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备考方案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0287366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数学备考方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数学备考方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数学备考方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数学备考方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数学备考方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数学备考方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数学备考方案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登一中高三数学备考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结合考点,紧扣教材,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联系、应用,同时结合高考题型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应试能力。 (二)复习要求一、深入研究教材和考试说明,务必明确考试方向高考考试说明是高考法定的命题文件,而教材是命题的主要资源,也是数学复习之本。对于课本的研究应主要从三个方面人手:准确掌握课本中出现的基本知识(主要概念、公式、法则);基本知识产生的过程以及其蕴涵的研究方法和所运用的数学思想;用好教材中的例、习题,并注意延伸和拓展。特别注意从课本例题中引导学生学习解题规范。特别应该重视的是教材中基本概念的深刻化

2、理解。正确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是数学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因此,在复习时,基本训练一定要以课本中一些例题和习题为素材,不断总结规律,回归概念。对知识要进行分类、整理、综合加工,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知识体系。如代数中的“四个二次”(二次三项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时),以二次方程为基础、二次函数为主线,通过联系解析几何、三角函数、带参数的不等式等典型重要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研究考试说明就要深入了解考试性质、考试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五部分内容,探知命题走向。另外,还要研究近几年山东高考试题并关注教研中心对高考试题的评价报告等。进一步明确数学科试题的命题

3、范围,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个性品质要求等。二、整体把握高中数学课程,突出重点知识及其联系考试说明指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 复习过程中,做到整体把握高中三年的数学课程,整体计划一轮、二轮复习计划,重点内容要注意反复训练,有联系的内容要注意交叉和整合不同的知识板块,切勿按教材顺序照本宣科。如导数与函数、方程、不等式的整合,三角与向量的整合等

4、。阶段性测试也要从学科的整体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三、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注重通性通法考试说明强调: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时必须要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要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价值立意,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因此,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十分注重通过数学知识的测试,考查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高考中考查的数学思想主要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方程与函数的思想,转化的思想等,数学方法

5、主要有代入法、比较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归纳法等,逻辑方法主要有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在复习备考中,要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课、每一套试题中去,任何一道精心编拟的数学试题,均蕴涵了极其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果注意渗透、适时讲解、反复强调,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学生会深人于心,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考试时才会驾轻就熟。因此,在进入高三复习时就需不断利用这些思想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而并非只在高三复习即将结束时去讲。四、狠抓学生的薄弱环节,突破弱点一要了解知识上的弱点。从知识的内涵(本质属性)、外延(使用范围)和发生、发展过程中提高认识水平。比如不等式的性质是考生的共同薄弱

6、环节,许多同学不懂每条性质的使用条件,乱用误用,造成解题失败。二要了解方法上的弱点。从联系、对比和一题多解中,提高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代数推理方法解题的能力。在证明不等式的问题中,有许多的证明方法,在复习中,需细心体会各种证明方法的优缺点及表达的规范格式、归纳各个例题、习题所提供的模式,再通过对近年高考解答题的演练、分析、对比、总结得失,逐步形成临场根据题目条件优选证法的意识和能力。三要了解思维上弱点。从变换视角、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随着高考对思维能力考查加强,分析思维、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地位更为重要,尤其是证明不等式,不能总想用综合法,应主动转换思维角度,从欲证不

7、等式出发,不妨考虑运用分析法,或从结论的反面出发,运用归纳法、递推法或数学归纳法等。解含参数的不等式,应分情况讨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求已知不等式中的参数范围,常常要逆向思维化为新的不等式(组)求解。有时,还需运用对比联想等思维方式,恰当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换元思想去寻找解题突破口。 需要强调的是不仅要充分了解学生,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教师自己的知识、方法、思维上的弱点,弥补教学盲点。 (三)具体措施1.认真选用好复习资料。 我们在一轮复习中以三维设计为主要的复习载体。在实际教学中在做适当的增减,来设计导学案使之更符合本校或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效率的目的。凡是给学生

8、训练的题,教师都必须亲自做一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学生解题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2.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应突出抓好三点:(1)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正确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发挥数学概念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2)对数学公式、法则、定理、定律务必弄清其来龙去脉,掌握它们的推导过程,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正用、逆用、变用)熟练运用它们进行推理,证明和运算。(3)系统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纵向、横向知识链,构造知识网络,从知识的联系和整体上把握基础知识。3认真抓好集体备课。(1)要团结合作,群策群力,发挥团队力量。利用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

