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姓氏志朱氏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360024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X 页数:139 大小:13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姓氏志朱氏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福建姓氏志朱氏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福建姓氏志朱氏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福建姓氏志朱氏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福建姓氏志朱氏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姓氏志朱氏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姓氏志朱氏章(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姓氏志 朱氏章第一节源流一、溯源(一)古老朱姓在远古中原地区,有支崇拜赤心木(朱木)的氏族,以朱木作为图腾。进入文字时代把自己的血缘群体名称写成“朱”,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朱姓族群(朱襄氏)。还有支生活在东夷(今山东)的先民,把蜘蛛作为氏族的图腾,甲骨文的“邾”就是一只爬行蜘蛛的画像,称本氏为“邾”。元和姓纂记载:“朱,颛顼之后,周封曹侠于邾,为楚所灭,子孙去邑以为朱。”颛顼乃黄帝之孙,其5世陆终。陆终第五子晏安,辅佐舜帝有功,被封于曹地,建立曹国,赐姓曹。曹国在商末灭国。后裔曹侠辅佐周室,周室把曹侠改封于邾地(今山东邹城一带),建立邾国,以国为姓,改曹姓为邾姓。邾国历时780年,后被楚宣王伐

2、灭。大夫邾夷鸿早为躲避灭国灭族之灾,携带家室逃到沛邑(今江苏沛县)隐居,把邾氏改姓朱氏(一说其子朱秺移居相邑去邑姓朱)。后人尊为朱氏的得姓大始祖。如今绝大部分朱氏的血缘都源自曹姓邾氏族。(二)改姓为朱朱氏也是源于不同的姓,特别姓氏合一时期。以氏为姓,改姓朱的有赢姓朱氏、祁姓朱氏、子姓朱氏、宋姓朱氏、南北朝时北方渴烛浑氏和鲜卑族人可足浑氏均改为朱氏。胡人可足浑长生,改姓朱,叫朱长生。徙居河南,其后裔发展形成六朝望族,河南朱氏。又有可足浑昌,后改姓名朱瑞,字元龙。(三)赐姓为朱明朝,朱元璋为赐外族夷蛮为朱氏,许多蒙古人被赐为朱姓。为褒奖臣下,以示恩宠,赐义子李文忠、沐英、何文辉、徐司马等人均为朱姓

3、。湖南澧水流域有支“安福朱氏”始祖朱义,原名郭信,明太祖赐郭信姓朱名义,沿袭至今。明正德年间,朱厚照皇帝曾赐其他姓百余人为朱姓。赐姓是朱姓鼎盛时期的标志,当朱姓处于衰落状态时,除给蒙古族赐姓未复原姓以外,其他绝大多数的汉姓赐姓都恢复原姓。二、入闽(一)东晋未年(400-420年),朱穆16世朱桓,由南京入闽,定居福州。后裔迁居福安、政和、寿宁等地。(二)隋大业九年(613年),朱福(朱一郎)从河南入闽,先后定居闽城东坊(今闽侯县),后迁宁德霍童石桥、周宁咸源等地。(三)唐高宗年间(650-683年),朱元福入闽,定居侯官(今福州)。后裔移居福城、福宁等地。(四)唐总章二年(669年),朱秉英、

4、朱参(又名朱熙),随陈政将军奉诏入闽平乱,定居上营(今云霄县岳坑)。后裔待考。(五)唐乾符六年(879年)初,朱敬则第7世户部尚书朱光启,举家从河南光州固始迁徙入闽,定居侯官(今福州)。长子玑,次子峤、季子衍迁居莆田,四子勔留居侯官。(六)唐光启元年(885年),朱古倞,随王潮,王审知兄弟,从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先居福唐(今福清),景福二年(893年)出任建宁军节度使判官,道经延平,因乐其溪山之美,定居剑津西芹。(七)唐天复年间(901-903年),朱敬则6世工部侍郎朱澥,率族从河南南阳避地侯官,后定居仙游党田(今仙游玉墩村)。(八)唐末,朱敬则7世节度使朱玖,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定居永福县毗坑

