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5.2 电流和电路.2)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444249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5.2 电流和电路.2)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5.2 电流和电路.2)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5.2 电流和电路.2)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5.2 电流和电路.2)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5.2 电流和电路.2)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5.2 电流和电路.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5.2 电流和电路.2)(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电的应用极为广泛,它在生产生活中是如此重要,那么,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电路的基本构成是怎样的?,新课引入,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想想做做,开关,电池,电灯,怎样连接,可以控制灯泡?,顺时针弯成半圆形,将露出的铜芯绞成一股,开关一定要断开,温馨提示:如何绕线,金属里有大量自由电子,它们可以自由移动。平时它们运动的方向杂乱无章,接上电池之后,它们就受到了推动力,就会做定向移动,电荷的定向形成电流。,1、电流的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一、电流,2、电流的方向:,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的电流的方向:,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想一想: 1、金

2、属导电靠的是什么?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什么关系?,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2、当电流方向发生改变时,灯还会亮吗?,3、发光二极管(判断电流的方向),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只能从它的正极流向负极,不能反向流动。(特性:单向导电性),1、电池 没有电池小灯泡还会亮吗?,电池中哪部分是正极, 哪部分是负极?,锌筒是干电池的负极, 带有铜帽的碳棒是正极。,二、电路的构成:,各种各样的电池,想想议议,您家里的灯泡是不是用电池来点亮的?,电池和发电机有什么共同作用?,我们将电池、发电机这类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电源及其能量转化,电源的能量转化,其它各种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干电池,学生电源,电

3、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各种用电器,用电器的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其它各种形式的能,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那么究竟什么是电路呢?请你给它下个定义。,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叫电路。,电路的构成:,思考:电路由哪些元件组成?,电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 (1)要有电源; (2)电路必须是通路。,思考:,三、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这样画好吗,画电路图的要求,实物连线图,电路图,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这样画怎么样,画电路图的要求,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电路图呈长方形

4、,导线要横平竖直。,这样呢,画电路图的要求,(1)符号要统一; (2)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3)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4)整个电路图呈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画电路图的要求,四、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指处处连通的电路。,2.断路(开路):指某处断开没有电流通过的电路。,3.短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接起来中间不经过用电器的电路。,(出现短路会损坏电源,是不允许的),用电器被短接,1.一个完整的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 、消耗电能的 、控制电路通断的 和提供电的流动路径的 四部分组成的。,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练习,2.同学们在连接实物时,开关应 。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允许

5、不经过 而直接将电源两极连接在一起。,断开,用电器,3.物理学中把 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 极流出,经过 ,然后流回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正,用电器,电源负极,下面图甲画的是某人连接的电路。小电动机能转吗?在图乙中连接正确的电路并画出电路图和电流方向。,想想议议,1.图甲是玩具电风扇的电路图,请在图乙中连接它的电路。(注意:连接时导线不能交叉),动手动脑学物理,2.在下图中连接电子门铃的电路,并画出它的电路图。电子门铃可以用 这样的符号代表。,3.下图是常用手电筒的剖面图,观察它的结构。按下按纽时,电路是怎样接通的?画出它的电路图。,4.电路的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小结,1.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了电流,2.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6.电路图:用规定的元件符号来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7.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5.电路元件及其符号,3.二极管的特性:单向导电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