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微观粒子的性质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286831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微观粒子的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微观粒子的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微观粒子的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微观粒子的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微观粒子的性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课堂设计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了解分子的基本特性;(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能在教师的指导和他人的合作下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2)增强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3)让学

2、生感受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粒子性;建立“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永恒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教学过程设计:环节时间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设教师交互语言预设学生交互语言引入0:00-3:00开场白:倾听,集体响应陈述:同学们,老师带来两个瓷罐,闻一闻,能判断出是什么吗?没有看到瓷罐内的物质,通过闻,就能判断出来,什么原因呢?花露水,白酒讲述3:00-8:00陈述:板书: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倾听,观察近代科学家大胆猜测: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观粒子构成。并命名为分子、原子。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到了分子、原子的图片。展示氧气、氮气的分子模型;金刚石的原子模型;事实证明:

3、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构成。头脑风暴8:00-13:00播放介绍分子的视频抽问,请同学回答头脑风暴关于分子你们想了解哪些方面?今天我们重点来了解分子的大小、运动情况、分子之间的关系。其余的方面请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学习。形状、大小、颜色、跑得有多快、分子之间是什么关系思考感知13:00-18:00展示水分子模型。用镊子抓取一滴水,集体回答。板书: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集体回答许多水分子聚集在一起,宏观上就看到水。用镊子能抓到水分子么?是一个么?一滴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播放分子大小 PPT)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能,不是,1.671021实验1、218:00-25:001.“小魔术”:笑脸

4、实验2.指导对比实验:介绍酚酞和浓氨水1号试管 酚酞+蒸馏水;2号试管 酚酞+浓氨水3.引导学生实验:仪器:5mL烧杯(2个),100mL烧杯药品:5mL酚酞,1mL浓氨水板书: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揭秘魔术:1. 观察2. 两位同学上讲台做实验3. 每组同学动手实验抽学生回答1. 将一张白纸放在盛有无色溶液的烧杯口(实物展台)观察到什么现象?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来揭秘魔术。2. 1、2号试管什么现象?通过对比实验,使酚酞变红色的是什么分子?3. 将5 mL的酚酞加入A烧杯,1mL浓氨水加入B烧杯,再罩上100mL的烧杯,观察现象。 谁使A烧杯变红?氨分子从哪里来?酚酞和浓氨水没有直接接触,是怎样到

5、酚酞中的?得到什么结论?(播放运动 PPT)红色笑脸1号不变色;2号变红色氨分子A烧杯变红。氨分子,浓氨水,氨分子在不断运动25:00-28:00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分子在不断运动的例子自由发言观看实验视频回答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湿衣服在阳光下还是阴凉处容易干?大胆猜测分子的运动和什么有关系?(播放分子运动快慢视频)现象:结论:闻到花香、酒香;湿衣服晾干热水中扩散快,冷水中扩散慢分子运动速率受温度影响实验3小结课堂练习28:00-32:30指导学生实验:1. 针筒抽取6mL空气,推动活塞2. 针筒抽取6mL水,推动活塞提出问题:分子间隔受哪些外界条件的影响?学生实验针筒装空气,活塞很容易被推动,

6、压缩后的空气质量变了么?气体分子总数变了么?那气体能被压缩,说明分子有什么特征呢?针筒装水,活塞难推动,液体分子之间有间隔么?和气体相比,液体分子间的间隔怎么样呢?(在实物投影仪下引导实验)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来为什么可以将氧气加压装在钢瓶中不变,不变,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隔大于液体分子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压强越大,间隔越小32:30-34:00小结本节课重点思考总结(分子性质小结 PPT)巩固,记忆34:00-37:30学以致用,联系生活科学小实验:“1+1=2”吗?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学生预测混合后的体积变化,完成实验“酒香不怕巷子深”现象:说明:解释: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由于水分子和乙醇分子相互运动,间隔相互填充,使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混合后总体积减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运动37:30-40:00结束语今天同学首次接触到微观世界,其实还有很多为解的谜题,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遨游在微观世界的海洋。鼓掌今天的作业:书52页第2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