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模块技术要求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288252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源模块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源模块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源模块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源模块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源模块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源模块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源模块技术要求(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次电源模块技术规格目 录1 目的和适用范围21.1 目的21.2 适用范围22 引用和参考的相关标准23 职责34 定义35 要求35.1 一般要求35.2 电气要求35.3 环境试验要求95.4 安全要求测试135.5 电磁兼容性能135.6 包装、运输、贮存145.7 特殊说明145.8 质量与可靠性145.9 加工工艺说明145.10 其它要求156 对供应商的要求156.1 规范接收156.2 提供资料和数据156.3 产品更改166.4 质量控制要求166.5 供应商承诺167 重要说明16矮化砧嫁接的苹果树树冠体积小于乔化砧嫁接的苹果树树冠体积,矮化砧苹果树单株产量低于乔化砧苹果

2、树,所以,栽植矮化苹果树必须根据不同的矮化砧木和不同类型的短枝型品种适当加大栽培密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物料技术规格书是描述公司外购或外协物料的受控性文件,是公司物料规范化管理的基石。其作用为:供应厂商进行产品设计、生产和检验的依据质量部门验货、退货的依据采购部进行采购的依据对供应厂商产品质量进行技术认证的依据研发部门选用物料的依据1.2 适用范围本规格书适用于供应厂商进行二次模块电源中的单输出直流-直流变换模块电源设计、生产以及检验,指导质量部对供应厂商提供的普通晶体振荡器进行技术认证及进货检验,指导采购部采购合格产品,研发部在设计新产品时选用合格物料。2 引用和参考的相关标准GB

3、2423.1-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规程 试验Ad:低温试验方法GB2423.2-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规程 试验Bd:高温试验方法GB2423.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规程 试验Cb: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2423.10-9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规程 试验Fc:振动试验方法GB2829-8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3873-8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3722-92移动通信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SJ2811.2-87通用直流稳定电源测试方法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设备进网质量认证检验实施细则3 职责供货商负责根据规格书提供合乎规格及质量的产品,并进行相应质量评定试验,进

4、货检验单位负责根据进货检验规范对产品进行接收与否的判定。4 定义无。5 要求5.1 一般要求5.1.1 外观要求外观应光滑平整,无明显划痕、无刮伤、无毛刺,表面渡层牢固平整无剥落、锈蚀及裂痕,外形尺寸及材料、引脚定义等应与厂家资料一致。5.1.2 标识要求对于标准的模块, 标识上应有制造公司名称或商标、生产批号、产品型号,标识要牢固、清晰,查看方便。对于委托设计的模块和特殊的模块,标识应以对应的技术规格书中定义的为准。5.1.3 使用环境要求温 度:070相对湿度:45%75%大 气 压:86kPa106kPa5.2 电气要求5.2.1 引出脚功能模块引出脚名称、尺寸、功能见厂家资料。5.2.

5、2 测试环境温 度:252相对湿度:4575气 压:86kPa106kPa5.2.3 技术指标要求和测试方法5.2.3.1 输入电压范围技术要求:见厂家资料试验方法:(1)接线图如图1:图1 输入电压范围测试电路注:1)若输出有Sence端,则将Sence+(S+)与Vout+短接,Sence-(S-)与Vout-短接。 2)部分模块在输入端设置有使能端(即CNT),分为高电平和低电平使能两种情况,如要使用,请按厂家要求接入电平。 3)模块需要在输入、输出端接上电容等外围器件,该器件的取值请参见产品或企业标准或使用说明书。 4)对于菲隔离的模块,要将所有地统一共地。(2)负载为额定负载,调整输

6、入电压为最小输入电压、额定输入电压、最大输入电压,反复开关机,电源应能正常起机。5.2.3.2 稳压精度指标要求:见厂家资料。测试方法:(1)接线图如图1(2)负载为满载时在允许的输入范围内调节输入电压,测量输出电压。(3)调整输入电压为额定输入电压,改变负载电流为最小负载至满载,测量输出电压。(4)根据以上两步测试的电压值,按下面公式计算:稳压精度=(V-Vo)/Vo100%式中:Vo为额定输出值V (2)、(3)所测电压相对Vo偏差最大值5.2.3.3 负载调整率指标要求:见厂家资料。测试方法:(1)接线图如图1(2)输入电压为额定输入电压,接最小负载,测出输出电压Vo1(3)输入电压为额

7、定输入电压,接满负载,测出输出电压Vo2(4)负载调整率按以下公式计算:负载调整率=(V-Vo)/Vo100%式中:Vo为整定值(即额定输入,半载时的输出电压,下文定义相同) V Vo1和Vo2中相对Vo偏差最大值5.2.3.4 电压调整率指标要求:见厂家资料。测试方法:(1)接线图如图1(2)调节输入电压为允许输入电压的下限值,接满负载,测试输出电压Vo1(3)调节输入电压为允许输入电压的上限值,接满负载,测试输出电压Vo2(4)电压调整率按以下公式计算:电压调整率=(V-Vo)/Vo100%式中:Vo为整定值 V Vo1和Vo2中相对Vo偏差最大值5.2.3.5 瞬态特性指标要求:见厂家资

