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作业.4.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配套问题)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00351713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作业.4.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配套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作业.4.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配套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作业.4.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配套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作业.4.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配套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作业.4.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配套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作业.4.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配套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作业.4.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配套问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配套问题,学习目标,1、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掌握配套问题; 2、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去括号”法则;,自学指导,浏览内容:认真看100页思考: (1)例1中,根据什么相等关系来列方程?(2)思考图中的问题,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列方程来解决这一问题? (3)注意设未知数及作答时若有单位的一定要带单位,方程中数量单位要统一。,自学检测,设问1:根据什么关系设未知数? 设问2:要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它们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钉,则_名工人生产螺母,则一天生产的螺钉数为_个,生产的螺母数为_个.根据题意,得_,例 1 某车间22名工人

2、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生产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工人生产螺母?,分析:本题的配套关系是:一个螺钉配两个螺母,即螺钉数:螺母数=1:2.,解: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钉, 则(22-x)名工人生产螺母,则一天生产的螺钉数为1200x个,生产的螺母数为2000(22-x)个.根据题意,得 21200x=2000(22-x), 解得x=10, 22-x=12. 答:所以为了使每天生产的产品刚好配套,应安排10人生产螺钉,12人生产螺母.,在实际问题中,大家常见到一些配套组合问题,如螺钉与螺母的配套,盒身与

3、盒底的配套等.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抓住配套关系,设出未知数,根据配套关系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来解决问题,例2 某工地需要派48人去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那么应该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的土及时运走?,分析:本题的配套关系是:每天挖的土方等于每天运走的土方.,解:设安排x人挖土,则(48-x)人运土,一天可挖土5x方,一天可运土3(48-x)方,根据题意,得 5x=3(48-x), 解得x=18,48-x=30 所以每天安排18人挖土,30人运土正好能使挖的土及时运走.,同学们试试看哦,例3 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

4、底配成一套.现在有36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使盒身与盒底正好配套?。,分析:本题的配套关系是:盒身数:盒底数=1:2. 解:设用x张白铁皮制盒身,(36-x)张制盒底,则共制盒身25x个,共制盒底40(36-x)个,根据题意,得 225x=40(36-x) 解得x=16,36-x=20 所以用16张制盒身,20张制盒底正好使盒身与盒底配套.,例4一张方桌由1个桌面、4条桌腿组成,如果1立方米木料可以做方桌的桌面50个或做桌腿300条,现有5立方米木料,那么用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面、多少立方米木料做桌腿,做出的桌面和桌腿,恰好配成方桌?能配成多少方桌?,分析:本题的配套关系是:

5、桌面:桌腿=1:4,即一个桌面需要4个桌腿. 解:设用x立方米做桌面,(5-x)立方米做桌腿,则可做桌面50x个,做桌腿300(5-x)条.根据题意,得 450x=300(5-x), 解得x=3,5-x=2 所以用3立方米做桌面,2立方米做桌腿,恰能配成方桌.共可做150张方桌.,请你来试一试: 1.某车间有28名工人,生产一种螺栓和螺帽,平均每人每小时能生产螺栓12个或螺帽18个,两个螺栓要配三个螺帽,应分配多少人生产螺栓,多少人生产螺帽,才能使生产的螺栓和螺帽刚好配套? 2.某服装厂要生产某种型号的学生校服,已知3m长的某种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库内存这种布料600m,应如何分配布料做上衣和做裤子才能恰好配套?,4、课内小结: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审”、“设”、“列”、“解”、“验”、“答”六环节,1、审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及数量关系;(审) 2、设元:选择一个适当的未知数用字母表示(例如x);(设) 3、列方程: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列) 4、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解) 5、检验:检查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验) 6、答:把所求的答案写出来。(答),注意:,(1)、设未知数及作答 时若有单位的一定要带单 位。,(2)、方程中数量 单位要统一。,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