鼎立,而后由晋实现短暂统一。西晋灭亡以后,南方经历了东晋、宋、齐、梁、陈这五个朝代。北方经历了十六国和北朝许多的变动,最后由北周平北齐,隋又取代北周并平定了南方的陈而统一全国。这中间经历了从公元317年到589年,共272年的分裂。东晋南北朝文学就是在这样一个南北分裂、战乱频仍、朝代不断更迭的大背景下发

4、展的。其中有的朝代比较长,如东晋(317-420)历时103年;有的朝代很短,如齐代(479-502)只有23年。此后南北朝分裂。在中国历史上是分裂时间最长的时代。它的突出特点是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乱,民族矛盾尖锐。下面具体从政治、时代、文化思想三个视角作简要介绍。 1、魏晋南北朝社会的政治特点 在政治上,这一时期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门阀制度。东汉后期士族(高门大族、世族)和庶族寒门之间形成尖锐的对立。他们占据着优越的地位,在察举、征辟中形成了当时一个拥有特殊地位的阶层,具有很强的社会力量。魏文帝曹丕建立了“九品中正制”,承认豪门大族政治上的特权,士族子弟经过中正品第入仕,实际上品第人物的标准主

5、要是门第的高下,这样便形成了士族相传的贵胄,造成政治权力的垄断。而寒门庶族几乎失去了仕进的机会,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的局面。 门阀制度的存在,使士族与庶族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并成为这一时期一个主要特点。庶族仕进的道路被堵塞了,引起他们的不平,他们在文学制作中发出了自己不平的呼喊。如左思的 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形象地反映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状况。鲍照的拟行路难其三:“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倾泻了寒士的不平。这些内容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特点。2、魏晋南北朝社会的时代特点战乱和分裂,成为这个时期的特征。如果

6、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汉末的战乱,三国的纷争,西晋统一不久发生的“八王之乱”,西晋的灭亡与晋室的东迁,接下来北方十六国的混战,南方东晋王敦、桓玄等人的作乱,北方北魏、北齐、北周等朝代的一次次更迭带来的斗争,南方宋、齐、梁、陈几个朝代的更迭带来的争斗,以及梁末的侯景之乱,江陵被西魏灭亡,再加上东晋、南朝的北伐,北朝的南攻,在三百多年里,几乎没有多少安宁的时候。战争使很多人丧生,伴随着战乱而来的饥馑、瘟疫以及人口的大规模迁徙,不知又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这种状况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印证。3、魏晋南北朝社会的思想文化特点 就思想状况而言,魏晋南北朝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又一个思

7、想解放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思想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时期。随着儒家的衰微,新的人生价值观、生活观、社会伦理观不断产生,哲学的本体论,思辨逻辑不断发展。 首先是玄学兴起。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思想。玄学的主要内涵是关于宇宙本体的讨论,以及各种事物名理的辨析,也涉及到社会政治与伦理方面的问题。老庄所谓“自然”哲学,形成了当时的社会思潮。所谓“越名教而任自然”,成为当时名士的思想行为,其内涵就是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表现自我。这些思想直接影响了名士的行为风度。名士们开始追求一种任达旷放的生活,形成所谓的“魏晋风度”。具体表现为形上思辨,清谈析理;任性率真,寄情山水;从根

8、本上说是产生了一种新的觉醒人的觉醒,尤其是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文学上表现为对艺术化人生的追求和个人本性的真实流露 。其次是佛学兴起。佛教从西汉之际传入中国后,一直未有多少社会影响,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才迅速发展起来。佛经的翻译也达到了极盛,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具有哲学和神学的内涵,它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颇为精致,与老庄学说有相通之处,因而受到士人喜爱。东晋时佛学与玄学相辅而行,僧人参与清谈,文人士子研究佛理,与僧人结交为朋友,为其撰文译经,成为一时风气。王羲之与诗僧支遁相交游,谢灵运为慧远撰写佛影铭等。沈约、刘勰等人都与佛教关系甚密。南朝帝王也大都崇信佛教,梁武帝曾四次舍身到同

