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立论角度很实用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350946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立论角度很实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议论文立论角度很实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议论文立论角度很实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议论文立论角度很实用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议论文立论角度很实用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议论文立论角度很实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立论角度很实用资料(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1、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2、选取最佳立论角度,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阐明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什么是立论?,1、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思考的角度,1、正面思考 2、侧面思考 3、反面思考(逆向思维),一、多角度分析思考 、一个事物或材料,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去审视; 、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二 比较筛选,选取最佳的论点依据,符合材料主旨的角度,切口要小 便于准确把握题目,展开议论,新颖

2、的角度,深刻的角度,有针对性的角度,最佳的论点依据,立论角度练习,(一)根据材料,联系实际,运用辩证思维,看能提炼出几个观点。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地神盖娅的儿子安泰在和敌人赫拉克勒斯格斗时,只要脚不离大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母亲那里汲取力量,击败任何强大敌手。但不幸的是,这个奥秘被对手发现,安泰被诱骗到空中,离开大地的安泰因得不到能量而被扼死。,从安泰的角度分析 正面分析:无敌英雄安泰失败是因为离开了大地母亲而失去了自己力量的来源。可以提炼出的论点:人只有不离开根本,才能有所作为; 反向求异分析:进行假设推理,假如安泰知道自己离开大地母亲便失去力量,他就不会被对手骗至空中决斗,由此可

3、以提炼出的论点: 自知者明,只有自知,才能无往而不胜; 要扬长避短; 要不断完善自己。,(一)根据材料,联系实际,运用辩证思维,看能提炼出几个观点。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地神盖娅的儿子安泰在和敌人赫拉克勒斯格斗时,只要脚不离大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母亲那里汲取力量,击败任何强大敌手。但不幸的是,这个奥秘被对手发现,安泰被诱骗到空中,离开大地的安泰因得不到能量而被扼死。,从母亲的角度分析: 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 让“安泰”们早些独立; 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 三个角度的内容一致,可以合并: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不能溺爱。,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分析: 知己知彼,百战

4、不殆; 出奇才能制胜; 要讲究方法。 三个观点都强调方法,角度不同而已,“出奇才能制胜”有一定的新颖性和时代感。,立论角度练习,(二)阅读放手的爱,从不同的角度提炼论点。 一个好心人看到一只蝴蝶在茧里挣扎着要出来,很想帮忙,就轻轻地把茧上的丝拉开一个口。蝴蝶出来了,扑着翅膀,却不能飞。这位好心人没有懂得只有通过生的挣扎,翅膀才硬得能飞。这只蝴蝶只能短命地呆在地上,从不知自由的滋味,没有真正生活过。,立论角度练习,1、从好心人的角度: 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拔苗助长不可取。 2、从蝴蝶的角度: 成长要经历磨难。,(三)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

5、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论角度练习,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审题立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从寓意角度考虑: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乌鸦盲目模仿老鹰,最后只能落得失败的后果。从主旨角度,可以提炼出

6、:盲目学习他人,丧失自我。 (2)、从乌鸦角度考虑:乌鸦看到老鹰抓山羊的矫健身姿,便去尝试学习老鹰,可以提炼出:要敢于挑战自我;要敢于尝试;要敢于创新。 (3)、从词句角度考虑:材料中的关键句子有“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牧羊人的话是对乌鸦盲目模仿的否定,而小孩的话是对乌鸦敢于创新的肯定,可以提炼出对比型的话题:盲目模仿与敢于创新;模仿与创新。,(四)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一座庙里的石地板,对香客膜拜、香火不断的石佛像愤愤不平:“你我同是石头,来自同一座山,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享受千人朝拜,万人供奉?”佛像略一

