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从龙邦口岸看广西与东盟对接成效

上传人:爱****1 文档编号:1002970 上传时间:2017-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从龙邦口岸看广西与东盟对接成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从龙邦口岸看广西与东盟对接成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从龙邦口岸看广西与东盟对接成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从龙邦口岸看广西与东盟对接成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从龙邦口岸看广西与东盟对接成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龙邦口岸看广西与东盟对接成效 本报记者 王万程 本报通讯员 刘序畅 孔林 赵京武 10 月 16 日至 18 日,中国-越南茶岭口岸边境商品交易会在龙邦口岸国际商贸城举行,来自中越两国的 150 多家客商参与展销。 记者驻足龙邦口岸国际贸易城大门口,只见往来客商川流不息,中外游客欢聚一堂。在龙邦口岸国际贸易城内,记者看到一块块招牌,商家来自广东、湖南、山东等 10 多个省份。 靖西县一领导感叹:“昔日贫穷落后的龙邦口岸周边区域,今日成了中越互商的衔接地、跳板、南大门。 ”据最新统计,今年 1 至 9 月,靖西县中越边民互市交易额达 6622.4 万元。而 20 年前,龙邦口岸中越互市交易几乎

2、接近于零。 一个口岸的兴旺,往往在口岸之外。龙邦口岸周边区域的繁荣,与广西加强与东盟对接,及百色市借“中国-东盟博览会 ”东风,快速发展边境贸易密不可分。 承东启西:构建连接东盟大通道 早在 10 年前,百色市即开始着手“边境贸易” ,最近几年,备受关注的“中国-东盟博览会”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令这一决策插上双翼。 然而如何发展边境贸易?作为一个贫穷的老区,百色山多、地少、人密,它的优势是什么?这是投资商最关注的问题,但一个毫无疑问的答案是:区位优势和资源丰富! 从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来看,百色市具有“东靠西联,承东启西”的作用,特别是中越“两廊一圈”建设,将百色推向了区域性国际合作的

3、前沿。 从百色市本土看,百色市有 360 多公里边境线,目前已建有国家一类口岸龙邦,国家二类口岸平孟、岳圩和 6 个边贸点,是我国物资进入东盟和东盟物资进入我国的重要承接点。 然而,如无畅达的交通,百色市这一优势所蕴涵的经济效益等于零。 为发展边境贸易,百色市委、市政府达成共识:促进百色新一轮的发展,百色必须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形成“通边达海、连内接外”的立体交通大格局,发展成为南(宁)贵(阳)昆(明)对接东盟的前沿枢纽,构建起与东盟相连的交通大网络。 在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百色市掀起了交通建设新高潮。南宁百色昆明高速公路、贵阳百色龙邦口岸越南高平高速公路的修建,以及南昆铁路扩能改造,为构建“通

4、边达海”大通道奠定了基础。此外,开辟驮娘江、右江到南宁的内河通道,形成千吨级货轮通航能力,为西南出海“水上南昆线”的打造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百色机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通航线路的扩展,连接区内外的“空中走廊”推动着百色交通从西南出海大通道向中国与东盟便捷国际大通道地位的提升。 几个月前,投资 5800 多万元人民币,面积达 3 万平方米的国际商贸城的落成,更为中越双方合作交流搭建了舞台。今年 8 月 6 日,龙邦口岸新国门联检楼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兴建。 2008 年,百色市再次掀起的边境建设高潮,实施项目覆盖靖西、那坡边境两县,资金总投资1.2421 亿元。10 月 15 日,记者在前往龙

5、邦口岸的路上,见到畅达的二级公路直达龙邦口岸,而正在破土动工的铁路,也为龙邦口岸周边区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合作交流:寻找产业对接“支点” 边境基础建设的加强,为百色成为中国与东盟的一个重要联络点和合作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与东盟的对接,还须从产业上进行全方位的拓展。百色市委书记刘正东说:“百色市与东盟对接,必须寻找产业对接支点 ,方能取得凤引凰的效果。 ” 百色对接东盟的支点在哪里?百色市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以地处右江、鉴河和靖西小流域的右江区、平果县和靖西县为三点而形成的“右三角”地带。 随着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构建, “右三角”成为“两翼”中间过渡地带的重要接点