9、泰寺为奴。寺庙建筑也布满各地。佛经中许多有趣的故事流入民间,增加了中国文学的故事性;佛经中的大量词汇也进入文学语言的范围,丰富了中国文学语言宝库。再次是道教兴盛。道教作为一种宗教产生于中国本土,它的正式形成始于东汉顺帝时。它与尊奉老庄哲学的道家在性质上不同。从渊源关系说,道教孕育于我国古代的巫和方士一流。它的内容比较庞杂,讲炼丹,讲求仙,讲养生之道。与佛教相比,道教没有严格的戒律,最大特点是以各种方术来帮助人们享乐,给人以虚幻的满足,很具实用性,所以受到士族低层的欢迎。在魏晋,产生了贵族道教,出现了像葛洪这样的教徒。嵇康、王羲之等人也受到道教的影响。在政治范围内,道教以“内道外儒”的面貌出现,

10、教人顺天安命,做忠臣孝子,所以它又成为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上层迷信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有用工具。它影响到文学的精神,士人们追慕隐逸,向往山林,倾向于神鬼变异之谈,其诗文小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儒、佛、道三教鼎立的局面。三教之间为争得优越的地位而展开斗争。儒学虽已经失去了独尊的地位,但仍为社会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仍以中国正统思想代表自居。儒家经典仍为士人必读的书籍。与汉代相比,佛教地位蒸蒸日上。北朝统治者虽然进行几次“灭佛”,因为佛教寺院的发展夺去了他们的土地和劳动力,但是,佛教的存在是符合他们根本利益的。所以每次“灭佛”以后,却更广泛地流行。社会思想的自由和

11、宗教的多样化,促进和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学术的发展和变化,文学、音乐、绘画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开始趋向于个人生活感情的表达。老庄的无为遁世、道教的神仙、佛教的厌世等等各种思想杂糅,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主流。 第二课时下面讲魏晋南北朝文学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中国文学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鲁迅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所谓自觉就是说人们对文学创作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了相当的认识和把握,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去驾驭文学创作的规律,从而进入一个相对自由的状态。文学开始脱离了经学的附庸地位,从“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道德功利目的转为非功利的审美欣赏的

12、艺术形式。下面就这一时期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及文学的特点两个问题展开论述。一、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1.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汉朝人所谓文学指的是学术,特别是儒学。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元嘉十五、六年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宋)范晔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等并立,都是重要的标志。同时又有文笔之分,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这代表了一般的认识。梁元帝萧绎金楼子立言篇对文笔之分有进一步的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至如文者

13、,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章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2.文学理论的繁荣和文学批评的兴起(魏)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梁)钟嵘诗品等论著以及(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理论与批评和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高峰,在这些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论著中,贯穿一个总的文艺思想:就是把文学与学术区分开来,努力探寻文学自身的特点和创作规律。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论著中,可以看到一种新的文学思潮,这就是努力探寻

14、文学的特点、文学本身的分类、文学创作的规律,以及文学的价值。在汉代,儒家诗独占统治地位,强调诗歌与政治教化的关系,诗歌被视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的工具。至于诗歌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魏晋以后,诗学摆脱了经学的束缚,整个文学思潮的方向也是脱离儒家所强调的政治教化的需要,寻找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意义。这时提出了一些崭新的概念和理论,如风骨、风韵、形象,以及言意关系、形神关系等,并且形成了重意象、重风骨、重气韵的审美思想。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各类文艺形式之间互相沟通的这种自觉的美学追求,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刘勰文心雕

15、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文心雕龙共50篇,包括总论5篇,文体论20篇,创作论19篇,批评论5篇,最后一篇序志是全书的自序。它的内容博大精深,主要的贡献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关于外部原因,它认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序)将文学的变化与社会的风俗、政治的兴衰联系起来。关于内部规律,它总结为“通”和“变”(通变),也就是继承和创新两方面的交互作用。刘勰在明诗等篇中论述了一些文体在历代的演变过程,才略则评论了历代的作家,这些论述已成为后人研究文学史的重要参考,至今仍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第二,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揭示了创作活动的奥秘,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论。关于创作论,陆机在文赋里就有深入的探讨了,特别是对驰骋想象,捕捉形象,发挥独创性,以达到“意称于物”这个过程,描述得相当精彩。在文心雕龙中创作论这一部分是全书精粹,书中有许多精辟的概括,如“神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