7、沉思后微笑道:“贤弟,世间事大体是公平的,你我的确材料相同,来自同一座山,但在你出山前,师傅只是嚓、嚓几下子,把你劈的方方正正着着送出山。在你走后的三年里,师傅对我砍呀、凿呀、刻呀、磨呀,从未间断,我才成了今天的样子。既然出山前我们的历练不同,今天的际遇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立论角度练习,解析: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要抓住石地板和石佛的对话,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事,公平与不公平,就看你从什么角度看问题。 基本立论应是“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公平”。也可以拟出:成功需要磨难和历练。,2、选取最佳立论角度,1、切口要小 便于准确把握题目,展开议论。 2、思想要新 所发议

8、论不同凡响,给人以新的启示。 3、针对性要强 容易说得中肯,有说服力,增强现实意义。,何谓最佳角度,(五)有个作家,写的书卖不出去,他灵机一动,给总统写了封信,诉说了自己的苦恼,还赠了本书给总统。总统得到信和书后,回信说了几句应酬和鼓励的话。这位作家立即拉出一幅横幅:“本处有总统给予赞赏的书出售。”一下子,所积之书,抢购一空。后来他又写了一本书,销售情况仍然不好。他又如法炮制地给总统写了信,与书一起给总统寄去。总统觉得第一次上了他的当,这次,便毫不客气地对他的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意见。这位作家又刷出一条标语:“此处有总统提出批评的书出售。”于是,滞销的书一下子又成了抢手货。第三本书出版后,销售情

9、况又不好,于是,他又玩起了老把戏。这次总统生气了,不予理睬。这位作家又刷出一条标语:“本处有总统读后保持沉默的书出售。”本来难卖的书,一下子又卖了个精光。 下列立意最佳的是( ) A.善于利用名人效应。B.不能迷信名人。 C.多想出智慧。D.心思应用在正道上。,立论角度练习,解析:自己的作品卖不出去,对每一个作家而言,确实都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怎么办?坐在家里等读者上门吗?这显然是无济于事的。这位作家开动脑筋,巧妙地利用名人效应,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从字面意义上看,这则材料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只要肯动脑筋,善于利用外因,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就一定能够成功。因此,命题者所提供的四种立意之中,B项

10、显然与本供料的中心无关,可以排除。A、C两项基本上是切合题意的,但不是最佳立意。因为这两种立意还只是停留在对供料的表层含义的理解上。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位作家写的书为什么总是卖不出去?其作品的质量不高肯定是主要原因。作为一位作家,不在如何提高写作水平上下大功夫,专靠利用名人效应来搞促销,这种把戏玩两次、三次还可以得逞,而四次、五次呢?由此可见,D项立意才是最深刻的,因为它揭示出了供料的深层的含义。,(六)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个渔夫,听说市场墨鱼价格高,出海时,便发誓专捕墨鱼。但出海后,遇到的却全是螃蟹。他便空手而归。上岸后,发现螃蟹比墨鱼的价更高。第二次出海时,又发誓:“此次出海专捕螃

11、蟹。”可这一次遇到的却全是墨鱼。他又空手而归。第三次出海时又发誓:“此次出海,墨鱼、螃蟹都要。”可出海后,一只墨鱼、螃蟹也没遇到。遇到的全是马鲛鱼,他又空手而归。没等他赶上第四次出海,就在饥寒交迫中死去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从下列立意中,选择一个最深刻的作论点。 A.言必信,行必果。B.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 C.人应该有点骨气。D.惟利是图害死人。 解析:分析这则材料的寓义,可以采用由果溯因法。造成这位渔夫“在饥寒交迫中死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是他遇到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吗?不是。是他的捕鱼工具不精良吗?不是。是他的捕鱼技术太差了吗?也不是。产生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位渔夫不知

12、变通,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也是这则材料的真正寓义。因此,最佳立意应该是B项。,立论角度练习,(七)有两个人结伴横穿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人中暑,不能行动,剩下那个健康而又饥渴的人对同伴说:“好吧,你在这里躺着,我去找水。”他又把手枪塞到同伴的手里说:“枪里有五颗子弹,记住,三小时后,每隔一小时对空鸣一枪,枪声会指引我找到正确方向,与你会合。”8小时后,去找水的同伴提着满壶清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循枪声而至,但找到的只是一具尸体。他的同伴的头部已穿透了一颗子弹,枪和5个弹壳散落在他的身边。 从下列立意中选择一个立意最深刻的作论点写一篇议论文。 A.坚持就是胜利。B.要学

