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篮球课教案(同名9147)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579639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篮球课教案(同名9147)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完整篮球课教案(同名9147)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完整篮球课教案(同名9147)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完整篮球课教案(同名9147)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完整篮球课教案(同名9147)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篮球课教案(同名914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篮球课教案(同名9147)(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老师 彭老师 姓名 陈祝 班级 体教(一)班 学号 4 时间 2013 12 10 教学设计一、 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先练后教,让学生在练习中去发现掌握了跨步接球、迈步传球技术,才能较好的完成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学生能积极主动尝试教师安排的练习方法,使全体学生都有所提高,从而达成本课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 1.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2.篮

2、球专项素质练习。三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明确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与地位。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85%左右学生初步完成行进间双手传接球的技术。40%左右的同学能够熟练掌握跨步接球,迈步传球这项技术。通过专项素质练习发展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及同伴之间团结协作配合能力。四 教材分析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运动项目,而传接球技术则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基本技术。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进攻战术配合质量,也反映一个队的进攻战术水平,因此必须重视传、接球技术的学习。高二学生对行进间传接

3、球技术掌握肯定有问题。因此本次课在教学中重点解决侧身跑中跨步接球迈步传球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和传接球到位等技术。让学生在不带球跑情况下连贯的完成传接球技术。五、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学生的篮球基本技术差异较大,但学生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强,生长发育趋于稳定,心理上日趋成熟,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求知欲望非常强。通过本次课的教学练习,使学生初步完成行进间传接球传球技术动作。让学生明确篮球运动传接球的作用,积极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去。使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感受,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六、教学重难点重点:跨步接球,迈步传球协调配合。难点:把握时机、传球到位。七、教学策略和手段

4、 本课采用递进式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教学内容。首先练习原地传接球练习、行进间传接球,让学生在学习中去发现行进间传接球与原地传接球的有什么不同。如何让原地的传接球技术过渡到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后抓住“跨步接球、迈步传球、上下肢协调配合、传球到位”是行进间传接球的关键。让全体学生通过学习都由所提高。再循序渐进从走动中、慢跑中、快速推进中练习,逐浙提高练习难度,有效地完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八、生理负荷预计平均心率120次/分最高心率 145次/分练习密度35左右 九、教学(流程)1.准备部分 采用NBA 篮球比赛出场形式,相互鼓励击掌,体现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开始。绕场并裂队队形和侧身跑

5、、球性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为下一步学练传接球技术做好准备。2.基本部分 先复习篮球传接球练习,巩固提高原地传接球技术动作。稳定学生传接球的时机、速度、落点,加强同伴间合作。在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中采用了先练习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共同提高的办法 通过讲解示范、纠错、展示。很抓重点、突破难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作学习。技术动作从易到难,在练习中逐步掌握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动作,让全体学生都由所提高。 4.结束部分教师采用简单的放松动作,示范引领,带领学生调整呼吸和身心。最后进行语言总结与评价,与学生交流心声,体验成

6、功。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授课教师陈祝单 位黄浦江中学上课时间2013.12.10地点昌百中学教学对象高二男生人数40课 次第2次教学内容1、篮球: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2、素质:篮球专项练习。重点跨步接球、迈步传球、协调配合难 点把握时机、传球到位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明确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与地位。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85%左右学生初步完成行进间双手传接球的技术。40%的同学能够熟练掌握跨步接球,迈步传球这项技术。通过专项素质练习发展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及同伴之间团结协作配合能力。课的部分课的内容教师

7、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练习与强度次数min时间强度开始部分2准备 部 分8准 备 部 分 7一、入场“仪式”。 二、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三、绕球场并裂队慢跑。(侧身跑-自然跑-侧滑步-防守侧滑步-对切 )1.徒手操 第一节头部运动(48拍)第二节 扩胸运动(48拍)第3节 体侧运动(48拍)第四节 跳跃运动(48拍)3、静力练习(1)关节 压手掌,拉肩练习 腰部运动,腹部运动 膝关节,手腕踝关节。(2) 韧带拉伸 肩关节,弓步和侧压腿,左右正摆腿,正踢腿,髋关节。3、传接球两人间传接球练习如(图3)四、在老师的带领下成四列横队进行球性练习。手指拨球持球全身绕环低运球跨下双手交换抱球跨步

8、接球迈步传球练习一、接受体育委员报告,向学生问好。二、宣布本课学习内容与目标。三、引导学生正确的热身操和热身动作。四、设立小组长。 五、教学过程:、安排学生取球。调整队伍,讲要求。、带领学生做球性练习。一、学生入场,做相互击掌入场。二、指定地点集合,体育委员检查人数。三、学生要做准确而且幅度要大,动作有力有节奏。四、明确本次课的内容。听清指令,跟随老师队列跑。五、练习1、各小组长带队成四列横队站立。2、注意力集中并跟随教师示范进行球性练习。组织 :四列横队 动作要领:预备姿势:立正第1拍 双手恰腰,同时头部前屈(用力向下勾点两次);第2拍 身体姿势不做改变,头部后仰(用力向后仰动两次);第3拍

9、 身体姿势不做改变,头部用力向左振动两次;第4拍 身体姿势不做改变,头部用力向右振动两次;后两个8拍分别顺、逆时针环绕头部。第二节 预备姿势:立正第1拍 左脚向前一步(成小弓步);第2拍 两手臂在体前呈水平屈形,同时用力向后振动;第3拍 两手臂在体前呈水平形,同时手臂用力向后直臂扩胸;第4拍 左脚收回还原立正,同时两臂收回,放与腿部两侧。5至8拍动作同1至4拍,方向相反。 图示:第三节 预备姿势:立正第1拍 左脚向侧一步与肩稍宽,同时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下);第2拍 下肢保持第1拍的姿势,上体左转90度,同时双手体侧击掌两次;第3拍 上体右转180度,同时双臂伸直(掌心相对);第4拍 左脚收回还

10、原成立正,同时身体转正,两臂经体侧还原至体侧。5至8拍动作同1至4拍。 图示:第四节 预备姿势:立正第1拍 跳成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的(小)弓步, 同时双手叉腰, 虎口向上;第2拍 跳成立正,双手叉腰;第3拍 跳成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的(小)弓步,双手叉腰;第4拍 跳成立正,两臂还原至体侧;第5拍 跳成两脚左右开立(脚尖微微向外),同时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下);第6拍 跳成立正姿势,两臂还原至体侧;第7、8拍动作同5、6拍。 图示: 组织:二路纵队开始1 1 1 1 2 323小中中中 基本部分20基本部分 1 0一、复习原地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反弹传接球左右跨步传接球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手段:1、先组织学生全场行进间传接球一次(相距2-4米)、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情况下行进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