8、料。测试方法:(1)接线图如图1,并在输出管脚处接数字示波器(2)输入电压为额定值,使输出负载在额定值的255025和50 7550周期性变化,其电流变化速度见厂家给定资料。(3)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电压的过冲幅度及恢复时间。恢复时间以负载调整率规定电压为比较电平(或者参照厂家资料)。5.2.3.6 效率指标要求:见厂家资料。测试方法:(1)接线图如图1,并在输入、输出端分别接上功率计(或者电压表和电流表)(2)在额定输入电压、额定负载下,测量输入功率Pi和输出功率Po(3)效率按以下公式计算:效率输出功率/输入功率Po/Pi100%=(VoIo)(ViIi)100。5.2.3.7 纹波与噪声指标

9、要求:见厂家资料。测试方法:(1)接线图如图1,并在输出端接上模拟示波器,使用示波器探头的地环线进行测试,如图2:图2 纹波测试方法(2)额定输入,额定负载条件下,在示波器的20MHz带宽下测试叠加在直流输出端的纹波和噪声。5.2.3.8 过流保护及短路特性指标要求:见厂家资料测试方法:(1)接线图如图1(2)额定输入电压额定负载条件下,逐渐调大负载电流值至输出电压明显下降(一般下降到5%Vo,或者参照具体的指标定义),测量其电流值应在规定的过流保护点范围内。(3)对有输出短路保护要求的电源,在各种输入电压条件下多次短路不应损坏。5.2.3.9 温度系数指标要求:见厂家资料测试方法:(1)接线

10、图如图1,并且将被测电源模块放到高低温箱中(2)额定输入电压,额定负载,环境温度为常温T0(25)条件下,测试输出电压V0;(3)将电源的工作温度调节到上限值T1,稳定工作后(一般半小时),测试在此条件下的输出电压V1;(4)将电源工作温度降低到下限值T2,稳定工作后(一般半小时),测试在此条件下的输出电压V2;(5)根据下式计算温度系数:5.2.3.10 输出电压调节范围(仅限于有输出可调功能者)指标要求:见厂家资料测试方法:(1)接线图如图4:图3 输出电压调节范围测试方法注:1)电位器VR的取值,不同的型号依据使用说明有不同的取值。 2)其余的外部接线见图1注释。(2)额定输入电压,额定

11、负载条件下,起机。(3)闭合SW1或SW2,调VR,直到电压表读数能大于规定的输出可调节范围上限。打开SW1或SW2。(4)闭合SW2或SW1,调VR,直到电压表读数能小于规定的输出可调节范围下限,打开SW2或SW1。5.2.3.11 遥控特性指标要求:见厂家资料测试方法:输入电压在允许范围内时,如果模块是正逻辑,则使能端CNT接高电平时模块正常输出,反之,CNT接低电平模块无输出;如果模块是负逻辑时,则使能端CNT接低电平,模块应正常输出,CNT接高电平电平模块无输出。(其中的参考电平见厂家资料)5.2.3.12 输入过压保护指标要求:见厂家资料测试方法:(1)接线图如图1(2)标称输入电压

12、,额定负载,起机后,逐渐调高输入电压,在规定的过压范围内,电源应该关机,记录关机时的输入电压值。(3)关机后,再降低输入电压,电源应能重新起机,记录起机时的输入电压值。5.2.3.13 输入欠压保护指标要求:见厂家资料测试方法:(1)接线图如图1(2)标称输入电压,额定负载,起机后,逐渐调低输入电压,在规定的欠压范围内,电源应该关机,记录关机时的输入电压值。(3)关机后,再调高输入电压,电源应能重新起机,记录起机时的输入电压值。5.2.3.14 开关机特性指标要求:一般要求开关机过冲电压幅度输出整定电压值的盻5%,有特殊要求 的参照厂家资料。测试方法:(1)接线图如图1,并且在输入输出端接上示

13、波器(2)在全输入电压范围,全负载(负载为阻性负载)范围,反复开关机,用示波器观察开关机过冲幅度和开机时间。同时开关机不能有振荡。5.2.3.15 输入反射纹波电流指标要求:见厂家资料测试方法:(1)接线图如图1,输入电源使用蓄电池。(2)额定输入,额定负载条件下,使用电流探头套在被测模块输入导线上,读出反灌杂音电流。5.3 环境试验要求5.3.1 可焊性试验技术要求:元器件的焊端经过试验后,焊端表面超过95%的面积被焊料覆盖,且无针孔。试验方法:将元器件的焊端经过8小时蒸汽老化,将25的水白松香和75的异丙醇组成的R型焊剂涂抹在表面安装元器件的焊端上,再将焊端浸入2355熔融的Sn63Pb3

14、7焊料中5秒钟,取出元器件,用10显微镜观察焊端覆盖焊料的情况。5.3.2 温度试验5.3.2.1 高温贮存试验测试目的:检查在高温环境存储之后有无损坏。所用仪器:高温箱线路图:无测试步骤:(1)初始检测:在正常条件下,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和各项指标测试。(2)试验:把不包装、不通电的样品放入高温箱内,将箱温调至样品存储温度的最高值,试验时间从箱温达到规定值时算起。(3)最后检测:经16小时试验后,将样品取出,在正常条件下,恢复2h后,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和指标测试。5.3.2.2 低温贮存试验测试目的: 检查在低温环境存储之后有无损坏。所用仪器:低温箱线路图:无测试方法(1)初始检测:在正常条件下,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和各项指标测试。(2)试验:把不包装、不通电的样品放入低温箱内,将箱温调至样品存储温度的最低值,试验时间从箱温达到规定值时算起。(3)最后检测:经2小时试验后,将样品取出,在正常条件下,恢复2h后,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和指标测试。5.3.2.3 循环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