13、会在逆境中生存。 C.不要灭绝希望。D.要学会改造生存的环境。 解析:细读供料,我们首先可以排除D项,因为供料没有涉及这一点内容。B项的立意似乎也没什么不对,但仔细想想,求生存的惟一办法就是要坚持,由此可见,B项与A项立意大致相似,只是B项打的只是擦边球。“坚持就是胜利”似乎才是这则材料的主旨。生活中,之所以会常有功败垂成之憾,是因为人们做事不能坚持到最后。但如果我们再将A项立意与C项立意作一番比较,我们会发现,C项的立意则显得更深刻些。那个中暑者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他彻底绝望了。由于彻底绝望,他又怎么会坚持到底呢?在生活中,艰难困苦,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绝望、心死。因此,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

14、,也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立论角度练习,立论角度练习,(八)一位白宫的著名人士在回答“母亲对自己影响”的问卷调查时,说起一件令其终生难忘的小事:“我上有大我一岁的姐姐,下有小我一岁的弟弟。一次母亲把我们叫到院中,指着盘中放着的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说,我已把草坪分作三块,你们每人各剪一块,完成得最好的可以得到这个大苹果。这事使我知道,你要得到最好的,必须争到第一。” 另一名在押女诈骗犯在回答同样的问卷时,也提到小时候分苹果的事:“母亲的托盘里有一大一小两个苹果,问我和弟弟想要哪个,我本想要大而红的那个,不料弟弟抢先说了,妈妈批评他,说遇事要先替别人着想,要有忍让精神。我连忙说,我想要小的,大的给弟

15、弟吧。妈妈很高兴,把大的奖给了我。这使我知道了撒谎可以得到实惠,以后我的这种技术越来越高明,26岁时因在金融活动中欺骗了一名大客户,被起诉、判刑。”,以下论点,哪一个立论角度最佳? A.要有竞争意识。 B.教育小孩要循循善诱。 C.妈妈对孩子成才影响最大。 D.要成就事业,从小就要听家长的话。 解析:A和D都是立足于孩子的,显然立足点不对。纵观供料,其立足点应放在妈妈身上。B虽然立足点是对的,但所说的不是所供材料的重心之所在。从整体上看,它所强调、突出的是: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C项是最佳的立意。 这是两则对比材料,审读两个材料要抓住他们的不同点,都是分

16、苹果,但第一个母亲是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苹果;而第二个母亲是教育孩子要有忍让精神,并且只注重孩子口头的表现。两个母亲教育的结果不同:第一个母亲的教育使孩子懂得了要做最好,就必须努力争取;第二个母亲的教育助长了孩子撒谎,使孩子养成了撒谎的习惯。由此我们可以立论:言传不如身教;教育要讲方法;在劳动中教育孩子;让孩子在实践中,得到启迪。,(九)阅读以下材料,从不同角度看,可以得出哪些论点? 秋天,葡萄熟了,高高的葡萄架下来了一只只馋嘴的狐狸。第一只狐狸在葡萄架下一次次跳起,又一次次重重地在地上,但它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最终因体力衰竭而死。第二只狐狸具人林黛玉式的忧郁气质,它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找到一根藤条在葡萄架下自杀了。第三只狐狸是一只生性急躁的“张飞狐”,失败的耻辱让它怒火中烧继而破口大骂,结果这只骂街的狐狸被农民一锄头打死了。第四只狐狸是有名的乐天派,几次无功而返后,它咽下几口唾沫,自语道:“这一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酸葡萄。”于是它又唱着:“鸡呀羊呀都到哪里去了呀”的小曲走远了;第五只只是一只精神脆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