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一 空气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0290213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一 空气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一 空气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一 空气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一 空气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一 空气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一 空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一 空气(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第1课时)教材分析 从知识结构上来说:空气是学生化学课上接触的第一种物质,学生身处空气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空气的神奇,因此以空气作为步入化学这门物质科学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也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并逐步深入。“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近年来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污染是三个环境问题之一,空气的保护和防治首当其冲。用法律武器保护空气以成为当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学情分析化学学习之前,学生对空气氧气并不陌生,生活中他们已经积

2、累了一些零散的、简单的化学知识,因此以空气为主题能较好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身处空气中,周围环境的恶化,初中生有着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及环境忧患意识,从周围环境的污染能够意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在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

3、趣,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空气成分的探究 2、初步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难点熟练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引入】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物质空气。【板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提问】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小实验】将烧杯倒扣入水中问题:烧杯里有什么物质?水为什么不能充满整个的烧杯?思考回答:烧杯是空的回答:因为烧杯里有空气。让学生意识到空气的存在,

4、初步认识到空气会产生压力,同时引入新课。同样的道理,如果将胶头滴管插入水中。【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1、 怎样才能吸入更多的水?2、 每次吸入水的体积都相同吗?3、 吸入水的体积与挤压出的空气有什么关系?讨论,集体交流。归纳小结,形成共识,得到启示。激发学生兴趣。感受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会产生压力,把水压进烧杯。为测定一定容器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的实验打下基础。实验探究交流反思【提问】请大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谈谈对空气的认识【板书】一、空气的组成【提问】在这些气体中哪种气体与我们生命活动联系最紧密?如何证明它的存在?【追问】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又是多少,能否设计实验来研究?【板书】 1.

5、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原理: (2)装置: (3)现象 (4)反应: (5)结论: (6)讨论:根据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和生活经验,讨论、交流。回答: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知道空气主要成分。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做铺垫。探究活动:设计实验,用燃烧法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 设置问题: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能不能用类似胶头滴管吸水方式测定氧气的含量呢? 资料: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固体) 气体 固体 硫(固) + 氧气(气) 二氧化硫(气)石蜡(固) + 氧气(气) 二氧化碳(气)+ 水(液)2、 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6、(药品、仪器、操作)3、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解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组讨论,选择实验用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并相互交流。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汇报、交流实验成果。发现问题用燃烧蜡烛、纸张、火柴的方法无法准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体会当很难用机械的方法把空气中的氧气排出时,可以用点燃蜡烛(或纸张、火柴)的方法把氧气消耗掉,定性的认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在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探究乐趣的同时,发现新的探究问题。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介绍可燃物红磷(展示红磷样品 暗红色固体)。介绍实验装置。提出问题:(1) 盛放红磷的集气瓶内,除了水,还有什么? (空气)(2) 将红磷点燃后放

7、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黄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3) 红磷熄灭冷却后把弹簧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水进入集气瓶约1/5体积,因为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且生成物是固体,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4) 该反应是什么?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P+O2P2O5)(5) 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体积。)实验结束后,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5分钟后回答:(1) 燃烧匙内放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什么?(使瓶内的氧气全部参加反应)(2) 为什么实验开始前要关闭弹簧夹?如未关闭,可能的后果是什么?(防止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

8、3) 为什么要等集气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因为燃烧放热,瓶内温度较高气体气压较大,引起测量结果偏低。)(4)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燃烧结束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的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引起测量结果偏低。)(5)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有;红磷在氧气含量过低的实验条件下不能继续燃烧。)(6) 在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7) 若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上述实验可以知道N2的什么性质?(无色气体,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熟悉药品、装置。预测、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完成探究

9、报告。在观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得出结论。产生认知冲突,进一步激发探究欲望。提供资料,启发学生对实验结果作出合理的猜想。在前面两个小实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知道气体体积的测定方法。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做激励性的评价,增强其对事物认识的好奇心、求知欲。总结【讲述】两百多年前,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做的实验与我们今天的实验异曲同工。打开课本课本26页。 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讲述】在十九世纪末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陆续发现了氦、氖、氩、氪、氙等稀有气体,才认识到空气中

10、除了氧气和氮气之外,还有其他的成分。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的测定空气的成分。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板书】2、空气的组成(1)空气是混合物 名称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 符号 体积分数【讲述】 大气有自净作用.进入大气的污染物,经过自然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或是向广阔的空间稀释,使其浓度下降,或是受重力作用,使较重粒子沉降于地面,或是在雨水洗涤下返回大地,或是被分解破坏等从而使空气净化.这种大气的自净作用是一种自然环境的调节的重要机能.应当指出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是一种自净过程. 所以,正常情况下,空气各组分的含量是比较稳定的。 (2)含量比较稳定(自

11、净作用)【课后自学】 你如何理解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类和自然界万物的生长。空气是人类生命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人在5周内不吃饭,5天内不因水,尚能生存,而隔绝空气5分钟就会死亡。所以,空气污染会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那么,那些物质会造成空气污染呢?这些污染物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怎样防治空气污染呢?学生阅读课本进行回答德育教育:通过空气成分发现过程的学习,认识到科学研究过程中美的真谛在于求真,作为科学家最大的美德是严谨的科学态度,要敢于质疑权威。了解,最初化学研究的手段把探究从课堂引向课外,

12、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布置作业组织学生小结。http: /www.xk 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1、空气中的各成分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各成分又有何种用途呢?2、地球上没有空气会怎样?P32页 1、2、3谈这节课的收获:从知识的获得、认识气体的途径和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等方面谈。梳理知识,归纳方法,进行自我评价。【板书设计】课题1 空 气 (第一课时)一、 空气的组成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使集气瓶内外产生压力差,烧杯内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烧杯内水的体积约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2)装置 点燃(3)现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

13、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松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1/5(4)反应: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化学式)(5)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讨论: (1) 燃烧匙内放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什么?(使瓶内的氧气全部参加反应)(2) 为什么实验开始前要关闭弹簧夹?如未关闭,可能的后果是什么?(防止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3) 为什么要等集气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因为燃烧放热,瓶内温度较高气体气压较大,引起测量结果偏低。)(4)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燃烧结束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的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引起测量结果偏低。)(5) 若

14、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上述实验可以知道N2的什么性质?(无色气体,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6)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有;红磷在氧气含量过低的实验条件下不能继续燃烧。)(7) 在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2、空气的组成(1)空气是混合物名称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化学式N2O2CO2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有固定的熔、沸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