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优化案例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0449060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管理优化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成本管理优化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成本管理优化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成本管理优化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成本管理优化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管理优化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管理优化案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成本复盘案例第一部分、预算管理部(一)*项目外墙EPS线条签证增加费用案例一、事情经过:*项目外墙EPS线条工程施工,2012年5月26日经装修、设计等部门现场勘查发现施工的线脚尺寸与外墙二次设计图纸不符,经与EPS施工单位核实得知,施工单位收到的施工图并不是最新的外墙二次设计图纸,此时40余种线条均已加工完毕,只待现场安装,2012年5月28日EPS线条施工单位领取最新版本施工图纸并按图重新加工EPS线条,同时上报甲方追加已加工完且报废的40余款EPS线条的造价,施工单位上报索赔金额89.6万元,此笔签证造价目前甲乙双方尚未洽商一致。二、分析: 外墙EPS线条施工合同签订日期为2012

2、年5月2日,装修设计部门于2012年4月6日在公司OA系统上发给相关部门“*项目大厦外墙二次设计图纸”电子版,而外墙EPS线条施工单位在2012年5月26日还没有收到图纸,负责现场施工管理的项目部没有及时把外墙最新二次设计图纸发到施工单位,导致加工完EPS线条尺寸错误,给公司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三、由此引出的思考: 控制成本并非只是造价部门的事,是需要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才能有效控制成本,现场施工管理不是单纯意义的工程质量和进度的管理,如上述签证就是由于项目部管理工作疏忽产生不必要的费用、增加项目成本。希望在以后工作中全员深刻认识成本管理的重要,不要让“控制成本”成为口号。(二)*项目消防结算值

3、偏离目标成本案例一、事由:根据工作计划安排于2012年11月对*项目消防工程进行结算。结算值为4,438,707元。(其中:1、消防水1887118.19元,2、消防电1105155.55元,3、通风排烟487462.72元,4、消防检测207000元,5、人工找差468554.58元,6、消防签证283415.52元。)而目标成本为3,060,000元。结算值对比目标成本超差比例为45%。根据这一事实情况,我司对结算值的组成、超差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二、分析结算值由6部分组成。其中消防水部分、消防电部分对偏差不产生影响,不作分析。本项目消防通风排烟部分由通风送补风系统+消防防排烟两系统组成。但

4、通常设为一个共用系统,以便于施工及消防检测验收需要。本项目此系统由消防施工,因此大厦通风空调工程结算造价相对目标成本会有一部分结余。在目标成本测算时,没有认真考虑工程界限划分,是导致此部分造价偏离目标的根本原因。消防检测费部分在项目测算阶段无法预估,属不可控因素。但应根据以往工程实例和市场近似工程案例做调研,并计入目标成本。可以避免或减小此部分费用引起的偏差。人工找差费用:(1)由于大厦属于整体改造项目,原图纸不全面,且与大厦改造前实际情况存在诸多不符,新设计图纸与现状存也有很多不符之处,消耗人工含量高于定额含量。(2)定额人工单价与市场人工单价存在差异。工程开工期间属于施工淡季(用工荒),人

5、工市场单价更远高于定额单价。(3)大厦处2-4层外,均为精装修标准,导致消防喷洒、烟感系统需要配合装修二次施工,增加人工费用。综合以上原因,成本测算阶段无法准确预估人工超差比例及额度。经过此项目全过程成本跟踪,对人工实际发生成本对工程结算造价产生的偏差幅度有了个理性掌握,对今后此类项目测算提供真实、合理的数据依据帮助。现场发生签证费用。此费用发生主要原因是由于从设计-招标开工时间周期短,计划安排不合理。工程前期资料不完整、不够真实准确。施工图与现场不符,发生合同外签证。开工前图纸会审工作不完善,图纸缺陷引起的费用问题未及时发现处理。现场交叉作业,工序安排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导致现场发生工程量增

