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教学设计 分子热运动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51392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教学设计 分子热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教学设计 分子热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教学设计 分子热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教学设计 分子热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教学设计 分子热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教学设计 分子热运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分子的热运动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类比等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培养学生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教学重难点】本节的重点是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难点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教学方法】1转换法: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问题我们无法

2、直接研究,可以通过转换成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来研究例如:(1)分子热运动、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我们无法直接研究,但可以转换成宏观的现象来研究(2)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我们无法看到,但是可以转换成固体或液体被压缩或拉长、弹簧秤拉水面上玻璃等宏观现象来研究2模型法:对许多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引入能够描述其要点的辅助量或建立理想化模型,帮助研究与解决问题,这就是模型法例如:(1)分子及其结构:将分子看作小球,将不同状态的分子结构用诸多的小球来表示;(2)分子间作用力:用弹簧和小球来描述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模型法的典范四 教学过程设计:1.新课引入:说起酒,我想起一个故事,解放前中国的茅

3、台酒应邀参加巴拿马世博会,当时茅台酒装在黑坛子里,很不起眼。在博览会上,与会的代表都是再评论外国的酒如何如何好,中国的茅台酒无人问津。中国的代表心里急啊!我要为祖国争光,于是急中生智,双手一松,啪的一声,一瓶茅台酒撒在了地上,不一会儿整个大厅酒香扑鼻,沁人心脾。从此中国的茅台酒一举成名,走向世界。故事讲完了。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酒洒在地上,为什么整个大厅酒香四溢呢? 看今天的课题:分子的热运动教师提问:你看到过分子吗?分子有多大呢?复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参考数据:,如果把分子设想成球形,分子的直径大约是10-10m,现代大型计算机每秒可以计算出100亿次,如果人们计数的

4、速度也这么快,一个人要把1cm3的空气中的分子数完,也要80多年。提问:那么分子在物质里面又是怎样的呢?是静止还是运动?如果运动,运动有没有规律?2扩散现象:(1)课件展示:二氧化氮气体与空气的扩散实验。说明:这是扩散现象:两种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讨论:二氧化氮气体比空气密度大,为什么会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呢?结论:气体分子在运动。(2)课件展示:硫酸铜溶液与水的扩散实验图。讨论:能够说明什么?结论:这也是扩散现象。说明液体分子也在运动。(3)铅片与金片间扩散实验简介。讨论:能够说明什么?结论:这也是扩散现象,说明固体分子也在运动。(4)对前面几个实验进行讨论:扩散现象能够说明什么?学

5、生总结实验特点:同种物质中分子的运动不容易观察到,但是不同种类物质间分子一旦运动,就会彼此进入对方,通过以两种物质做为背景一比较就很容易发现分子是运动的,而且运动没有规律。结论:扩散现象能够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5)教师提问:在刚才观察扩散现象的实验中,你还发现了哪些值得研究的物理问题呢?学生可能提问:气体、液体、固体,哪一种更容易发生扩散现象呢?两种物质间扩散现象的速度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猜想:温度升高,扩散现象会加快器材:一杯冷水、一杯热水、一瓶墨水、一只吸管步骤:分别在泠水和热水中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哪一个杯子中的墨水散开得更快让学生分组实验结论:分子运动跟温度有

6、关,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6)讨论:分子运动看不见,我们是用什么办法研究的?结论:分子热运动、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我们无法直接研究,但可以转换成宏观的现象来研究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叫转换法: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问题我们无法直接研究,可以通过转换成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来研究。讨论: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用到过类似的方法?总结:电流看不见,可以通过电流的效应来认识它;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磁场对磁体的作用认识它。(7)请同学们举扩散现象的例子,并进行讨论。(8)你还能对分子的运动作出哪些推测?3分

7、子间的作用力。(1)讨论:既然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为什么物体没有消失呢?既然物体里的分子能够运动,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物体既不容易压缩又不容易拉伸呢?结论: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2)演示实验: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讨论:实验说明什么?结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3)讨论:既然分子之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结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4)教师提问: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能否类比成什么呢?引导学生类比:就像分子间有弹簧,当距离减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距离增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教师总结:这种

8、方法叫模型法:对许多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引入能够描述其要点的辅助量或建立理想化模型,帮助研究与解决问题,这就是模型法讨论: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类似的方法?总结:研究光时,引入光线,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5)讨论:分子间距离小时,分子间会怎样?分子间距离大时又怎样?如果很大呢?结论: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而且同时存在。分子间距离合适时,引力等于斥力,这个距离叫平衡距离;分子间距离小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大时表现为引力,如果相距很远,作用力很微弱,可以忽略。讨论:为什么破镜不能重圆?4小结:5检测反馈1】下列事物中,说明大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衣箱里的

9、卫生球,时间长了会变小 B教室里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C冬天大雪纷飞,天地一片白茫茫 D夏天,水坑里有许多小虫乱动,毫无规律2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由于 ( )A分子间无间隙 B分子间无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某同学用以下几个事例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中错误的是 ( )A冬季里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烟”B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C把糖块投入一杯开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甜了D将樟脑丸放在箱子里,过几天后整个箱子里都充 满了樟脑味4】.铁棍不易被拉伸是因为( )A.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分子间只存在斥力C.分子间引力、斥力同时存在,间距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6板书设计: 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有分子组成的。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3分子间的作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