5、(今永泰县永阳玉尺)。后裔迁居闽清、莆田等地。(九)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朱世聪,赴任古田县军农事而由江西婺源迁徙古田,子朱定礼,迁居尤溪阪面乡后塘村。(十)北宋初年,朱古僚(又名瑰)次子后裔从江西婺源迁居侯官二坊(今福州市)。北宋后期传至朱瑰次子7世朱良迁居罗源。(十一)宋初,朱绘之子朱福从江西抚州朱源里严陀寨迁徙建宁府建阳县朱村。(十二)宋仁宗年间(1023-1063年),朱龙峰由从江苏省姑苏迁徙龙溪县朱厝。后裔迁居莆田、泉州等地。(十三)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朱柏,为官由安徽婺源入闽,定居长汀,卒于住所,子孙落籍当地。(十四)宋仁宗年间(1023-1063年),朱潣(号晋齐

6、)由安徽凤阳府城内入闽,后定居霞邑(霞浦)大南武曲熊郦邨(今长春镇五路村)。(十五)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朱文昌,任剑南州尤溪县尉承事,由河南汝南府光州固始迁徙尤溪。(十六)宋元佑二年(1087年),朱俊任福州参政大夫,由安徽凤阳入闽,居福州乌石山下(今乌山)。后裔迁居福安。(十七)北宋中叶,朱锷第六子朱亮,由南昌府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市)入闽,定居泰宁朱口水茜(朱口街金坑)。(十八)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朱古僚8世朱松,字乔年,号韦斋,任政和县尉,由江西婺源举家入闽,定居政和。后迁尤溪,子朱熹诞生于此地。(十九)北宋末年,朱万一季子朱承事,任光泽县尹,由江西黎川新城前盈(今朱坊)入

7、闽,定居光泽县城内中山街。(二十)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朱炳(何地人不详),任宁化知县,举家入闽,定居宁化。(二十一)南宋景定四年(1263年),朱允,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定居南平王台东汾(今蕉坑)。5世朱留康迁居沙县。(二十二)宋末(年间不详),朱旺禄,由江西于都迁徙建宁白眉(今里心镇朱家)入闽,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定居邑东梅田。(二十三)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朱演(图南),补福宁州教谕,从浙江平阳水头入闽,定居福宁州北里黄泽垅(今福鼎朱坑里)。(二十四)元初,朱梦环,字元庆,官授中正丞,由浙江三桥入闽,定居福鼎金钗溪。(二十五)元中叶,朱熹6世朱煟,任武平县主簿,

8、由江西定南县入闽,定居武平县。(二十六)元天历三年1330年),朱子贵,授任泰宁司铎入闽,因兵兴欲归黎,关阻道梗,遂隐居建宁梅田龙龟山。后扩至仍田一带。(二十七)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熹9世小四郎,讳锡,由江西瑞金县青杨村入闽,定居汀州府武平县平岗(武平东留大阳桥)。(二十八)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琮,字德符,授都指挥职,随汤元帅,由浙江湖州府长兴县白溪朱荣村入闽,定居福州。次子朱官第之次子朱亚春,定居永泰。(二十九)明永乐元年(1403年),湘王朱栢子朱号羊(逃难改名),由南京铁井栏入闽,避居福清市沙浦镇四宝村朱厝村。(三十)明永乐二年(1404年),朱子受,由江南南京太平府当

