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学生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545306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学生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学生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学生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学生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学生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学生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学生用(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经济学原理参考答案本文档为2011年4月出版,张莹、李海峰主编政治经济学原理(978-7-115-24306-5)一书的课后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如有异议,可请教授课老师或来邮件质询(;)。第一章 导 论一、单项选择题B C A A AB A C B CB A C A CD B A D BB D C A CD二、多项选择题ABCD ABCD BCD ABCD ABABCD CD ABCD ABCD ABCD三、名词解释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按照自己设想的目的,运用

2、劳动资料去加工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被加工的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活动。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属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四、辨析题1. 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因此,变革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答: 错误。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因此,变革生产关系可以影响进生产力的发展。当变革后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要求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不适应时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2. 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是完

3、全相同的。答:错误。经济规律除了有和自然规律相同的特点外还有自身独特的规律。具体表现为(1)经济规律不能离开人的经济活动;(2)经济规律一般不是长久不变的;(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五、问答题1. 简述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过程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其中:(1)人的劳动就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为了获得满足自身或他人需要的有用产品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强调的是人类的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即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2)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对象

4、有两类:一类是未经人类加工过的自然物,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物质资料。(3)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通过劳动资料,人的劳动被传导到了劳动对象上。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包括机器设备)、土地、建筑物(厂房、库房)、道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人的劳动是生产中的能动因素;而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客观物质条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有机结合的过程,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2. 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关系?两者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生产力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它体

5、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共同构成社会生产方式。(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要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要求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超前或是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与要求时,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3)生产关系一定要

6、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由于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形式必须与内容相适应,所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规律。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说。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方面,由于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代表,其经济地位和阶级利益的要求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无产阶

7、级在认识和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方面,既不同于以往的剥削阶级受狭隘的阶级私利的局限,又没有阶级的偏见妨碍自己如实地揭示客观真理,因而无产阶级能够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去探索、认识和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它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一、单项选择题D C A C DB C A D AB B A A BC A C B CB D B B BB二、多项选择题AC BD BC BD ABCDAC BCD BC BCD BCD三、

8、名词解释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在一定时期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的货币量由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来决定。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商品经济: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四、辨析题1. 自家种的粮食由于可以拿出去卖钱,因此是商品。不正确。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自家种的粮食只有在拿出去卖钱的时候,它才是商品。也就是说,自家种的粮食尽管可以拿出去卖钱,但如果不拿出去卖只是自家食用,那它就不

9、是商品。换句话讲,自家种的粮食只有成功进行了交换的那部分才能成为商品,而没有卖成钱的那部分就不是商品。2.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不正确。第一,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有多种,价格只是价值表现形式的一种,应该准确地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也就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比如,1只羊=2把斧子,2把斧子是1只羊的价值表现形式,但却不是价格;而在用货币来表现1只羊的价值的时候,比如,1只羊=6分黄金或=100元人民币时,这里的6分黄金和100元人民币作为一只羊的价值表现形式才是一只羊的价格。第二,有价格的不一定有价值。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但一些东西,比如原始的土地,由于它不是劳动产

10、品,因此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可以自由买卖,具有价格。3. 自家种粮食的过程中,必然要付出脑力和体力,因此,这一劳动过程也包含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正确。只有生产商品的劳动才具有二重性。因此,自家种粮食的劳动过程是否具有二重性取决于种出来的粮食是否用于交换。自家种的粮食如果不参与交换就没有价值,也就不会存在产生价值的抽象劳动。“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答:正确。在金银还没有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及成为货币之前,它就存在,因此,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它就成了货币,也就是说,货币就是由金银来充当的,因此货币天然是金银。五、问答题1

11、. 价值规律的内容、实现形式以及它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价格总是围绕着商品的价值进行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源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调节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2. 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答:商品的价值

12、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同种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但对于不同种的商品来说,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由于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加倍的简单劳动。这就要求在分析不同种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时,必须把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也就是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基准(单位)的,然后将复杂劳动折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第三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一、单项选择题A D C A DD C C C CB D C C DA D D

13、 D AA D B A AC A C A AC B二、多项选择题BD BCD BD ABC CDABCD BCD ABCD ABCD CD 三、名词解释资本:资本是能够增殖(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相对过剩人口: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主义积累对劳动力需求的过剩人口。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四、辨析题1.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大量的过剩人口,在我国也存在着人口过多的现象,两者的性质是一样的。不正确。人口过多不是特定的社

14、会制度的产物,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过剩人口是相对过剩人口,也就是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而引起的相对过剩,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这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而社会主义国家人口过多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这是由于历史上违背人口生产规律造成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2. 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资不断提高,生活待遇不断改善,这意味着工人受剥削的程度减轻了。不正确。首先,工资不反映劳动者的社会地位,而且,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资产阶级为缓和阶级矛盾所采取的做法之一,是服从于资本家进行再生产追求剩余价值的需要的。实际

15、上,随着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本家的资本积累也在不断加大,资本积累的结果是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工人仍然处在相对贫困甚至绝对贫困之中。3. 在一些资本家工厂里面,根本见不到工人,生产全部采用自动化,因此,有人认为,这些先进的机器设备成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说法不对。剩余价值的源泉只能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在任何时候,资本家手中的机器设备都只是作为生产资料的形式而存在的,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物质条件而不是源泉,离开了雇佣工人的劳动,它们没有任何作用。而且,先进设备的应用,说明受资本家剥削的雇佣工人的范围由原来的生产工人扩大到了技术工人。离开了这些生产工人和技术工人劳动,资本家一分钱都赚不到。4. 资本是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特有的范畴,社会主义制度中不存在资本。资本是能够增殖的价值。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之所以能够增殖(带来剩余价值),是因为资本家利用它剥削了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商品、货币、生产资料等本来并不是资本,只是当它们在资本家手里被用来作为剥削雇佣工人剩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