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时1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287593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时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时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时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分析: 在以前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反应前后物质量的关系却不清楚,本节课就是带着这个问题共同研究适合于任何化学反应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2过程与方法(1)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2)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

2、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二、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三、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四、课时安排 2课时五、教学思路: 增加学生探索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边操作边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六、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介绍:在以前知识的学习中,我们对化学反应中物质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但对反应前后物质量的关系却不清楚,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一个适合任何化学

3、反应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为接受新知识做好思想准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参加反应的物质和生成的新物质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增加了、减少了还是不变呢?1、通过教师设疑,激发兴趣和求知欲2、预习演示实验演示课本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注意观察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汇报后果。是不是所有的反应都具备相同的实验结果呢?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分组实验并观察结果:第一组:CuSO4和NaOH 第二组:FeCl3和 NaOH第三组:NaCl和AgNO3人们经过许多年,选用不同的化学反应,做了无数次的实验发现得到的结论都是一样的,因此把它作为了一条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整体感知定

4、义内容体会科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师生一起巩固定义并总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2、定律研究的内容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它物理量;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质量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找出定义中的关键字。 通过练习,巩固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的总和呢?(不失时机发问)接受新问题请一名同学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表达式完成化学反应表达式 H2O H

5、2+O2电解水实验说明了哪些问题?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教具展示,H2O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设疑:这对你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有什么帮助吗?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师生总结: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教师扩展:这些原子在数量、种类、质量上的守恒必然导致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物质在质量上存在着守恒关系。镁条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增加了。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了。这些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学生讨论:对守恒定律内容里的关键词(“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再次加深理解结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录音: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学科学爱科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为了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质量守恒定律,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习题:1、在A+B=C+D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则反应生成D的质量是 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二氧化碳和水,试推断蜡烛的元素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3、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应为 。*4、A、B、C、D物质各10克,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还有C物质16克,同时生成新物质D8克,剩余部分A物质,而B无剩余,则参加反应A、B的质量之比为 . 进行学生分层练习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