9、涂县入闽,定居邵武。再迁建宁。(三十一)明永乐二年(1404年),朱保,由江西省建昌府南丰县奉诏移屯永泰二十一都珠洋埕坂,御任后迁居二十三都章坑,后再迁同安镇文漈村。(三十二)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朱文英,由浙江温州度山村迁徙福鼎岗后。(三十三)明洪熙元年(1425年),朱仲郎,由南京入闽,定居邵武禾坪。(三十四)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朱廷皋(仙桃)、明正德元年(1506年)朱廷铸(玉鼎),由江西瑞金朱长坑分别入闽,定居汀州丰顺堡(今长汀昇平泮坑)、四都乡万团。(三十五)明正德七年(1512年),朱友诚,由江西宁都入闽,定居宁化余塘。(三十六)明嘉靖二年(1523年),朱思

10、远,由江西吉安入闽,定居泰宁。第三子朱隆迁居宁化。(三十七)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朱昭世,由江西抚州府临川县朱临村龙骨渡百五都入闽,定居宁德鹗表村(今外表村)。(三十八)明万历二年(1574年),朱仲铭,由浙江省温州府平阳县十九都(今平阳县萧江镇桃源村)入闽,定居永泰县大洋镇明星村石桥头。(三十九)明末,朱爆六,从江西临川入闽,定居明溪瀚仙大焦村。(四十)清顺治末(约1661年),朱君德,从浙江温州永嘉场华蓋乡四都入闽,到福宁州福鼎桐山经营贸易。康熙十三年(1674年)定居金钗溪。后迁居桐山城内十字街。(四十一)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朱英标,由浙江平阳宜山镇朱处入闽,迁徙福鼎硖门

11、畲族乡东稼村顶家楼村,朱英杞、英连兄弟迁居孔平甲坪村。(四十二)清嘉靖年间(1796-1820年),朱维高,从浙江金华府兰谿县西乡三十里江村入闽,迁徙罗源。(四十三)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朱开橺,由浙江平阳县北港冷水壑入闽,定居福鼎硖门渔井村。(四十四)清同治九年(1870年),朱晓达,由浙江平阳马站城门村 入闽,定居福鼎沙埕朱厝里肇居。(四十五)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朱孔田、朱维谋由浙江平阳县马站城门村入闽,定居福鼎县龙安。同年,朱治滚,由浙江平阳县水头镇闹村入闽,定居福鼎县店下寺前村罗口肇居。三、繁衍(一)朱玑家族(琳井世系)朱光启生4子。长子朱玑迁居莆田,卜筑小龟屿揖壶峤之左

12、(今黄石井埔)。衍成琳井世系。光启次子峤(一说午桥)生子愤,迁徙浙江平阳三桥。季子衍(一说材)生子镇,迁徙浙江瑞安朱山。四子勔留居侯官。朱 玑,生3子,长子无逸迁居仙水(仙游)。次子山则迁居临漳(漳州),季子无苟,留居井埔。第 3 世朱淮迁居仙游。4世朱琲迁居仙游孝仁里乌墩。5世朱昭迁居汀州(今长汀)。6 世朱十九,迁居永定下洋。7世朱二十一、二十五迁徙广东潮州。8世朱绂(非少保)迁居晋江;朱承迁居云霄,朱壳迁徙广南,朱膺、朱由、朱从、朱辅、朱琼、朱绎迁徙广东潮州。9世朱举、朱伟迁徙广东潮州、朱伟(一说伟卿)进士,衡州府推官,先迁居云霄后迁徙潮州。朱达迁徙广西。10世朱赏,迁居仙游朱寨,朱正迁

13、居建安,朱远、朱宏祖、朱发祖迁徙广州;朱叙一迁徙广南。11世朱颜迁居云霄,朱应瑞,迁居漳州;朱德诚,迁居诏安,朱显祖迁居漳州十一都,朱漠、朱汉迁徙广州。12世朱漳迁居泉州,朱定老迁徙平江。13世朱公颢迁居漳浦,朱雍昌迁徙江苏常州。14世朱升孙、外孙迁居泉州,朱一凤迁居同安马巷,朱塔祖,迁居东山;朱宗义,迁居仙游;朱君福迁徙广东潮州。15世朱虎迁居泉港东凉赤屿岭,朱仁存迁居晋江茂山,朱器高,迁居泉州海清亭、朱祭、朱宝、迁徙广东潮州。16世朱让迁居晋江桔里,朱琴迁徙广州归德门外大城街金总科,改姓金,朱德时迁徙广东潮州,朱胜迁徙江苏南京,朱福九迁徙江苏南京。17世朱晏迁居惠安涂岭后璞,朱诚、朱佛应迁

