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试卷(二)历史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0722018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试卷(二)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北省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试卷(二)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北省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试卷(二)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北省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试卷(二)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北省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试卷(二)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试卷(二)历史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试卷(二)历史试题 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湖北省仙桃中学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A. 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B. 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C. 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D. 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答案】C【解析】根据“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说明中央逐级把法律传授到地方,使乡民遵守国家法律,加强对地方控制,表明分封

2、中孕育了中央集权,C正确;材料说明中央把法律传授到地方,不是文化下移,排除A;B、D与材料无关,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联系西周政治背景分析。2.唐律疏议资贼规定:“非家庭成员,但属五服之内,具有亲属伦常关系的成员之间窃盗财产,构成犯罪;应在普通盗窃罪法定刑罚基础上减等处罚。”这反映唐朝A. 提倡“重罪轻罚”的原则B. 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发展趋势C. 宗族关系凌驾于法律之上D. 经济发展推动了法律制度的改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非家庭成员,但属五服之内,具有亲属伦常关系的成员之间窃盗财产,构成犯罪;应在普通盗

3、窃罪法定刑罚基础上减等处罚”可知儒家思想对封建法律具有一定的影响,故B正确;材料强调具有亲属伦常关系的成员才能减轻处罚,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法律制度受经济发展影响,排除D。3.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 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B. 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C. 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D. 经济政治格局变迁【答案】D【解析】【详解】唐朝以前,经济重心在北方,政治中心在西方、北方,所以漕运大致为东西方向,南

4、宋朝后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而元明清都城在北京,所以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说明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是漕运方向改变的重要原因,故D正确;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及政治中心在北方才会导致漕运出现由东西向南北的变化,因此经济重心南移只是原因之一,并不全面,排除A;题中反映了漕运从东西方向转变为南北方向,由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发展为由南至北的变化,主要是政治经济格局变迁的影响,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不符合史实,且无法说明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的原因,排除B;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与题中漕运出现的方向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4.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

5、缴纳。清代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由此可知,明清时期的赋税改革A. 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B. 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C. 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D. 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对“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明清时代的税收政策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的,这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有利于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这些措施反而对土地兼并有所遏制;C选项错误,与事实不符;D选项材料无法体现。点睛:解答本题要学会联系所学知识,张居正改革的部分对“一条鞭法”有详细的介绍,其中涉及到一条鞭法之目的有三:一简化税制,二增加收入,三

6、方便征收税款。从这些内容就可以看出,一条鞭法对新的生产关系是有利的,因此可以确定答案。5.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里的“空前绝后的大意义”是指辛亥革命A.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C.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D.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第一点中也就是民族意识,第二点也就是民主意识,这体现了辛亥革命使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只有D项符合。B项只说了民族方面;AC项只是说了民主方面,均

7、不全面。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6.18961911年中国铁路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新建铁路总里程约为此前的22倍。下图为铁路投资构成示意图。由此可知A. 清政府一直以来重视铁路修筑B. 西方列强控制中国铁路修筑权C. 铁路修筑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D. 国人的阻碍严重制约铁路修筑【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中国政府借款修筑占46%”“外国资本直接投资占31%”和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后十余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铁路建筑权益,中国铁路的筑修权大部分被列强占据,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清政府一直重视铁路修筑,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近代铁路的发展,故CD项排除。7.如表为

8、19561961年中国粮食进出口量统计数据(单位:1000公吨)。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年份出口量进口量净出口量19572092.6166.81925.819582883.4223.52659.919594157.52.04155.519602720.466.32654.119611355.05809.74454.7A. 表中数据与该时段的粮食生产状况不符,明显失真B. 19571959年粮食出口持续增加,表明农业政策效果显著C. 该时段粮食出口量过高,说明“一五”计划成效有限D. 1961年粮食进口量激增,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答案】D【解析】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农

9、业换取工业发展所学资金,所以表中的粮食净出口数量很大,1958年中国错误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粮产量下降,出现三年大困难时期,1961年中共调整政策,大量进口粮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故D项正确。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C项在题文中没有表述。8.如图反映的是1978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贸易额不断增加的原因不包括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 外交成就的突破C. 经济特区的设立D.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信息,表格是1978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趋势是增长的,结合所学,BCD均有利于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社会主义市

10、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在1992年。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9.“李,1965年就读于贵阳某中学,1969年作为知青到毕节上山下乡,1979年考进武汉大学,1984年公派前往美国深造,现在在贵阳组建大数据创客团队”。此履历不能反映了A.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为他出国深造创造了条件B. 互联网在全球的飞速发展为他创业提供舞台C. 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保障他完成了义务教育D.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他考上大学提供了可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互联网技术。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为他出

11、国创造了条件,故排除A项;根据“在贵阳组建大数据创客团队”并结合所的飞速发展为他创业提供舞台,故排除B项;根据“1979年考进武汉大学”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他考上大学提供了可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开始实行,所以不可能是该法保障他完成义务教育,故选C。10.世界文明史载:“罗马公民最可贵的特权就是他的身体、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他在涉讼之时可不受刑罚或粗暴对待,罗马法最值得赞美的是它保护个人对抗国家。”材料表明,罗马法的价值主要在于A. 防范公权力侵害私权利B. 保护罗马公民享有特权C. 鼓励公民个人对抗国家D. 个人权益高于国家利益【答案】A【解析】“罗马公民最可贵的特权

12、就是他的身体、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说明罗马法最大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A正确;B中保护特权不符合材料主旨;C明显不符合材料意思;D个人权益说法错误。11.“如果世界在1948年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该观点意在强调朝鲜问题的成因是A. 朝鲜半岛重要的战略位置B. 朝鲜缺乏解决分裂问题的实力C. 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D. 北约与华约在亚洲尖锐对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朝鲜问题的成因。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如

13、果没有美苏“冷战”这个外界因素朝鲜问题会自己内部解决,即意在强调朝鲜问题的成因是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的主旨来看朝鲜不缺乏解决分裂问题的实力,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北约与华约在欧洲而非亚洲尖锐对立,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朝鲜问题的成因12.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

14、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A.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B. 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 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D【解析】题中的关键信息是“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四项中,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生产力水平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因而符合这一信息。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

15、道,霸王道杂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材料二 近代中国百年忧患,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当时的中华文化体系不能提供现成的现代化方案,我们必须从外来文化体系中去寻找。从康有为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也曾向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但均未成功;而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同样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使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这就以实践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