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电势-习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0286782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极电势-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极电势-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极电势-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电极电势-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电极电势-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极电势-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极电势-习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氧化还原与电极电势1.25时将铂丝插入Sn4+和Sn2+离子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01mol/L的混合溶液中,电对的电极电势为( )。A B C D2.对于电池反应Cu2+Zn = CuZ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Cu2+ = Zn2+,反应达到平衡。B(Cu2+/Cu)= (Zn2+/Zn), 反应达到平衡。C(Cu2+/Cu)= (Zn2+/Zn), 反应达到平衡。D 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等于零时,反应达到平衡。3.今有原电池()Pt,H2(r)H(c)Cu2+(c)Cu() ,要增加原电池电动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增大H离子浓度 B 增大Cu2+离子浓度 C 降

2、低H2的分压 D 在正极中加入氨水E 降低Cu2+离子浓度,增大H离子浓度4.已知下列反应;CuCl2SnCl2 = Cu SnCl4FeCl3Cu= FeCl2CuCl2在标准状态下按正反应方向进行。则有关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的相对大小为( )。A (Fe3+/Fe2+)(Cu2+/Cu)(Sn4+/Sn2+)B (Cu2+/Cu)(Fe3+/Fe2+)(Sn4+/Sn2+)C (Sn4+/Sn2+)(Cu2+/Cu)(Fe3+/Fe2+)D (Fe3+/Fe2+)(Sn4+/Sn2+)(Cu2+/Cu)5.下列原电池中,电动势最大的是( )。A ()ZnZn2+(1molL-1)Cu

3、2+(1molL-1)Cu()B ()ZnZn2+(0.1molL-1)Cu2+(1molL-1)Cu()C()ZnZn2+(1molL-1)Cu2+(0.1molL-1)Cu()D ()ZnZn2+(0.1molL-1)Cu2+(0.1molL-1)Cu()6.原电池的组成为: ()Zn ZnSO4(c)HCl(c)H2(100kPa),Pt()该原电池电动势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 ZnSO4溶液的浓度 B 锌电极极板的面积C HCl 溶液的浓度 D 温度7.在下列氧化剂中,随着溶液中H离子浓度增加,氧化性增强的是( )。A FeCl3 B K2Cr207 C Cl2 D CrCl3

4、【判断题】8.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去电子,氧化值升高,发生还原反应。9.把两个电对组成氧化还原反应,则大的电对中的氧化型物质在反应中一定是氧化剂 10.在标准状态下,把氧化还原反应Cu2Ag= Cu2+2Ag设计成原电池,则该电池电动势E=(Cu2+/Cu)2(Ag+/Ag)。1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相差越大,则反应进行的速率愈快。12.电极电势是指待测电极和标准氢电极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是一个相对值。13.当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q0时,表示电池反应正向自发进行。14.在原电池中,C1C2 。15.盐桥既起导电作用,又能防止两种溶液直接接触产生液接电位。16.饱和甘汞

5、电极中,增加Hg和糊状物 Hg2Cl2的量,将不影响甘汞电极的电极电位。17.将氧化还原反应2Fe3+Cu = Cu2+2Fe2+设计成原电池,其电池组成式为 ;其中正极发生 反应,负极发生 反应。18.利用电极电势,可以判断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和还原剂的还原能力的相对强弱。电极电势越小,表示电对中的还原态物质 ,是较强的 ;电极电势越大,表示电对中的氧化态物质 ,是较强的 。 19.在298.15 K时,有一原电池; 若增加CuSO4溶液的浓度,电池电动势将 ;增加AgNO3溶液的浓度,电池电动势将 ;若在AgNO3溶液中加入氨水,电池电动势将 。20.测定待测溶液的pH时,常用的参比电极是 ,

6、常用的H+离子指示电极是 。21.298.15k时,当c(HAc) = 0.10molL-1、P(H2) = 100kPa时,计算氢电极的电极电势。22 .已知298.15k时, 计算298.15k时,下列电池的电动势E和标准平衡常数Kq。23 .298.15k时,在下列电池中:(1) 若加入Br使Ag形成AgBr沉淀,并使 c(Br)=1.0molL-1,此时电池电动势为多少?写出电池组成式。(2) 若加S2-于Cu2+溶液中,使Cu2+生成CuS沉淀,且使c(S2-) = 1.0molL-1,此时电池电动势变化如何?写出此电池的组成式。24 .由标准氢电极和镍电极组成原电池。当Ni2+=0