9、在每次活动中指定中心发言人,严格的分工、研讨、审核制度,同时重视经过个人精加工的二次备课,以确保教学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坚决反对使用仅由个人盲目拼凑的(只有分工,没有研讨、审核、二次备课)错误百出的教学案。(2)重视新上高三教师的传帮带。对新上高三的教师,学校要安排指导老师指导,要跟踪指导老师听课,要承担一定的集体备课任务。(3)重实效,严禁形式主义。好的集体备课,可以达到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事半功倍,共同提高的效果;若组织不当,认识不到位,走过场,则耗时费神,事倍而功半。4.试卷讲评要研透、评透。试卷讲评前首先要针对学生答题情况认真分析研究,找出学生答题失误所在,探究学生产生失误的根

10、源,然后明确本试卷讲评的重点、讲评的方法。讲评后要及时反馈,关注学生纠错与订正是否到位,特别是学生是否明确自己产生失误的原因。为了提高效果,应努力利用好错题集,做到“三分做题,七分回味总结”。俗话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因此,从第一轮复习开始,就应当十分重视解题规范的养成以及运算能力的培养。经过讲评之后,要求学生定时交上满分卷。教师自己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何调整复习策略,掌握应试技巧, 提高心理素质,使复习更有重点、有针对性。5.数学高考,考的是“正确率”与“速度”。要取得好成绩,“正确率”和“速度”是最关键的,高考成绩不是学生会的分数,而是得到的分数。所以

11、我们在一轮复习中,必须强化学生答题速度及正确率。出一张十几道习题的小卷子,难度不大,用一节自习的时间要求学生定时做完。这样即锻炼了学生的解题速度,又温故而知新,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要把平时的考试当作高考训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把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不断调适,逐步适应。书写工整、表达规范、步骤条理、过程完善将成为得分与否的重要因素,复习过程中不可忽视这些细节。(四) 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夯实解题基本功。高考复习的一个基本点是夯实解题基本功,而对这个问题的一个片面做法是,只抓解题的知识因素,其实,解题的效益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有:解题的知识因素、能力因素、经验因素、非智力因素。

12、学生在答卷中除了知识性错误之外,还有逻辑性错误和策略性错误和心理性错误。 2突破一个“老大难”问题。“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会而不对”是拿到一道题目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在正确的思路上,或考虑不周,或推理不严,或书写不准,最后答案是错的。“ 对而不全”是思想大体正确,最终结论也出来了,但丢三落四,或缺欠重大步骤,中间某一步逻辑点过不去;或遗漏某一极端情况,讨论不够完备;或是潜在假设;或是以偏概全等,这个老大难问题应该认真重视,并综合治理加以解决。 3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1)速度。考试的时间紧,是争分夺秒,复习一定要有速度意识,加强速度训练,用时多即使对了也是“潜在丢分”,要避

13、免“小题大做”。 (2)计算。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虽近年试题计算量略有降低,但并未削弱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运算要熟练、准确,运算要简捷、迅速,运算要与推理相结合,要合理。 (3)表达。在以中低档题为主体的高考中,获得正 确的思路相对容易,如何准确而规范地表达就变得重要了。因此,复习中要有书写要求,模拟考试后要求交“满分卷”。(五)进度安排8.319.6 复习假期函数9.9 9.16 导数及应用9.179.23 复习假期三角函数9.249.25 复习正余弦定理9.2810.7 平面向量及复数10.910.16 数列10.1910.30 不等式及推理证明11.211.17 立体几何及空间向量1

14、1.1812.9 解析几何12.1012.23 概率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2.2412.30 算法统计第一周安排(8.319.6):8.31:正课做函数高考题,晚修做集合与逻辑高考题9.1: 正课分析高考试题、构建知识建构单,晚自习针对性训练(一)(二)9.2:讲评针对性训练(一)(二)9.39.5:(休)准备两小时作业9.5:晚自习讲评作业9.6:正课做做针对性训练(三)(四),晚自习讲评9.79.8:考试本周集体备课主讲人:王芳任务安排:知识建构单 王芳针对性训练(一) 宫华 (准备针对性训练(一)(二)的随堂小测)针对性训练(二) 孙朝勃针对性训练(三) 李荣梅 (准备针对性训练(三)(四)的随堂小测)针对性训练(四) 陈晓云周末作业: 于宪松阶段性检测题负责人: 徐东静 鲁海英下周集体备课主讲人:徐东静集体备课流程:1、 简单回顾上学期教学情况2、 探讨本学期教学策略问题1:如何提高学科平均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抓的范围,尖子生培养,临界生上线率)问题2:重点规范学生哪些学习行为习惯?3、 函数高考题批改情况分析,得出构建知识建构单.4、 下周工作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