6、加。测算建安标准与实际施工标准不一致等情况。 三、由此引出的思考:今后,对于新的项目做测算。首先,要明确施工范围、建安标准、档次。避免施工界限不明确、标准档次不符合使用要求引起的偏差。其次,要对测算期与开工期之间的时差引起的费用差异(人工费、材料费)、交叉作业发生的人工配合降效等因素做好充分估算,保证测算数据合理、准确。最后,做好各部门间沟通工作。保证图纸、技术资料的指导性与可行性。控制签证可能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节约成本。建安成本管控,不是从开工才开始介入的。从前期方案设计就接应结合当地建造标准要求,明确施工内容、范围。提出可行性优化方案,合理优化施工范围,节省成本造价。建安成本管控,也不是

7、成本管理部门自己的事儿。需要各部门通力配合,在设计、测算、合约、施工等多个环节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儿。确保结算造价在目标成本的可控范围内。(三)*项目电气安装签证增加费用案例一、事情经过:弱电工程:物业要求519层增设配线架,虽然便于以后物业查线方便,但配线架属于中转信号设备会使线路节点出现故障的几率加大,由于此项没有在施工前设计故而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人工及材料费用约9万元。而且加大施工难度导致施工人员连续工作26个工日才完成,影响了竣工验收进度,增加了成本造价。二、分析: 设计部门、物业、集团等相关部门对强弱电的前期设计规划缺少参与及相关设备选型和功能需求,而在装修施工过程中又频繁提出需求导致

8、签证变更增加。对成本控制影响较大。 三、由此引出的思考: *项目相比其他项目较特殊,是拆除、恢复、装修于一体的工程。 工期要求相当紧迫,而有些相关部门又是新组建的,对本项目缺少了解。前期成本测算中没有相关部门的详细需求及设备品牌标准,导致我们在测算中忽略了某些需求,我们在沟通和衔接方面有考虑不周和沟通不详尽的责任,今后我们要与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项目设计规划、功能需求及设备选型,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四) *项目的签证事宜案例 一、事情经过:在装饰结算过程中发现有遗漏和不规范的签证单。例如签证单053:6-25层卫生间蹲便边下口开隔断槽40个。签证单中未写明开槽尺寸,经过了解得知为满足卫生间

9、隔断安装施工需要,在瓷砖表面人工开槽(1.23m*0.15m*0.03m)、打胶,共计40个。还存在签证单编制完成后没有得到现场及时签字确认的问题。修正、补充签证单,延长了结算的时间。二、分析:1、工程施工过程中工期紧、任务重,签证单的编制未能及时、准确、详尽反应工程变更情况。2、现场相关工程责任人审核、签字确认滞后。3、监督执行有待加强三、由此引出的思考:工程量签证单应及时、准确、详细的反应工程变更状况。签证单中应明确:签证发生时间、部位、原因、相关责任单位、尺寸及工程量(需要配图的要配图说明)。责任人审核、签字确认应及时。及时、规范的签证单能更好的反应出工程的变更情况,为结算提供准确、可靠

10、的依据。(五)*项目建安目标成本的最终实现案例一、事情经过:*项目执行版建安目标成本约为6190万,目前仍属于陆续结算状态,已完成的结算包括拆除工程、加固工程、真石漆工程、消防工程等,预计实际成本约为65006600万,超出目标300400万。二、分析: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存在的差异,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对于未知因素较多的改造项目,可供借鉴的经验数据少,经验有限,考虑问题不够周到,使得测算准确性存在一定问题,部分科目的测算低于实际成本较大。2、设计及建造标准不够详细全面、图纸与实际也存在很多不符的地方。3、改造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位置因素导致增加很多前期无法预见的成本,主要包括变电所移位、增加外

