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00721103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9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2019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2019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2019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2019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9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9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冲刺高考最后1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300分)第I卷(选择题 14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H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年在深圳注册成立。该公司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拥有优势。为了更好地发展,该公司依据区域优势,在世界各地设立研究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在全球性的市场网络与研发平台上,该公司自身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 全球市场销售B. 终端产品设计C. 专注软件供应D. 研发创新需求2. 2016年5月,该公司新设立

2、迪拜研究中心,目的是( )A. 企业全球化需要B. 利用当地丰富的能源C. 利用当地便利交通D.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3. H公司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依托当地条件和要求采取了诸多措施,包括( )制定与西方公司接近的管理制度 遵守联合国规定和当地法律引导和规范员工融入所在国家或地区 加强与本土企业的生产合作A. B. C. D. 【答案】1. D 2. A 3. A【解析】【1题详解】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源于企业不断追求创新的企业文化;架构由欧美顶尖专家设计;软件主要由印度科技人才承担,利用全球市场网络进行销售不是其持续发展的核心。故选D。【2题详解】迪拜研究中心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服务西亚和北非地区,

3、是企业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该对能源依赖程序低,便利的交通和成本低不是企业在此地布局的原因,故选A。【3题详解】企业全球化发展需要适应当地环境,做到制度遵从、法律遵从、文化遵从,该在国外主要利用当地优势进行研发,不是生产,本题故选A。下图为我国五个自治区的常住人口(左侧纵坐标)和城市化水平(右侧纵坐标),据图完成下面小题。4. 甲、乙、丙、丁依次是( )A. 新疆、宁夏、内蒙古、西藏B. 内蒙古、新疆、宁夏、西藏C. 宁夏、新疆、西藏、内蒙古D. 宁夏、内蒙古、新疆、西藏5. 甲自治区城市化水平最高,原因可能是( )A. 人口自然增长B. 外省人口迁入多C. 生态保护政策D. 乡村产业发展快【答案

4、】4. B 5. C【解析】【4题详解】结合各自治区的位置、面积大小,可以得出西藏和宁夏的人口较少,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城市化水平最低,故选B。【5题详解】甲为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化水平高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和矿产资源开发等原因,人口的自然增长对城市人口数量影响小,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方向是向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迁移人口较少,结合选项,最佳答案是C。海山通常指海洋中位于海平面以下,突出于海底1000m以上的部分。海山因其独特的分布、地形和环境等特征,对生物分布、海水流动、海洋渔业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山顶到海平面的距离,可将海山分为浅海山、中等深度海山和深海山(如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各

5、类海山中,山体最高的是( )A. 浅海山B. 中等深度海山C. 深海山D. 难以确定7. 部分海山具有较高的生物独有性,原因最可能是这些海山( )A. 受人类干扰小B. 光热条件比周边好C. 周围养分充足D. 存在相对孤立的栖息地8. 大规模海山的存在可能会使洋流( )加速流动 形成上升流 形成绕山环流 被阻断并逆向流动A. B. C. D. 【答案】6. A 7. D 8. A【解析】【6题详解】根据海山通常指海洋中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山体进行判断,海平面海拔为0m,山顶距海平面较近,山体较高。综合分析选项,浅海山距离海平面最近,故其海拔最高,故选A。【7题详解】生特独有性主要与孤立的生存环境、

6、缺少天敌等因素有关,分析选项,D答案符合材料的要求,而受人类干扰小、光热条件比周边好、周围养分充足不是主要因素,ABC错误,故选D。【8题详解】海山阻挡了洋流,使洋流绕山流动,海山之间存在狭管效应,流速加快,同时在抬升作用下出现上升流。正确,故选A。地壳运动可以引起河道的改变及流水作用,而构造与流水相互作用的结果基本取决于构造运动的速度、流水作用的强度等,下图表示通天河水系变迁(箭头表示水流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阶段I虚线处的地质构造可能是( )A. 断层B. 背斜C. 向斜D. 火山10. 阶段II甲、乙两地发生的地质过程是( )A. 甲隆升、乙隆升B. 甲陷落、乙陷落C. 甲陷落

7、、乙隆升D. 甲隆升、乙陷落11. 通天河两条新的支流形成过程中伴随着( )A. 地壳抬升、流水堆积B. 地壳下沉、流水堆积C. 地壳抬升、流水侵蚀D. 地壳下沉、流水侵蚀【答案】9. A 10. D 11. C【解析】【9题详解】据图分析,虚线处的河流发生改道,河流被切断,应该是岩层发生断裂作用,两侧岩层发生变化,促使河流发生改道,判读为断层,故选A。【10题详解】甲地河流被切断、改道,说明海拔升高,最可能岩层挤压过程中出现隆升;乙地河水汇聚,说明海拔降低,最可能的作用应表现为陷落。故选D。【11题详解】通天河水系的变化过程中,两条新的支流不断经过溯源侵蚀,侵蚀了甲和乙两条河流,故此判断应该

8、是地壳抬升引起的。故选C。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12.结合下面材料和已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锡尼什是葡萄牙西南部的港口城市(如图1),距离首都里斯本仅150千米。著名航海家达伽马就出生于此,他通过绕航非洲,开辟了西欧到亚洲南部的新航路,极大促进了欧亚贸易的发展。锡尼什港(如图2)于1978年正式投入运营,该港口自然条件优越,为天然深入良港,舶床最深达28m,终年无需疏浚。建成初期定位于原油、石化产品和天然气进出口,是葡萄牙主要能源口岸。经过30多年的

