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教学设计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74803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吴砦初中 冯涛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2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3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尝试“模拟”血型鉴定,增强动手能力;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血型鉴定”的模拟实验,了解ABO血型的鉴定,并认同同型输血;2通过“献爱心”游戏,巩固同型输血原则,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3通过观看案例视频,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通过我自身的献血实例和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三)情

2、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激发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2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通过我自身的献血实例以及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够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原则。(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2、教学难点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三、教学策略和手段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推进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以此为依据,构建了“主动参与”的教育模式,还给学生空间和时间,并让这些时间和空间发挥

3、应有效益,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知识,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为取得最佳效果,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视频辅助,启发设疑讨论,游戏、模拟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法,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如提出问题、观察方法、激发思维、资料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表达和交流等。从而深化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并使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会学、乐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根据初中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在启发式教学原则指导下,我使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献血图片、视频,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切实起到辅

4、助教学的作用,能有效地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四、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展示512地震相关图片,提出问题,引入新课。人们在地震中受伤并大量出血,这时,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救治?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投入新课学习。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一、血量与输血1、我血型匹配,身体又好,你就多抽点。展示问题:是不是血型匹配,抽多少都没事?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9页 血量与输血展示问题:问题一:成年人的血量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问题二:对于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多少就会有生命危险?问题三:一次失血超过800毫升会有什么症状?观看图片。思考、回答

5、。阅读教材。三个问题由学生抢答,及时评价,充分发挥鼓励性评价的积极效应,促进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体现新课标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血型的发现1、PPT展示血型发现史资料,学生阅读,引导第一轮的抢答游戏。问题一:不经过验血直接输血可能导致什么后果?2、及时评价、总结,辨析“凝集”和“凝结”的区别。问题二:世界上第一个发现ABO血型的人是谁?3、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总结,扩展:人们还陆续发现了MN、Rh等数十个血型系统,但是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是ABO血型系统。问题三:他将血型分为哪几种?4、在答题完后,询问几个学生的血型及获取血型的途径。阅读资料后积极参与抢答。争相回答。培养学生

6、分析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抢答,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其求知欲,锻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在抢答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现新课标下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实际,自然过渡到血型鉴定。三、安全输血1、安排阅读任务:教材70页:安全输血2、引导学生用简图诠释同型输血;3、组织“献爱心”游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1)、按照座位四人一组;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标有血型的爱心卡片,代表着你的模拟血型。(2)、每组找一名同学模拟事故中的失血者,另一组成员中若血型匹配,可以献血的同学就举起你们手中的爱心卡片。(3)、数一数对方小组献爱心的人数,和不符合输血条件的人数。4、对举错的学生进行引导,辨析其错误原因,

7、纠正错误;5、教师出示一张AB血型的爱心卡片,让两组血型匹配的同学举手“献血”。认真阅读。尝试画图。参与游戏:1、各组先后派选代表亮出需要输血的血型牌,该组全体成员检查对方小组是否有同学举错血型牌,数出举手人数。2、指出并纠正对方小组成员的错误。(循环2次)全班同学举起血型牌。通过简图,让学生深刻认识输血与血型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并能及时检验学生对血型与输血关系的掌握情况,巩固知识,深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四、小结与知识运用1、展示问题:在伤者大量失血的紧急情况下,医生为什么不立刻给伤者输血,还要先验血呢?2、验出伤者的血型后有三个

8、人同时献血,但并不是每个人血型都匹配。展示问题:应该选择谁作为输血者呢?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用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事例。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并能够迁移与应用所学知识。六、倡导无偿献血与情感升华1、通过引入情境:班上四位同学为受伤失血的同学献血未果,引导学生回答无偿献血应具备的条件。2、问题:健康人每次献血多少不会影响健康?每次献血200-300ml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够不够用?引导学生明确无偿献血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才会充满爱。3、展示无偿献血图片(配乐:让世界充满爱4、展示课堂作业: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句献血宣传语,为社会尽一份义务,奉献一点爱心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观点。明确无偿献血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学生思考、回答。结合献血实例,借助平时生活中积累的图片来帮助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深化重点和突破难点。将课堂推向又一个高潮。六、作业设计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份宣传广告、漫画或倡议书,形式不限,旨在号召大家都来关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尽一份义务,奉献一点爱心。七、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