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氧气的制取复习导学案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288069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氧气的制取复习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氧气的制取复习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氧气的制取复习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氧气的制取复习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氧气的制取复习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氧气的制取复习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氧气的制取复习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3 氧气的制取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2.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反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3.学习化学操作的注意事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收集、检验、验满等。4.学习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知识梳理: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反应原理(1)常用药品: 、 或 。(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一变: (改变 加快)(1)催化剂又名触媒,特点: 两不变: (物理性质可能改变)(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二氧化锰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反应中起 作用。3、氧气的工业制法: 。原理:利用液态氧的沸点比

2、液态氮的沸点高,采用蒸发的方法制得。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为 变化。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 b、注意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 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 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 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 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 ,导致的后果是_)实验结束时,先 再 防止 5、分解反应:由_反应物生成_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点:一变多考点解析:考点一:反应类型【例1】(09年常州)右图表示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练习1-1】(0

3、9年达州)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号”送上月球轨道,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N2+ Cl2+ 4H2O+ 2O2,请判断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考点二:催化剂和催化作用【例2】(09年广州)某同学设计下表所示实验,探究金属铜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操作装置现象1、取一小块铜丝网,卷成筒形,固定在铜丝上。2、分别向和中注入15mL、30%的H2O2,并放入盛有热水的中。约1min后可观察到和中都有少量气泡产生3、把铜丝插入中。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约5min后

4、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中仍然有少量气泡产生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的名称是_,仪器的名称是_;(2)仪器中实验的目的是 ;(3)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如果用本实验探究铜是不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需要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其中必要的是_。A称量实验前铜丝网的质量 B将实验后的铜丝网干燥、称重C向仪器中加入二氧化锰 D将实验后的铜丝网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变黑解析:通过实验和的对比实验可知铜在反应中作为催化剂,可以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但是催化剂的作用不限于加快反应速度,主要有改变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条件等,要探究铜是不是过氧化氢的催化剂,需要测定反应前后铜丝网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5、是否发生了改变。【练习2-1】(07年苏州)“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灵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分解因素”的实验。请你帮助回答下列问题。(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6%、15%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的MnO2,各收集一小试管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由此可以得出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_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选填序号)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待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 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胶塞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双氧水再加入少许MnO2粉末(2)取a 、b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6%的双氧水,再分别加入少许MnO2粉末、CuO粉末,

6、发现a 中比b中产生气泡多且快。随即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悬空伸入试管内,发现a中火星复燃,b中火星仅发亮但不复燃。由此得出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 。(3)再取一支试管倒入适量6%的双氧水,仔细观察溶液内有少量细小气泡浮起;然后将该支试管浸入约80的热水中,溶液内气泡明显增多。由此得出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 。考点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装置的选择【例3】通过这段时间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A电解水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D分解过氧化氢 E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2)若用右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_ _;实验结束,

7、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_,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_;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右: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选填“甲”或“乙”);(4)若用丙装置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 _(选填“a”或“b”)端导入。解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有三种,即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和加热高锰酸钾。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若先停止加热,水槽中的水会进入试管中,致使试管炸裂。第二个图甲装置用的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速度。【练习3-1】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8、D(1)向装置内加药品前,应该先进行的操作是_。(2)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3)发生装置中C 与B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_,B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伸入液面下的目的是_。(4)氧气可以用D装置所示的方法收集,原因是_。你验证集气瓶是否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练习3-2】(11桂林市)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提示:分液漏斗可以防止气体外逸)(1)写出图中标号d的仪器名称 。(2)a中的药品是 ;c中试剂的作用是 。(3)请说明如何改正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 。巩固提高:1、下列关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装置选用长颈漏斗和锥形瓶 B、反应不需要加热

9、C、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2、以下反应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 )A、水氢气+氧气 B、硝酸铵氮气+氧气+水C、氧化汞汞+氧气 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B、铁+硫酸铜硫酸铁+铜C、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D、碳酸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钠4、利用下列原理制取氧气,具有反应快、操作简便、能耗少、无污染特点的是( )A、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C、双氧水水+氧气 D、氧化汞汞+氧气5、若某小组的液体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加入少量MnO2后产生能使带

10、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MnO2的化学性质不变B、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H2O2H2O+O2C、产生的气体能与磷、硫等发生氧化反应D、如果用右图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b端进入6、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7、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A和B,其中一份混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将它们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8、A、B、C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都是白色固体,C为黑色粉末。若将A、C混合后加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A能转化成B,同时产生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C在这个反应中作 。9、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明确实验目的;收集有关资料;设计合理方案;进行科学实验。请你按照以上四个步骤,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H2O2)制取氧气。【明确实验目的】用过氧化氢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收集有关资料】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