6、。 百色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构建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的战略举措。 即以右江区、平果县和靖西县为三角,以田东县、田阳县和德保县为腹地,通过科学规划和布局,整合资源,板块推进,构建右江三角特色经济区。并提出:“要把右三角放在更广阔的区域合作背景中来考虑。利用右三角特色经济区板块,与中国东盟自贸区、泛珠三角经济区等大区域实现对接。 ” 这一策略,迅速取得实效。 在龙邦口岸,边防战士成了广西与东盟对接的最好见证人: “田东的香蕉干远销到东南亚了” 、 “百色的种子公司的杂交水稻,销往越南、缅甸及泰国等东盟国家,成为广西进军东盟市场的先行者” 、 “田林的八渡笋成了越南人的桌上菜” 、 “广东的摩托

7、车从这里开出去了” 、 “越南的中药材进了中国市场” 今年 7 月 25 日,靖西三叠锰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龙邦口岸,走出国门,成为百色市第一家走出国门与外国开展项目合作的民营企业。 10 月 15 日,大批的越南客商和政府官员,走过龙邦口岸,在靖西县城与中国客商交流,并同时走访那坡县,与当地签订了一系列商业、农业、工业合作协议。 16 日上午,湖南长沙客商李顺英,在龙邦口岸,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剪彩仪式,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办事处。如今,龙邦口岸周边,商铺林立。 双赢互惠:边民生活日新月异 广西在与东盟对接中,龙邦口岸边民生活的日新月异,可见证“双赢” 。 10 年前边民生活如何?靖西县县委书记吴俊军

8、用几句俏皮的顺口溜形容:“全国都解放,我们在打仗;全国都开放,我们在站岗;全国都小康,我们在喝汤。 ” 现在如何?16 日中午,越南高平省阮清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双双合作,为我们创造了机遇,促进了我们发展。 ” 阮清英正在龙邦口岸国际贸易城销售越南粽子,大粽子 18 元人民币一个,小粽子 7 元人民币一个。当日,她就销售了数百个粽子。她说:“只要机遇好,其实赚钱不难。 ” 靖西县龙邦镇其龙村村民说:“我们全村 5 个自然屯,共 1700 多人,人均耕地不到 4 分。由于地处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加上受过去战事影响,2005 年之前,全村年人均收入不足 800 元。现在,靠着逐渐

9、繁荣的边境贸易,我们村人均收入可以达到 2000 多元,中越在边境举行的各种活动,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 ” 边民互市,使边境居民的土特产贸易快速发展。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边民互市以进口土特产为主,这当中,靖西发挥了沟通国内各地土特产商和越南土特产商的桥梁作用。其中,从越南到靖西的进口总额为 5060.3 万元,占边民互市交易额的 76.4%。 边民是边境贸易的最大受益者,越南高平省官员对这一成绩很满意。 如今,在广西中越边境,像其龙村这样富裕起来的村子,有 100 多个,惠泽 30 万边疆群众,成为边境线上一道亮丽风景线。 据越南政府官员介绍,他们已着手建立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经济

10、走廊延伸至欧洲和东盟其他国家,涉及 3 对国际口岸、4 对国家级口岸、13 个边民互市点。 在越南企业家的眼里,中国广西南宁市举行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为他们进入中国市场最为便捷的通道。据悉,历届博览会上,与中国国内企业成交额最大的国家是越南。而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广西的企业,也把越南作为中国商品进军东盟国家的通道。在龙邦国际商贸城,记者看到众多国内企业已抢占了“席位” 。 李顺英说:“把我的企业做到东盟国家,广西是桥头堡,我之所以从湖南跑到遥远的龙邦边境,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相信这里是我的福地。 ” 龙邦口岸俨然成了中越客商的“财富门” ,在这个广西与东盟国家的“贴身接触处” ,不需要描述太多的客套与理论,记者看到了广西与东盟对接的现实利益,这是大局,也是大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