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改进和探究

上传人:jw****88 文档编号:100282607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改进和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改进和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改进和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改进和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改进和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改进和探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2的实验室制法探究及改进重庆市渝高中学 黄进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初三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重点在于实验的探究,特别是实验的设计。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是按照“设疑激趣实验探究归纳小结运用创新”逐步实现的。探究性实验就是挖掘书本已有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和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的有新意境、新内容的实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去大胆地创新和思考,把学生导入科学探索的新起点、新境界、新高度,让他们亲历其境,刻苦努力地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获取新成果,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不同层次上观察和思考,使其有较强的知识迁移、创新

2、探究能力,并在创新探索的过程中,“灵感”有所激发 。一、说教材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初中范围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任何时候都无法回避的重点知识,经过前面5个单元的化学学习,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这时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既是对氧气知识的巩固,也是学生学习探究实验方法的培养开始,还能为高中学习气体制备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比实验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原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实验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初步形成乐于钻研,勤于动手,积极思考的习惯,体会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3、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学会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学会组装仪器,掌握操作要点二、说学情学生经历前面五个单元的学习,储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而且对化学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引导他们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并验证,这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事情。三、说教法1、情境引入法:先寻找能生成CO2的反应,从反应条件、反应物的保存、生成气体的纯净度、收集气体难易程度等方面,缩减至几个固液常温的反应。2、实验探究法:将CaCO3和HCl,CaCO3和H2SO4,Na2CO3和HCl分别放入试管中,管口套上气球,观察实验现象3、问题讨论法:通

4、过实验现象的比较,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制CO2最好,并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有什么要求4、协同实验法:根据各组提供的仪器,分别组装成正确的制取装置四、说学法学生通过参与实验,观察、对比、分析实验,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这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方法,也符合新课标的科学探究要求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CO2是我们身边重要的物质,你知道哪些化学反应能生成CO2吗?我们一起翻翻书,看看能找出多少个生成CO2的反应。“2班同学找出了10个哟!”(狡黠的笑)好胜的学生能写出10个以上),按照反应条件简单,原材料易得,收集气体纯净,无污染等要求筛选,我们留下了三个反应:CaCO3和HCl,CaCO3和H2S

5、O4,Na2CO3和HCl 。那么,哪个反应更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呢?让我们通过一组对比实验观察分析一下(二)新课讲授1、对比试验:三位同学同时将固体投入液体中,比较气球的胀大情况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分析哪个反应更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引导学生理解反应太快,太慢都不好,要形成持续稳定的气流从而概括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原则是:原料易得,速率适中,操作简便,产物纯净2、举一反三:如何根据反应原理选择仪器组装装置?学生类比制取氧气,知道了反应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于是以氧气为例,展示其两类装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发生装置所需仪器根据什么来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由什么决定?学生对照实物装

6、置,直观明了,利于分析,也为后续学生分组实验提供了参照。在讨论中根据学生的反应,还可将问题拆分细化,如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为什么不用酒精灯?汽水里面有什么气体,说明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怎么样,那么收集二氧化碳该用什么方法?学生在讨论中确定出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方法,知道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不知不觉中突破了难点,建立了化学思维方法。3、迁移应用,分组实验按照四人一个小组,分别提供稍有不同的仪器。一种为简单装置:大试管,带导管单孔塞,铁架台,集气瓶,玻璃片;另一种为:锥形瓶,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双孔塞,集气瓶,玻璃片;第三组为:广口瓶,带有注射器和导管的双孔塞,集气瓶,玻璃片。由老师介绍各

7、种仪器,提出使用要求:(1)如何利用提供的仪器组装一套制取装置?(2)装置有什么特点?组装时需要注意什么?(3)药瓶如何加入?(4)操作步骤是什么?再由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老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指点和辅导,回答学生问题,适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启发性的问题,为后续的相互交流做好准备。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强调人人参与,充分交流,深入思考,鼓励创新,使实践活动取得预期效果。4、小组展示,交流归纳实验完毕,三套装置各选一名代表展示组装结果,讲解装置特点及操作注意事项,老师给予点评。将三套装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了解反应容器的选择根据制取气体的量的多少决定,为便于添加液体,则需要用到长颈漏斗,改用注射

8、器可以控制液体的加入量、控制反应速率。5、巩固练习,反馈小结引导学生小结:(1)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化学知识?(2)你印象最深的实验是什么?(3)本堂课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六、板书设计一、实验室制取CO21、药品:大理石和稀盐酸2、反应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发生装置:固液常温型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1、确定反应原理原料易得,速率适中,操作简便,产物纯净2、选择发生装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选择收集装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七、课后练习:有什么身边的物质可以组装成一套CO2的发生装置?八、教学反思及评价本堂课的设计

9、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全面落实目标意识: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设计实验活动。认知目标,探究活动达成目标,前后呼应,体现了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2、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在每个教学环节,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层次设计探究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质疑、实验、分析、讨论等活动中来,通过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构建知识,发展能力。3、积极评价,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学中在关注知识与能力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过程与方法,和谐的课堂氛围,及时的鼓励、表扬、矫正,都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创设疑问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实验,既掌握实验内容,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也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提高,创新思维得以发展,知识视野得以拓宽,达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结束语: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他们喜欢上了化学,就会迸发出超乎想象的力量,而喜欢化学都是从喜欢化学实验开始的。因此实验教学就是吸引孩子们的法宝,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武器。用好了实验,会使化学课堂精彩无限,魅力四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