11、墙保温(原建造标准无此项)及地下室防水堵漏等,上述三项计划外成本总额超过600万,是本项目实际成本突破目标成本的主要原因之一。三、由此引出的思考:1、就成本管理自身而言,在编制目标成本之初,应付出更大的耐心和积极主动的态度,收集一切过往资料、设计文件,建造标准,与相关业务部门充分沟通,充分论证后,书面落定上述内容,才能更为准确的制定可行且合理成本目标。2、积极主动是相互性的,工作是需要配合的,对于责任界定不是分清楚的灰色责任地带,单方面无休止的积极主动付出终会引起责任失衡,故相关业务部门更应积极主动的提供更为全面详细的设计文件和建造标准,营销部门制定合理的项目定位,以保证测算依据的全面性。3、

12、本工程因工期要求,很多工程无法正常招标,故设计部门及工程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设计出图及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为招标采购预留足够时间,正常招标,以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第二部分、采购管理部(一) *项目卫生间隔断供货安装案例一、事情经过:*项目卫生间隔断采用铁灰色富美家抗倍特板产品,五金件为“卡劳仕”品牌(五金件包括:门锁、把手、角码、底挡板及上拉杆)。考虑到美观性,*项目的卫生间隔断确定不采用上拉杆形式。但安装过程中发现因不安装上拉杆,原定的角码及底挡板无法承受卫生间隔断的拉力及重力。惠安项目公司第一时间发现此问题并反馈,经与供货安装单位共同商讨,最终与五金件生产厂家沟通将角码、底挡板加厚,增强承

13、重能力。经洽谈,此部分的整改不额外增加费用。二、分析:*项目的卫生间隔断考虑美观性采用无上拉杆式安装,这种安装方式对角码及底挡板的承重性能要求较高。若采用标配的上拉杆安装方式,则角码及底挡板完全可以承载拉力及重力,我们取消上拉杆后,打破了上拉杆与角码及底挡板三者之间的受力均衡。前期选样定样过程中封样的小规格隔断,因体积较小故未考虑到此问题的发生,对角码及底挡板的拉力及承载力未考虑周全,导致上述问题的发生。三、由此引出的思考:装修材料的选样封样过程中,应周全的考虑到货品的性能、属性及产品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前置性考虑方方面面的可能性。类似这种更改配置的情况,应与供方加强沟通,了解

14、配置变化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找到解决方案,将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最小化。(二)*项目标准层走廊收边地毯案例一、事情经过:*项目走廊地毯为“山花”地毯敦煌系列产品,走廊地毯采用中间满铺,两侧收边的铺装形式。封样的小规格样块在纹路上看起来是直纹(如图一),但大面积展开后,我们发现实际的线条纹路为直线错纹。直线错纹满铺打乱了原本的横、竖纹交错的走廊地面铺设设计构想,视觉效果不好。经装饰管理本部设计调整后,改为收边部分横纹铺设(如图二),避免了对视觉效果的影响。图一 图二二、分析:地毯封样的过程中,小规格的样块往往只会表现局部效果,大面积的展开后,整体感及艺术效果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差异。素色或杂色地毯效果变

15、化相对较小,带纹路或者图案的地毯往往效果差异很大。因我们的考虑不周全,未能事先要求供方做出大面积铺设效果,导致了本次事件的发生。三、由此引出的思考: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总结到在饰面材料的采购选样、定样、封样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不仅仅是地毯,我们甚至可以延伸至壁纸、石材、布艺等材料,在封样选样及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1、色差:石材类的色差往往无法预料和控制,同一个矿源的同种石材也会发生色差,同一块毛石的正反两面切出的石材也会出现色差,对这类材料需要挑选板材方能降低色差,但又会造成损耗较大,增加造价的后果;2、局部与整体的效果差异:带图案的材料,封样规格应增大,并提前绘制整体效果图,尽量避免效果差异;3、带图案的材料,如地毯或壁纸,铺装过程中涉及到图形的拼接,施工难度增大,材料损耗也相应增加,会造成成本增加的问题(*项目选用的壁纸,因图案较大,施工过程中图形拼接造成损耗较大)。所以我们在选择产品的同时要想的更远一点,综合美观、成本、施工难度等诸多因素进行合理选材。(三)*项目标准层办公室格栅灯盘供货案例一、事情经过:*项目格栅灯盘选用“松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