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全套课件(陈洪)l22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0579596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教学全套课件(陈洪)l2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学语文教学全套课件(陈洪)l2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学语文教学全套课件(陈洪)l2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学语文教学全套课件(陈洪)l2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学语文教学全套课件(陈洪)l2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教学全套课件(陈洪)l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教学全套课件(陈洪)l2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蔡元培,一、本文的写作背景,蔡元培是中国现代伟大的高等教育家,他的大学教育思想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宝贵财富。而本篇即是其大学理念的最早的也是最集中的阐发。,一、本文的写作背景,民国初年,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刚刚诞生,近代大学理念尚未确定。1916年12月26日,回国后的蔡元培被正式任命为北大校长,1917年初,正式出任执掌校务。,一、本文的写作背景,1917年1月9日,他到校后第一次演说,即针对旧北大“了无宗旨”的致命缺陷,明确点明:“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在这次为北京大学月刊写的发刊词中,他再次阐发了这一看法,而且更为具体。,二、文本分析,本文的结构清晰明确。 开头部分,

2、简略说明北京大学月刊创办的缘起。 后半部分,则分三个要点阐述了办刊的必要性,同时论及近代大学的三项要义。,二、文本分析,关于月刊的宗旨和必要性,作者讲了三点: 发表学校师生的研究成果,以尽学术贡献之责任。 刊载各学科学说,破除学生固守专业、抱残守缺的旧习。 发表各家各派的见解,消除校外学者的怀疑。,二、文本分析,近代大学的三项要义: 第一,大学为研究学术之机关,应贡献于学术;这种研究,既不是单纯输入欧化,也不是一味保存国粹,而是要用科学方法揭示传统学术的真相,在近代学术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二、文本分析,第二,大学学生不应以获取毕业证书为目的,应于专精之余,旁涉各种有关学科的学理,成为一定

3、意义上的通才,而避免褊狭。 第三,大学是包容古今中外不同学术派别、典籍、思想,广泛延揽各家各派学者的研治学术的机关,应循思想自由原则,行兼容并收主义。,二、文本分析,以上所论大学理念之三要义: 第一项是论大学之性质。 第二项实际是论大学的通识与通才教育。 第三项则论学术自由原则。,三、发刊词的文风题材,本文在文风上的特点也是很明显的。首先,作者的态度平和恳挚。其次,从整篇文章来看,行文朴实,措辞严谨,层次清晰,表意明确。,三、发刊词的文风题材,这种文风,是作者内在的人格精神的外在表现。作者以忠厚长者闻名于世,又讲求思想、学术上的宽容、平等。他是有着深厚学问功底的美学家、伦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是有着坚定明确的文化立场和是非原则的思想家。这些特质浑然相融,凝结成他的人格精神:诚恳、宽厚、温润、恬淡、坚定、从容。,三、发刊词的文风题材,关于本文,还可引导学生体会下面这一现象:文风反映了一种人格精神。凡立一说,不但于逻辑上要站得住脚,而如何阐说,以何种态度阐说,同样关系匪浅。写作论说之文,又何尝不是如此。而很多实用性的议论文,除思想之外,所以能在情感上感染读者,成为传世之作,正源于此。,四、思考与讨论,通过学习本文,你如何看待蔡先生所提出的“学术自由、兼收并蓄”的思想? 你喜欢这种浅近文言的风格吗?这种浅近文言的风格今天还有生命力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