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作业:抄写生字词各一行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857785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作业:抄写生字词各一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作业:抄写生字词各一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作业:抄写生字词各一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作业:抄写生字词各一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作业:抄写生字词各一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作业:抄写生字词各一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作业:抄写生字词各一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课时安排】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

2、、空隙”等词语。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第一组课文中,我们领略了钱塘江的神奇壮观,感受了鸟的天堂里的寂静欢闹,欣赏了火烧云的绚丽多变。今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走近他观察的一种事物,这种事物很特别,你说它是动物呢,它不会走,说它不是动物呢,它有脚。它就是爬山虎。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过渡语:目标大家都清楚了,你有信心完成吗?声音很洪亮,说明你们信心十足。让我们带着目标上路,踏上愉快的学习之旅,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指导 1.朗读1遍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并在字上方注音。)并标注自然段。2.划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读2遍。3.找出不懂的问题,请教小组内同学。(二)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三)自学检测反馈 过渡语:同学们,老师看到你们自学的都很认真,但结果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检测一下吧!请合上课本,独立把自学检测完成。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交换,互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1.把下列词语在横线上写一遍,不会读的请教组内同学。 均匀 重叠

4、空隙 叶柄 触角 痕迹 茎上 逐渐 2.多音字组词。 p chng 铺 重 p zhng kng zho 空 着 Kng zhe 3.教师检查:各小组长先汇报组内检测情况,教师重点纠正学生存在的错误。过渡语:请你将自学和测试过程中的疑惑举手提出来,组内同学帮助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准备在全班内解决。(四)我的疑惑: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组内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三、后教环节 过渡语:同学们,处理完生字词,课文最基本的障碍扫除了,下面请同学们再大声地试着有感情的朗诵1遍课文,并按学习指导的要求完成以下问题:(一)出示学习任务和指导(要求:先按照16号的顺序进行交流,然后推选班内展示的同学,展示时要运用普通

5、话,声音洪亮,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进行评价。)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各段段落大意,说说作者的写作顺序。 2.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画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词语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位置: 形状: 颜色:(二)预设生成和点拨1.各小组汇报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全班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名代表汇报。)2.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进行点拨。精讲点拨提示:1.说说作者的写作顺序:叶圣陶爷爷是按这样的顺序来写的,先写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再写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然后写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最后写了爬山虎的脚和墙的关系。2.出示句子,引导学生精读感悟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6、。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作者用这三句话介绍了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形状和颜色是怎样的。第二句话是对第一话的补充,更具体的说明脚是长在茎和叶柄相连之处,而且是从叶柄的反面伸出来的,它由六七根枝状细丝组成。作者又以蜗牛的触角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写得非常逼真,可见作者对事物的观察非常仔细、认真。四、当堂训练 过渡语:按照要求,认真规范完成训练题目,7分钟做完;组长组织小组内互相检查并纠错,3分钟完成。1.做配套练习册第17页“我会写”和“我会选”。2.组内互相批阅,师重点纠正存在的问题。 五、自我反思 一节

7、课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你认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中,哪些是你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小组内谈一谈。板书设计: 6. 爬山虎的脚写作顺序: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叶子脚爬墙的过程脚和墙的关系。 【教学反思】 6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难点:理清爬山虎爬墙的过程,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8、: (二)出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过渡语:目标大家都清楚了,你有信心完成吗?让我们带着目标上路,踏上愉快的学习之旅吧,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指导 过渡语:根据学习自学指导的要求,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请举手示意。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遍;找出描写爬山虎叶子的段落。2.边读边想: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二)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三)自学检测 过渡语:同学们,老师看到你们自学的都很认真,但结果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检测一下吧!请合上课本,独立把自学检测完成。完成

9、后,组长组织对桌交换,互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我会填: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 色的,不几天后是 色,长大的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 ,铺的 ,没有 ,不留一点 。过渡语:请你将自学和测试过程中的疑惑举手提出来,组内同学帮助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准备在全班内解决。(四)我的疑惑: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组内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三、后教环节过渡语:同学们,下面你们带着你们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和老师的问题再次深入朗读课文进行合作探究吧。(一)出示学习任务和指导(要求:先按照16号的顺序进行交流,然后推选班内展示的同学,展示时要运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进行评价。)1.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

10、2.它是如何爬墙的?用横线画出爬山虎爬墙动作的词语。(二)预设生成和点拨精讲点拨提示:1.在第二自然段作者写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不仅写了叶子的颜色、形状、排列等方面,还写了叶子的静态和动态的美。2.描写爬山虎脚的样子的段落: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 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3描写爬山虎脚爬墙动作的段落: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原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

11、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4.通过朗读,我们不难体会到爬山虎真是一种顽强的植物啊,它那旺盛的生命力、它那新鲜好看的叶子,都是源于这细嫩却有力、执著的脚。它这种顽强向上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 5.要想把事物的特点写得形象具体,就必须仔细观察。课文中作者把爬山虎的脚写得这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细致入微。我们要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养成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过渡语:刚才,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和讨论交流,深入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到底同学们对本课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呢?那我们进入当堂检测环节检测一下

12、吧!(要求:认真书写,做完后小组内对桌交换批阅。)四、当堂检测过渡语:按照要求,(1.认真规范完成训练题目,组长组织小组内互相检查并纠错;2.互相检查背诵。)1.爬山虎的脚 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 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 在墙上。2.请同学们试着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比一比谁背的更快。 五、自我反思 一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你认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中,哪些是你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出错的?你还有疑惑吗?板书设计: 6.爬山虎的脚颜色:嫩红、嫩绿 叶子 抓住特点 样子:一顺儿朝下 均匀 脚 触 变 巴 拉 贴 观察细致 巴得牢固 连续观察【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