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案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99137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 后 一 课第2课时教学目标:1.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2.反复诵读,理解相关语句的深刻含义。3.反复诵读,理解作品所反映的重大主题。4.理解本文运用的第一人称手法。教学重点:教学目标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4教学方法:诵读 概括 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卡自学情况反馈(以学生展示为主,展示形式可多样)二、自主学习卡预习练习情况反馈:(以学生讨论交流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为辅)三、品味人物:回顾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一)、小弗郞士小弗郞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找出描写其心理变化的语句。明确:小弗郞士的转变在全篇反

2、映得很明显:从天真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热爱法语;从无忧无虑的幼稚热爱祖国;从不懂事、害怕老师留恋、理解、同情、敬爱老师。小弗郎士心情变化:快乐激愤难过懊悔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对老师的爱戴。韩麦尔身为法国人,却不能教法语,被无辜赶走,令人痛心。小弗郎士对老师深切地敬爱,同时还掺杂着共同的遭遇互相同情等复杂的感情。(二)、韩麦尔先生明确:韩麦尔先生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热爱自己工作的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小说刻画人物所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能够反映人物当时的什么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明确:作者善于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 韩麦尔 主要通过语言、动作

3、和神态进行。1. 语言: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我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 “我也不责备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够难受的了这就是了。大家天天都这么想: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现在看看我们的结果吧。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

4、错,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他们为了多赚一点钱,宁可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明确:小说通过先生在“最后一课”上所讲的话,表现了他对祖国、对祖国语言、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祖国儿童深厚的爱和无限的希望,以及对国土沦陷的深切的悲哀和痛苦的思想感情。2. 动作、神态: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

5、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明确:小说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内心激动、沉痛、依恋、悲愤的心情,表现了他崇高的爱国精神。明确小说人物的分析方法:读描写析形象揭根源(一)、体会重点句的深刻含义。 1.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2. 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3. 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

6、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明确:1“监狱”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监狱”使人失去自由,任人宰割;“打开监狱大门”使人重新获得自由。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联系人民思想的纽带,它能使人民不忘自己的祖国,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斗争,求得民族的解放。2这是一处细节描写,飞进来的金甲虫没有影响孩子们专心画“杠子”,表现了孩子们习字的专心,由此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3.这句通过小弗朗士的眼睛,描绘了韩麦尔先生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在告别家园时那种依依不舍的心境的理解和同情,使人感到小弗朗士已经由贪玩、不懂事变得成熟、懂事了。(二) 归纳

7、本文的中心思想 文章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三)、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现心理活动。 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思想转变,暗示时代背景。 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三、质疑探究:读2429节。问题:课文中“忽然”一词在这里说明了什么?课文中“我我”两个破折号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读?怎样理解“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和写出的“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字的含义是什么?明确: 说明大家感觉这最后一堂课过得非常

8、快,不知不觉到时间了。 从语言形式上看,两个破折号表示哽住了,说不下去。应以悲愤的感情拖长。从内容看,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心情悲痛,百感交集的复杂心情。 在最后分手时有很多话要讲,但激动得说不出来,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这两个字表示坚信法兰西祖国必胜,让人们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这是韩麦尔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四、拓展延伸:1、生活在当今中国,你应该从最后一课中汲取哪些思想营养?五、课堂小结:最后一课是一篇小说,也是一篇美文。读完文章后,你觉得文章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1、 以小见大的角度美。2、 前后照应的结构美。3、 精妙入微的描写美。4、 深沉浓醇的情感美。板书设计:最后一课都德(法)环境:(时代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敬仰人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唤醒 贪玩、不爱学习、幼稚 普通教师、不大负责任的人情节:变 懂事、爱学习、爱祖国 爱国志士情感: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