14、居仙游,朱赐迁居仙游枫亭;朱洙二、洙六兄弟从晋江内坑迁居仙游仁德里坑内,朱周,迁居惠安九都林坑,朱德盛,迁居仙游后架,朱壅、朱玺迁徙广东潮州,朱君敏,随任迁徙海南临高。18世朱俶迁居龙溪,朱标迁居仙游枫亭;朱恭迁居仙游枫亭上余,朱玄迁居仙游东沙;朱满,迁居仙游连江里罗坑,朱俞,迁居惠安十都,朱烜(晅),迁徙潮阳。19世朱佥迁居惠安;朱遥迁居仙游善化里大济;朱礼,迁居福州,朱哲、朱炫迁居仙游枫亭;朱子立迁徙江苏南京,朱大伦,迁徙广东化州东门外。20世朱编,迁居仙游;朱云梯迁居仙游潭边;朱玉迁居长乐,朱庸,迁居仙游东沙,朱云兴、朱九河迁徙江苏南京,朱珩迁徙高凉化邑(今广东化州市平定镇珠塘村),朱环

15、后裔迁徙江苏南京。朱大澄迁徙山东东昌县,朱镁师迁徙上海松江,朱镛迁徙江苏仪征,朱均迁徙广东潮州。此外,21世至今播迁海内外略述。(二)朱勔家族(琅岐世系)朱勔,定居闽县,9世朱敏中、朱敏元、朱敏功、朱敏修四兄弟迁居福州,故名朱紫坊。朱敏元迁居罗源泥港(起步镇蓝田村)。10 世朱兴由朱紫坊迁居阳夏村。11世朱倬,致仕后回福州,晚年隐居琅岐龙台村病故在朱紫坊。13世朱璋由阳夏迁居长乐。14 世朱君美由朱紫坊迁居琅岐下歧村。朱均明永乐年间由下歧村迁居闽侯大湖岭头村。17世朱镐,由龙台迁居凤窝村。22 世朱克如由琅岐下歧村迁居闽侯上街鹅洋村。24 世朱永举由琅岐下歧村迁居晋安魁歧镇魁歧村。25世朱耻安

16、(又名昌珩),迁居长乐漳港街道漳光村石梁自然村。27世朱道添(又名道果)清乾隆后期由琅岐下岐村迁居长乐漳港街道仙岐村。29世朱尔统,明中期由凤窝迁居连江琯头长门村。31 世朱贞合由凤窝迁居连江官坂辋川村。朱瓒世次未详,明隆庆六年(1572 年)由凤窝迁居连江东湖祠台村。朱敬番,世次未详,从琅岐岛迁居马尾儒江村。朱敬道世次未详,由下歧迁居鼓山牛山村。(三)朱古倞家族朱古倞3 世朱水迁居尤溪洋中镇联洋,派衍西宾镇华村。朱火迁居沙县,一说迁尤溪洋中镇的龙洋村;一说迁沙县的东山镇大洛村。朱木迁居延平西芹镇的水汾头,再迁沙县的杨花溪。朱金迁居建阳。朱土迁居大坝,派衍延平区樟湖镇高州寨兜村。17世朱宝、朱忠、朱定三兄弟迁居福州。27世朱梅江、梅南返迁寨兜定居。19世朱顺宝迁居延平夏道镇徐洋村。24世朱福德迁居西芹镇禾村。19世朱柏友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