9、开发建设,该港已发展成以能源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港口。这些年来,葡萄牙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港口扩建,使该港成为“一带一路”通往欧洲的大西洋门户,促进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1)简述葡萄牙重点发展锡尼什港原因。(2)结合图2指出堤坝的可能作用。(3)作为大型综合性港口,锡尼什港除了能源进出口功能以外,可能还有哪些功能? (4)试述该港口扩建对葡萄牙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答案】(1)自然条件优越,港阔水深,不冻不淤;靠近首都,陆上交通便捷,腹地广阔;是欧亚海上航线的重要端点;(著名航海家达鉫马就出生于此)知名度高;多年发展,基础设施较完善。(答四点即可)(2)扩大海湾范围,增加港口规模;阻挡沿岸流,减少

10、港区的泥沙堆积;减少(西风控制时)风浪对海岸的侵蚀等。(3)港口自由贸易、临港工业生产、现代物流(集装箱货物运输)、休闲旅游等。(答三点即可)(4)港口扩建后,货物吞吐量增加,便于外地货物输入和葡萄牙货物输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葡萄牙产业的发展速度;增加当地居民就业和收入。(任答2点)【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港口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陆域:地形平坦,利于建港;海域:港阔水深,(不淤不冻);避风:位于港湾内;社会经济条件:位于河口位置,河海联运便利经济腹地广阔且经济发达;城市依托;结合材料分析锡尼什港该港口自然条件优越,为天然深入良港,舶床最深达28m,终年无需疏浚,说明该港港阔水深,

11、不冻不淤;距离首都150千米,陆域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欧亚海上航线的重要端点;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该港已发展成以能源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港口,说明港口知名度高等。(2)根据图2进行分析,堤坝一是增加港口的水域面积,扩大刚玩的规模;二是能够起到阻挡海浪对港口的侵蚀作用,进一步减少泥沙的淤积,增加港湾的通航能力,延长港口的使用寿命等。 (3)本题考查港口建设的功能。该港口物流服务功能,发展现代物流业;为船舶、汽车、火车、飞机、货物、集装箱提供中转、装卸和仓储等综合物流服务;商业功能,港口介于远洋航运业与本港腹地客货的运输机构之间,便利客货的运送和交接。港口的存在既是商品交流和内

12、外贸易存在的前提,又促进了它们的发展,发展自有贸易;工业功能:随着港口的发展,临江工业、临海工业越来越发展。(4)本题考查港口建设的意义,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率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港口扩建后直接增加港口的吞吐量,增加经济收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的居民就业和提高当地居民的收益;进一步促进葡萄牙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等。13.结合下面材料和已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地表蒸散发(ET)也称陆地表层水汽通量,是地表植被蒸腾、土壤与水体蒸发的水汽总和。黄河源区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在-1.6左右;年内降水多集中在59月,年均累积降水量为407582mm;年累积蒸发量为484584mm。总

13、体上,黄河源区海拔高、气温低,河流、湖泊、沼泽、湿地发育,是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地和产流区。(1)结合表格数据,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平均地表蒸散发(ET)分布的时空差异。(2)根据图文信息,说出黄河源区年内地表蒸散发(ET)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沼泽地平均地表蒸散发(ET)对黄河源区的生态意义。【答案】(1)各时间段土地利用类型平均地表蒸散发(ET)大小排序相同。且均沼泽地林地草地其他裸地;ET总体呈上升趋势。(2)特点:黄河源区地表蒸散发(ET)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冬季最弱,夏季最强。原因:冬季气温低;降水量小;太阳辐射弱;高寒地区植被枯萎后蒸腾作用微弱;夏季相反

14、。(3)沼泽地水分蒸发对黄河源区全年ET的贡献最大;沼泽地的发育具有水土保持和增加下渗功能;沼泽地具有水源涵养、稳定黄河源区水分和径流的功能;通过调节气候,增加黄河源区降水量。【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图表和提取归纳信息的能力,本题要注意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归纳,结合表中数据分析,时间上ET总体呈上升的趋势;空间上2000-2003年:ET由大到小依次为沼泽地林地草地其他裸地;2004-2007年:ET由大到小依次为沼泽地林地草地其他裸地;2008-2011年:ET由大到小依次为沼泽地林地草地其他裸地;2012-2015年:ET由大到小依次为沼泽地林地草地其他裸地。即各时间段

15、土地利用类型平均地表蒸散发(ET)大小排序相同。且均为沼泽地林地草地其他裸地;ET总体呈上升趋势。(2)读2000-2014年黄河源区多年平均ET与气温和降水变化关系图可知,黄河源区地表蒸散发(ET)季节差异大,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春秋次之。根据地表蒸散发(ET)的概念,并结合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夏季该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太阳辐射强,蒸发强;夏季气温高,植被的蒸腾作用强,故夏季地表蒸散发(ET)最高;冬季相反。(3)根据图表分析,2000年至2014年间,沼泽地地表蒸散发量最大,对黄河源区全年的贡献最大,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沼泽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及增加水分下渗,增加蒸发,并调节气候,活跃了黄河源区的水循环,增加了降水量。(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