7、.010molL-1时,电池的电动势为0.288V,其中镍为负极,计算镍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25 .在测定电对AgNO3/Ag的电极电位时,分别装有下列溶液的盐桥中不能使用的是( )。A KCl BKNO3 CNH4NO3 DKNO3 和NH4NO326 .已知,。在标准状态下,下列反应能进行的是( )。A2Fe3+Cu=2Fe2+Cu2+ BSn4+Cu=Sn2+Cu2+CFe2+Cu=Fe+Cu2+ DSn4+2Fe2+=Sn2+2Fe3+27 .已知,。在标准状态下,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共存的是( )。AFe3+、Sn2+ BFe、Sn2+ CFe2+、Sn2+ DFe3+、Sn28 .已知

8、,。将电对Zn2+/Zn和Ag+/Ag组成原电池,该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 )。A236V B004V C084V D156V29 .,。在标准状态下,电对、中,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分别是( )AAg+、Fe2+ BAg+、Fe CFe3+、Ag DFe2+、Ag30 .甘汞电极属于下列哪种电极?( )A金属金属离子电极 B气体电极C氧化还原电极 D金属金属难溶化合物电极31.下列对电极电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电对的电极电势降低B同时增大或减小氧化型和还原型物质的浓度,电对的电极电势不变C电对中还原型物质的浓度减小时,电对的电极电势减小D电对中氧化型物质的浓度增大时,电

9、对的电极电势增大32.在25时用KMnO4=1.49V标准物质滴定一还原型物质,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中Mn2+的浓度为0.0100mol/L、MnO4的浓度为1.00105mol/L、H+的浓度为0.0100mol/L,此时电对的电极电势为( )。A0.37V B1.27V C1.46V D1.71V33.已知,则标准状态下和两个电对中较强的氧化剂是( )。A AFe3+ BFe2+ CI2 DI34 .已知,,。下列四种物质:Cl2、FeCl3、I2、SnCl4在标准状态下按氧化能力高低的顺序排列为( )。A SnCl4 、I2、FeCl3、Cl2B Cl2、I2、SnCl4、FeCl3C

10、Cl2、FeCl3、I2、SnCl4D Cl2、I2、FeCl3、SnCl435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Pb2+SnPb+Sn2+ Sn2+CdSn+Cd2+在标准状态下都能正向进行,由此可知三个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的相对大小是( )。ABCD36.当溶液中H+浓度增大时,下列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增强的是( )。A H2O2B Cl2C Zn2+D F237.其他条件不变,Cr2O72-在下列哪一种介质中氧化能力最强( )。A pH=0B pH=1C pH=3D pH=738.已知,当铁片投入CuSO4溶液中所发生的现象是( )。A 铁片不溶解B 生成Fe2+而溶解C 生成Fe3+而溶解D 同时生成F

11、e2+和Fe3+而溶解39.在酸性条件下,MnO4-能使Br-氧化成Br2,Br2能使Fe2+氧化成Fe3+,而Fe3+能使I-氧化成I2,因此以上电对中最强的还原剂是( )。A Mn2+B Br -C Fe2+D I-40.已知,,在标准状态下,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Sn + 2Hg2+ Sn2+ + Hg22+B2Fe2+ +2Hg2+ 2Fe3+ + Hg22+C2Fe2+ +Br2 2Fe3+ + 2Br - D2Br - +Sn2+ Br2 +Sn41.电对Hg2Cl2/Hg的电极反应式为Hg2Cl2 +2e = 2Hg(l) + 2Cl-(aq)。欲减低此电对的电极电势,可

12、采用的方法是( )。A 增加Hg2Cl2的量B 减少Hg2Cl2的量C 增加KCl的量D 减少KCl的量42.已知,由此可知在标准态时,电对中的还原剂的还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Hg22+ Mn Cu AgB Mn Hg22+ Ag CuC Mn Cu Ag Hg22+ D Hg22+ Ag Mn Cu43.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A 正极B 正极或负极C 负极D 正、负极44.下列关于标准氢电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纯氢气压力为100kPaB H+浓度为C 电极电位稳定并且准确D 是最常用的参比电极45.将氢电极p(H2)=100kPa插入纯水中,则电极电势为( )。A0.414V B0.414V C0.207V D0.207V46.可使电对Cu2+/Cu的电极电位减小的是( )。A CuSO4B Na2SC KOHD NH347.欲增加铜锌原电池的电动势,可采用的措施是( )。A 向ZnSO4溶液中增加ZnSO4固体B 向CuSO4溶液中增加CuS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